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1044发布日期:2020-06-09 21:1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避免噪音的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是新型压缩机,其电机无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是直接带动旋转活塞作旋转运动来完成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

这种空压机更适合于小型空调器,特别是在家用空调器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和沃普公司生产的旋转式空压机都设计了较好的防过热和润滑装置。它采用把冷凝器处的部分制冷液用配管引至压缩室,使之在气缸内喷射的冷却方式,提高了冷却效果。

旋转式压缩机主要优点是:由于活塞作旋转运动,压缩工作圆滑平稳,平衡。另外旋转式空压机没有余隙容积,无再膨胀气体的干扰,因此具有压缩效率高、零部件少、体积小、重量轻、平衡性能好、防护措施完备和耗电量小等优点。

在旋转式压缩机应用到家用空调器上时,噪音问题也是使用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储液器是旋转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主要声源之一,特别是低频段的储液器切向一阶模态经常与变频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一致而导致共振并产生噪声,并且当系统管路设计不合理时这种共振还会引起系统管路共振,使得噪声大幅增加。

虽然现有技术依靠优化管路设计、添加配重块、阻尼胶等方式能有效降低噪声辐射水平,但最好的方法是将储液器切向一阶模态频率尽可能提高,避开低频段的共振。

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小噪音的压缩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能有效提高储液器切向低频模态频率,避免储液器低频共振、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适用于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通过所述储液器支架结构接触连接的壳体和储液器,所述储液器支架结构通过接触连接支撑住壳体和储液器,所述储液器支架结构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45°≤α≤90°,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与所述储液器的外表面通过点接触连接,所述点接触连接是指所述储液器支架结构仅与所述储液器接触,但并未与所述储液器固定连接时的刚性接触,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与所述储液器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所述储液器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90°≤β≤180°。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圆形,所述第一部分呈圆弧形的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储液器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圆形,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与所述储液器的外表面相切。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储液器支架结构沿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α=45°。

优选的:所述α=90°。

优选的:所述β=90°。

优选的:所述β=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储液器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能有效提高储液器切向低频模态频率,避免储液器低频共振、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储液器支架结构

2壳体

3储液器

4第一部分

5第二部分

6第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优选为旋转式压缩机。

优选旋转式压缩机包括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的壳体2和储液器3。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

第二部分5与第一部分4的一端连接,第三部分6与第一部分4的另一端连接。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优选第一部分4与壳体2相互配合的设置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45°≤α≤90°,通过第一部分4贴合并接触在壳体2的外表面,从而将储液器支架结构1的第一部分4与壳体2连接在一起。

优选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通过点接触连接,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90°≤β≤180°,通过第二部分5和

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之间的接触并连接,将储液器支架结构1的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连接在一起,并最终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将壳体2和储液器3连接在一起。

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壳体2、储液器3刚性接触但并未固定在一起,与壳体2的外表面贴合并接触在一起的第一部分4提高了支架的切向刚度,并由于刚度提升,模态频率升高。但第一部分4的长度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试验,由此限定了第一部分4长度,即第一部分4的两端的角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接触在一起,确保了储液器有较大的区域被支架支撑,提高了储液器的切向刚度,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试验,也限定了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形成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能有效提高储液器切向低频模态频率,避免储液器低频共振、降低噪声。

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壳体2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圆形,第一部分4呈圆弧形的设置在壳体2的外表面。即第一部分4与壳体2贴合的部分呈圆弧形,从而能够更好的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提高了支架的切向刚度。

并优选储液器3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圆形,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即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接触并连接的部分平直,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形成相切,确保了储液器有较大的区域被支架支撑,提高了储液器的切向刚度。

另外,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壳体2与储液器3不接触,防止共振。

优选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储液器支架结构1沿第一部分4的中心线对称,即沿如图1中所示平面中的垂直于第一部分4的中心线对称。并优选第一部分4的中心线穿过壳体2和储液器3的横截面的圆心。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支架结构1、壳体2和储液器3。壳体2和储液器3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部分4接触并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α=45°。

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β=90°。

经测试,压缩机的一阶模态频率为315hz,远远大于现有压缩机的200hz左右的一阶模态频率。

实施例2

如图1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支架结构1、壳体2和储液器3。壳体2和储液器3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部分4接触并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α=55°。

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β=95°。

经测试,压缩机的一阶模态频率为313hz,远远大于现有压缩机的200hz左右的一阶模态频率。

实施例3

如图1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支架结构1、壳体2和储液器3。壳体2和储液器3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部分4接触并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α=65°。

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β=125°。

经测试,压缩机的一阶模态频率为314hz,远远大于现有压缩机的200hz左右的一阶模态频率。

实施例4

如图1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支架结构1、壳体2和储液器3。壳体2和储液器3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部分4接触并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α=90°。

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β=180°。

经测试,压缩机的一阶模态频率为312hz,远远大于现有压缩机的200hz左右的一阶模态频率。

实施例5

如图1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支架结构1、壳体2和储液器3。壳体2和储液器3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部分4接触并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α=80°。

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β=160°。

经测试,压缩机的一阶模态频率为314hz,远远大于现有压缩机的200hz左右的一阶模态频率。

实施例6

如图1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支架结构1、壳体2和储液器3。壳体2和储液器3通过储液器支架结构1连接。

储液器支架结构1包括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沿第一部分4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部分4接触并贴合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第一部分4的两端与壳体2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α,α=75°。

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分别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相切,第二部分5和第三部分6与储液器3的外表面的接触点与储液器3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的夹角为β,β=115°。

经测试,压缩机的一阶模态频率为317hz,远远大于现有压缩机的200hz左右的一阶模态频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结构及压缩机,能有效提高储液器切向低频模态频率,避免储液器低频共振、降低噪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