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1610发布日期:2021-02-03 16:5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多通道换热器通常包括至少一根多通道换热管和至少两根集管,多通道换热器因其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在家用电器中广泛应用。由于家用电器体积普遍较小,相关技术中,通常需要将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件集成在一起,集成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焊接至少两次,增加了焊堵、焊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能够减少焊接次数的换热器结构。
[0004]
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部和第一管,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宽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的厚度,所述换热管包括直段和弯段,多个所述直段沿其厚度方向并列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直段由所述弯段连接,所述换热管延其延伸方向包括两个端部,所述换热部的厚度方向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换热部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厚度或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厚度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厚度之和,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部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第一侧面均为迎风侧;
[0005]
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之间,所述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或所述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换热管的一个端部连通,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换热管的一个端部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
[0006]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部包括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部包括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或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
[0007]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一直段,所述第一直段包括第一主体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主体段和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一主体段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宽度方向呈角度;
[0008]
和/或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二直段,所述第二直段包括第二主体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主体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二主体段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方向呈角度;
[0009]
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主体段或所述第二主体段的长度方向呈角度。
[0010]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
管段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段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段。
[0011]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一直段,述第二换热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二直段;
[0012]
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一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段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3]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侧,所述第三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侧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侧,所述第一管至少包括一个折弯段。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部的高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所述直段的厚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高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直段的厚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高度方向呈角度。
[0015]
可选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管,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第一换热管另一个端部连通,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管,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第二换热管另一个端部连通。
[0016]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
[0017]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三直段,述第二换热管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部最外侧的第四直段;
[0018]
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三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四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9]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直段之间还包括翅片,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还包括边板,所述边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段、第二直段、第三直段、第四直段之间设有翅片,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边板相连;
[0020]
所述第一直段、第三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除第一直段、第三直段外的其他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直段、第四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除第二直段、第四直段外的其他直段的长度,所述边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直段或第二直段或第三直段或第四直段大体相同。
[002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距离近,且第一管为一体结构,因此,第一换热部、第一管和第二换热部可同时进行焊接,达到了减少焊接次数、减少焊堵、焊漏的风险的效果。
[0022]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
图1多通道换热器的整体结构;
[0025]
图2本申请第一管一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本申请第一管一侧侧视图;
[0027]
图4本申请第一管一侧另一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本申请第一管一侧另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0029]
图6本申请第一管第三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0]
图7本申请第二管和第三管一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本申请第二管和第三管一侧的局部示意图;
[0032]
图9本申请第二管和第三管一侧另一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3]
图10本申请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1本申请第一管局部剖视图;
[0035]
图12本申请另一种结构的第一管局部剖视图;
[0036]
图13本申请第三种结构的第一管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0]
如图1所示,多通道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和集管,换热管内设有多个流通制冷剂的通道,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于两个集管连通,换热管的宽度大于换热管的厚度,换热管呈扁状。多根换热管沿其厚度方向排列,或一根集流管多次弯折形成具有换热能力的部分。
[0041]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
[0042]
