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制冷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7042发布日期:2020-07-21 13:00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制冷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结构的制冷库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冷库,所使用的制冷设备以空气源热泵为主,大多数都是室内机和室外机分离安装使用的,安装时需要布管接线,反复调试正常后,才能投入使用,不但施工麻烦,而且移动后,二次使用又要重新安装调试,一些管线拆卸后只能报废换新的,折损较为严重。尤其是对于一些临时性的冷库储藏室和移动使用的冷库,使用和安装成本投入过大,性价比很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技术:
人申请了名为《移动式制冷库》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为20180516,公开号为cn208222957u,其特征在于结合空气源热泵制冷一体机设置,直接将空气源热泵制冷一体机安装在冷库的墙体上,利用空气源热泵制冷一体机独立设置蒸发室和冷凝室,蒸发室与冷库内独立联通,冷凝室与室外独立联通,通过空气源热泵制冷原理对冷库内进行制冷作业。为了使冷库制冷效率提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气源热泵制冷一体机安装于冷库的墙体上部位置,所以在冷库墙体内外两侧需要配置安装支架,安装时由于安装高度的原因,又因为制冷机整体较重需要起重设备辅助或多人配合施工安装,费时费力,而本制冷库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移动使用,以增大冷库的使用率,制冷机的安装增大了拆装成本。

另一方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空气源热泵制冷一体机的蒸发室上蒸发室进气口和蒸发室排气口距离太近,冷库内的空气循环路径过短,往往是靠近设备的区域制冷效率高,而离设备远的区域制冷效率极慢,以至于设备需要运行较长的时间直到离设备远的区域达到冷却标准才能停止,制冷效率低,耗能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临时性冷库设置安装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设备投入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建设周期短、移动方便的制冷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制作一种制冷机与冷库整体式安装的冷库房体,制冷机采用一体箱式结构,制冷机蒸发室排气口配置送风管,制冷机直接安装在冷库墙体底部,安装拆卸方便,施工量小;利用送风管顶部排风口排风,制冷机蒸发室进气口进风,使冷库内从底部到顶部形成制冷循环路径,增大了循环路径,从而提供了制冷效率。

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制冷库包括房体和制冷机;所述房体为保温密闭结构,设置有保温门和安装口;所述制冷机为一体箱式结构,前端为冷凝箱,后端为蒸发箱,制冷机沿冷凝箱与蒸发箱的中部位置一体式固定密封安装在房体的安装口上,冷凝箱位于房体外侧,蒸发箱位于房体内侧;所述冷凝箱上开设有与房体外相通的冷凝进气口和冷凝排气口;所述蒸发箱上设置有与房体内相通蒸发进气口和蒸发排气口,蒸发进气口设置在蒸发箱的前侧,蒸发排气口设置在蒸发箱的顶部;所述安装口设置在房体的墙体底部位置;所述蒸发排气口上竖直安装有送风管,送风管顶部开设有送风管排风口。

所述保温门为密封式结构。

所述冷凝进气口和蒸发进气口上安装设置循环风机。

所述蒸发进气口上安装设置的循环风机还可以安装在送风管排风口上。

所述送风管的送风管排风口开设在管体侧面向房体内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安装位置低,拆卸安装更方便,施工量小;通过送风管增加了房体内通风的循环路径,循环更充分,提高了制冷效率;移动运输方便,可二次拆卸重复使用,不折损,非常适合于临时性冷库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房体安装构造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房体内一侧构造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房体外一侧构造示意图;

附图中:房体1、保温门11、安装口12、制冷机2、冷凝箱21、冷凝进气口211、冷凝排气口212、蒸发箱22、蒸发进气口221、蒸发排气口222、送风管3、送风管排风口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述。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制冷库包括房体1和制冷机2;所述房体1为保温密闭结构,设置有保温门11和安装口12;所述制冷机2为一体箱式结构,前端为冷凝箱21,后端为蒸发箱22,制冷机2沿冷凝箱21与蒸发箱22的中部位置一体式固定密封安装在房体1的安装口12上,冷凝箱21位于房体1外侧,蒸发箱22位于房体1内侧;所述冷凝箱21上开设有与房体1外相通的冷凝进气口211和冷凝排气口212;所述蒸发箱22上设置有与房体1内相通蒸发进气口221和蒸发排气口222,蒸发进气口221设置在蒸发箱22的前侧,蒸发排气口222设置在蒸发箱22的顶部;所述安装口12设置在房体1的墙体底部位置;所述蒸发排气口222上竖直安装有送风管3,送风管3顶部开设有送风管排风口31。

