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190发布日期:2020-06-17 00:4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再生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pe塑料即聚乙烯塑料,具有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高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薄膜等,现在已有对塑料袋进行回收利用的装置,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但是目前对塑料回收利用的装置,效率较低,且回收装置体积较大,增加了对塑料回收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加热器和成型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内部通过转动座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所述离心筒的底部中心通过处理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离心电机,所述处理筒的顶部对应离心筒内部相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处理筒的顶部中心对应离心筒内部通过驱动电机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对应离心筒内部设置有破碎叶片,所述处理筒的底部相通设置有排出斗,所述排出斗的末端相通设置有排出管道,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排出管道和成型筒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排出管道的末端与成型筒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成型筒内部通过螺旋电机固定安装有螺旋输出轴,且螺旋输出轴上对应成型筒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成型筒对应螺旋输出轴的输出端设置有挤出块。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筒呈镂空结构设置,所述离心筒的顶部呈开放结构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筒内底部设置有凸起结构的底板,所述排出斗的输入端对应离心筒外壁与处理筒内壁之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筒和排出斗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筒对应挤出块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对应挤出块的输出端设置有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处理筒内部设置离心筒,并在处理筒和离心筒的输出端通过排出通道与成型筒相通连接,将需要处理的塑料通过进料口通入离心筒内部,加热器与电源电连产生热量对排出通道和成型筒内部加热,驱动轴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电源电连运行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破碎叶片对离心筒内部的塑料破碎,离心电机与电源电连运行带动离心筒离心转动,离心筒在离心转动的同时对被破碎的塑料甩出至离心筒与处理筒之间,从而落入排出斗内部,通过排出斗末端相通连接的排出通道进入成型筒,在塑料通过排出通道排出时,加热器输出的热量对排出通道排出破碎后的塑料以及成型筒内部的塑料热熔,螺旋电机与电源电连带动螺旋轴转动,螺旋轴带动螺旋叶片将成型筒内部的塑料转动,使塑料在转动受热过程中被输出至挤出块,提高塑料被热熔的效果,热熔后的塑料随着螺旋叶片的转动被转动输出至挤出块,通过挤出块上开设的挤出孔被挤出成型,提高对塑料回收处理操作的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对塑料回收处理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筒内部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处理筒1;加热器2;成型筒3;离心筒4;离心电机5;进料口6;驱动轴7;破碎叶片8;排出斗9;排出管道10;螺旋电机11;螺旋叶片12;挤出块13;底板14;防护罩15;鼓风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处理筒1、加热器2和成型筒3,加热器2采用lhssystem60s型高温热熔器,所述处理筒1内部通过转动座固定安装有离心筒4,所述离心筒4的底部中心通过处理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离心电机5,离心电机采用cdl12-18系列,所述处理筒1的顶部对应离心筒4内部相通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处理筒1的顶部中心对应离心筒4内部通过驱动电机固定安装有驱动轴7,驱动电机采用采用70sz系列的直流伺服电机,所述驱动轴7对应离心筒4内部设置有破碎叶片8,所述处理筒1的底部相通设置有排出斗9,所述排出斗9的末端相通设置有排出管道10,所述加热器2的输出端与排出管道10和成型筒3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排出管道10的末端与成型筒3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成型筒3内部通过螺旋电机11固定安装有螺旋输出轴,且螺旋输出轴上对应成型筒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2,螺旋电机11采用110byg350混合步进电机,所述成型筒3对应螺旋输出轴的输出端设置有挤出块13,且挤出块13对应螺旋输出轴的末端开设有挤出孔。

所述离心筒4呈镂空结构设置,所述离心筒4的顶部呈开放结构设置。使得投料口6投入的塑料直接被投入离心筒4内部,提高本装置对塑料处理时可持续操作性。

所述离心筒4内底部设置有凸起结构的底板14,所述排出斗9的输入端对应离心筒4壁与处理筒1内壁之间设置。底板14对塑料承接,并使塑料随着底板14的弧度落在离心筒4与处理筒1之间,便于离心筒4在转动时将破碎后的塑料通过离心筒4上的通孔进入离心筒4和处理筒1之间。

所述成型筒3和排出通道10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对排出通道10和成型筒3内部的温度保持,降低排出通道10和成型筒3内部温度流失的效率,降低加热器2对塑料加热热熔的耗能。

所述成型筒3对应挤出块13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15对应挤出块13的输出端设置有鼓风机16。防护罩15对挤出块13挤出的塑料防护,鼓风机16连接电源运行向挤出块13挤出的塑料输出风力,对塑料风冷,避免塑料过热而在此黏连。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处理筒1内部设置离心筒3,并在处理筒1和离心筒3的输出端通过排出通道10与成型筒3相通连接,将需要处理的塑料通过进料口6通入离心筒4内部,加热器2与电源电连产生热量对排出通道10和成型筒3内部加热,驱动电机与电源电连运行带动驱动轴7转动,驱动轴7带动破碎叶片8对离心筒4内部的塑料破碎,离心电机与电源电连运行带动离心筒4离心转动,离心筒4在离心转动的同时对被破碎的塑料甩出至离心筒4与处理筒1之间,从而落入排出斗9内部,通过排出斗9末端相通连接的排出通道10进入成型筒3,在塑料通过排出通道10排出时,加热器2输出的热量对排出通道10排出破碎后的塑料以及成型筒3内部的塑料热熔,螺旋电机11与电源电连带动螺旋轴转动,螺旋轴带动螺旋叶片12将成型筒3内部的塑料转动,使塑料在转动受热过程中被输出至挤出块13,提高塑料被热熔的效果,热熔后的塑料随着螺旋叶片12的转动被转动输出至挤出块13,通过挤出块13上开设的挤出孔被挤出成型,提高对塑料回收处理操作的效率。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加热器(2)和成型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内部通过转动座固定安装有离心筒(4),所述离心筒(4)的底部中心通过处理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离心电机(5),所述处理筒(1)的顶部对应离心筒(4)内部相通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处理筒(1)的顶部中心对应离心筒(4)内部通过驱动电机固定安装有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对应离心筒(4)内部设置有破碎叶片(8),所述处理筒(1)的底部相通设置有排出斗(9),所述排出斗(9)的末端相通设置有排出管道(10),所述加热器(2)的输出端与排出管道(10)和成型筒(3)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排出管道(10)的末端与成型筒(3)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成型筒(3)内部通过螺旋电机(11)固定安装有螺旋输出轴,且螺旋输出轴上对应成型筒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2),所述成型筒(3)对应螺旋输出轴的输出端设置有挤出块(13),且挤出块(13)对应螺旋输出轴的末端开设有挤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4)呈镂空结构设置,所述离心筒(4)的顶部呈开放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4)内底部设置有凸起结构的底板(14),所述排出斗(9)的输入端对应离心筒(4)壁与处理筒(1)内壁之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筒(3)和排出斗(9)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筒(3)对应挤出块(13)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15)对应挤出块(13)的输出端设置有鼓风机(16)。


技术总结
一种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属于再生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筒、加热器和成型筒,所述处理筒内部通过转动座固定安装有离心筒,所述离心筒的底部中心通过处理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离心电机,所述处理筒的顶部对应离心筒内部相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排出斗的末端相通设置有排出管道,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排出管道和成型筒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排出管道的末端与成型筒内部相通连接,所述成型筒内部通过螺旋电机固定安装有螺旋输出轴,且螺旋输出轴上对应成型筒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该塑料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对塑料回收处理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冯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立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