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0290发布日期:2020-04-28 21:3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机组运行过程中,当冷间小负荷运行时,或冷间对温度波动要求较高时,为维持冷间温度,制冷机组会频繁启停。

制冷机组的频繁启停往往会造成压缩机的重复开关,从而极易容易引起压缩机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设置设内循环管路的系统,避免制冷机组的频繁启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压缩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管路的两端分别为低压端和高压端,压缩管路沿低压端到高压端方向依次设有压缩机、截止阀、换热器、干燥过滤器、第一球阀和第一视液镜;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两端均于压缩管路连通,其一端连接于截止阀、换热器之间,另一端与低压端相连,第一循环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球阀、第一电磁阀、热气旁通阀和第三球阀;

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于压缩管路和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其一端与高压端连通,另一端连接于热气旁通阀和第三球阀之间,第二循环管路上依次设有第四球阀、视液镜、第二电磁阀和液体喷射阀;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减压管路,所述减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连通,其一端连接于第三球阀的进口处,另一端连接于液体喷射阀的进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热气旁通阀上连接有用于感应低压端压力并控制热气旁通阀开启度的压力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器的感应点位于压缩管路的低压端处;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喷射阀上连接有用于感应第一循环管路后端内制冷剂过热度并控制液体喷射阀开启度的过热度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热度控制器的感应点位于第一循环管路上,位于第二循环管路与第一循环管路的结合处、减压管路与第一循环管路的结合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壳管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截止阀为单向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截止阀之间还设有油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压缩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压缩管路的两端分别为低压端和高压端,压缩管路上设压缩机、截止阀、换热器、干燥过滤器、第一球阀和第一视液镜,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第二球阀、第一电磁阀、热气旁通阀和第三球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冷间负荷较小时,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与压缩管路构成内部循环,进行制冷剂在压缩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内的持续循环,保证低压端压力稳定,确保压缩机的持续稳定吸气,从而解决压缩机频繁启停的问题,降低对压缩机的损坏,确保制冷机组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压缩管路独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的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压缩管路1、第一循环管路2和第二循环管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管路1的两端分别为低压端4和高压端5,压缩管路1沿低压端4到高压端5方向依次设有压缩机6、截止阀7、换热器8、干燥过滤器9、第一球阀10和第一视液镜11;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的两端均于压缩管路1连通,其一端连接于截止阀7、换热器8之间,另一端与低压端4相连,第一循环管路2上依次设有第二球阀12、第一电磁阀13、热气旁通阀14和第三球阀15;

所述第二循环管路3的两端分别于压缩管路1和第一循环管路2连通,其一端与高压端5连通,另一端连接于热气旁通阀14和第三球阀15之间,第二循环管路3上依次设有第四球阀16、视液镜17、第二电磁阀18和液体喷射阀19;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上设有减压管路20,所述减压管路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循环管路2和第二循环管路3连通,其一端连接于第三球阀15的进口处,另一端连接于液体喷射阀19的进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热气旁通阀14上连接有用于感应低压端4压力并控制热气旁通阀14开启度的压力控制器控制22;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器22的感应点位于压缩管路1的低压端4处;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喷射阀19上连接有用于感应第一循环管路2后端内制冷剂过热度并控制液体喷射阀19开启度的过热度控制器21;

进一步的,所述过热度控制器21的感应点位于第一循环管路2上,位于第二循环管路3与第一循环管路2的结合处、减压管路20与第一循环管路2的结合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8为壳管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截止阀7为单向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6、截止阀7之间还设有油分23;

如图2所示,为独立的压缩管路,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由压缩机压缩后,得到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油分后送入换热器,换热器对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冷却散热,得到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随后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高压端送入蒸发设备中,对冷间制冷,制冷后的制冷剂还原成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自低压端(也可称为压缩机的吸气管)回到压缩管路中,重复压缩对冷间进行制冷;

当压缩管路独立工作时,如冷间负荷较小,高压端关闭或较少向蒸发设备输出的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低压端压力会随之降低,压缩机将根据低压端的压力卸载并停机;当冷间负荷频繁波动,压缩机频繁启停,此情况下,压缩机容易损坏,也不利于压缩机回油;

当冷间负荷较小时,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由高压端向蒸发设备的输出量降低,此时,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和减压管路工作;

工作时,压缩机压缩后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一部分进入换热器,冷却成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第一循环管路,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部分用于冷间制冷,剩余部分则进入第二循环管路;

进入第二循环管路的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液体喷射阀节流降压后,送入第一循环管路,与第一循环管路中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汇合,形成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并通过第一循环管路后端,导入压缩管路的低压端,确保压缩机持续运作;

减压管路用于向第二循环管路输送一定量的低压气态制冷剂,确保液体喷射阀的节流降压效果;

第一循环管路中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第二循环管路的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的汇入量由过热度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配合调控;过热度控制器根据热气旁通阀的压力设定值以及第一循环管路后端内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控制液体喷射阀的开启度;压力控制器根据感应到的低压端压力,控制热气旁通阀的开启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冷间负荷较小时,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与压缩管路构成内部循环,进行制冷剂在压缩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内的持续循环,保证低压端压力稳定,确保压缩机的持续稳定吸气,从而解决压缩机频繁启停的问题,降低对压缩机的损坏,确保制冷机组的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