所述保温门11为密封式结构。

所述冷凝进气口211和蒸发进气口221上安装设置循环风机。

所述蒸发进气口221上安装设置的循环风机还可以安装在送风管排风口31上。

所述送风管3的送风管排风口31开设在管体侧面向房体1内一侧。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制冷库的建造过程及原理:

移动式制冷库的建造:房体1采用型材固定架设形成房体支架,建造时,订制设置带有保温门11和安装口12的保温板体,利用保温板固定组合安装在型材支架上即可完成房体1的整体搭建,简单高效。房体1建设完成后,将制冷机2固定安装在安装口12上,制冷机2的冷凝箱21位于房体1外,蒸发箱22位于房体1内,与房体1结合部位打胶密封处理设置。完成后,通电即可使用。

移动式制冷库的制冷作业:如附图1所示,在制冷作业过程中,房体1处于密闭状态,制冷机2利用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业,冷凝箱21在房体1外循环作业通过冷凝器放热压缩冷却系统介质,蒸发箱22在房体1内循环作业通过蒸发器吸热从而使房体1内循环空气冷却。蒸发箱22通过蒸发进气口221从房体1内底部进风,经过蒸发器降温后通过送风管3送至房体1内顶部从送风管排风口31排向房体1内,使房体1内空气从底部到顶部得到充分循环,从而提高了制冷效率。

移动式制冷库的移动运输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冷库对刚采摘却来不及运输的新鲜果蔬进行临时性储存,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制冷库就近进行冷藏储存保鲜作业,当新鲜果蔬运输完成后,可整体将冷库利用拖车移动至下处果蔬园进行果蔬采摘临时保鲜储存作业。或是拆卸后,移至下处地点搭建使用,由于房体1为整体结构,移动方便,制冷机2为一体式结构安装位置在地面上,拆卸即为方便省力,重复安装不需要更换或是增加配件,无设备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制冷库,包括房体(1)和制冷机(2);所述房体(1)为保温密闭结构,设置有保温门(11)和安装口(12);所述制冷机(2)为一体箱式结构,前端为冷凝箱(21),后端为蒸发箱(22),制冷机(2)沿冷凝箱(21)与蒸发箱(22)的中部位置一体式固定密封安装在房体(1)的安装口(12)上,冷凝箱(21)位于房体(1)外侧,蒸发箱(22)位于房体(1)内侧;所述冷凝箱(21)上开设有与房体(1)外相通的冷凝进气口(211)和冷凝排气口(212);所述蒸发箱(22)上设置有与房体(1)内相通蒸发进气口(221)和蒸发排气口(222),蒸发进气口(221)设置在蒸发箱(22)的前侧,蒸发排气口(222)设置在蒸发箱(2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2)设置在房体(1)的墙体底部位置;所述蒸发排气口(222)上竖直安装有送风管(3),送风管(3)顶部开设有送风管排风口(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制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11)为密封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制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进气口(211)和蒸发进气口(221)上安装设置循环风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制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进气口(221)上安装设置的循环风机还可以安装在送风管排风口(3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制冷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3)的送风管排风口(31)开设在管体侧面向房体(1)内一侧。


技术总结
一种移动式制冷库包括房体和制冷机;所述房体为保温密闭结构,设置有保温门和安装口;所述制冷机为一体箱式结构,前端为冷凝箱,后端为蒸发箱,制冷机沿冷凝箱与蒸发箱的中部位置一体式固定密封安装在房体的安装口上,冷凝箱位于房体外侧,蒸发箱位于房体内侧;所述蒸发箱上设置有与房体内相通蒸发进气口和蒸发排气口,蒸发进气口设置在蒸发箱的前侧,蒸发排气口设置在蒸发箱的顶部;所述蒸发排气口上竖直安装有送风管,送风管顶部开设有送风管排风口。有益效果在于:安装位置低,拆卸安装更方便,施工量小;通过送风管增加了房体内通风的循环路径,循环更充分,提高了制冷效率;移动运输方便,可二次拆卸重复使用,不折损。

技术研发人员:罗予;揭育胜;罗孝贤;陈瑞;苏育虎;赵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塞上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