换热系统包括换热部和第一管1,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宽度大于所述换热管的厚度,所述换热管包括直段和弯段,多个所述直段沿其厚度方向并列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直段由所述弯段连接,所述换热管延其延伸方向包括两个端部,所述换热部的厚度方向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换热部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换热2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3,所述第一换热部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第二侧面2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第二侧面2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
第一换热部1与所述第二换热部2的厚度之和,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部第一侧面21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第一侧面22均为迎风侧;
[0043]
所述第一管1包括第一管段11、第二管段12和第三管段13,所述第一管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管段11、第二管段12、第三管段13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段12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11和所述第三管段13之间,所述第二管段12的至少部分管段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11或所述第三管段13;所述第一管段11与所述第一换热部2的换热管的一个端部连通,所述第三管段13与所述第二换热部3的换热管的一个端部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2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
[0044]
其中,第二管段为节流段,具有节流作用。
[0045]
根据图11-13所示,可将第一管的管壁缩小,形成第二管段,也可根据图所示,将节流件放入第一管中,随换热器整体焊接时一同焊接,还可根据图所示,使用毛细管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连接,组装好后,随换热器整体焊接时一同焊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三种节流结构。
[0046]
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距离较近,且第一管为一体结构,因此,第一换热部、第一管和第二换热部可同时进行焊接,减少了焊接次数。
[0047]
根据图2-6、图10所示,所述第一换热部2包括所述第一换热管21,所述第二换热部3包括所述第二换热管31,所述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21或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管1可以为直管,也可以是弯管,第一管段11或第三管段13弯曲(附图未示出),或第二管段12弯曲,使第一换热部1和第二换热部2之间的空隙更小。
[0048]
根据图2-5所示,所述第一管不弯曲,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主体段或所述第二主体段的长度方向呈角度。
[0049]
所述第一换热管2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1最外侧的第一直段,所述第一直段包括第一主体段211和第一连接段212,所述第一主体段211和所述第一连接段212的长度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一主体段211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一连接段212的宽度方向呈角度,该角度由所述第一直段折弯形成,折弯区的一侧为第一主体段,折弯区的另一侧为第一连接段;
[0050]
所述第二换热管3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部3最外侧的第二直段,所述第二直段包括第二主体段311和第二连接段312,所述第二主体段3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的长度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二主体段311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的宽度方向呈角度,该角度由所述第二直段折弯形成,折弯区的一侧为第二主体段311,折弯区的另一侧为第二连接段312;所述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的折弯,可沿换热管的厚度方向折弯,也可以沿换热管的宽度方向折弯。
[0051]
根据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弯折的角度,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可与主体段的长度方向相同(图中未示出)。
[0052]
所述第一管段11或第三管段13其中一个管段弯曲,第一直段或第二直段其中一段可以不弯曲(图中未示出)。
[0053]
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段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段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段。所示第一
管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直段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三管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所述直段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管段包括两个折弯段和一个直段或包括一个折弯段和两个直段。该实施例中,第二管段可使用毛细管,毛细管管径较细,容易折弯。
[0054]
根据图4-5所示,所述第一换热管2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一直段,述第二换热管3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部最外侧的第二直段;
[0055]
所述第一管段11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一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段13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管段11和第三管段13的长度方向段沿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可进一步减小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的间隙。减小换热部之间的间隙应用在例如除湿机等产品上,可减小产品整体的体积。
[0056]
根据图6所示,所述第一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侧,所述第三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侧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管段沿其长度方向邻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侧,所述第一管至少包括一个折弯段。
[0057]
第一换热管或第二换热管不需要弯折,第一管段和第三管段弯折或第二管段弯折,减少换热管的弯折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58]
根据图10所示,所述第一换热部2的高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所述直段的厚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的高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换热管31的所述直段的厚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2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换热部3的高度方向呈角度。使用状态下,靠近迎风侧的换热部为蒸发器,远离迎风侧的换热部为冷凝器,冷凝器相对于蒸发器倾斜设置,可增大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
[0059]
根据图3、图7-9所示,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管4,所述第二管与4所述第一换热部2的第一换热管21另一个端部连通,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管5,所述第三管5与所述第二换热部3的第二换热管31另一个端部连通。所述第二管作为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制冷剂入口,所述第三管作为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入口。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分开设置,可减少热应力造成的换热器变形。
[0060]
根据图7-8所示,所述第一换热管2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2最外侧的第三直段,述第二换热管3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部31最外侧的第四直段;根据所示,所述第二管4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5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换热管3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21还包括第三直段,第三直段包括第三主体213段和第三连接段214,第三主体段213和第三连接段214之间包括弯段,第二管4沿第三连接段214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管4与所述第三主体段214的长度方向呈角度。所述第二换热管31还包括第四直段,第四直段包括第四主体313段和第四连接段314,第四主体段313和第四连接段314之间包括弯段,第三管5沿第四连接段314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三管5与所述第四主体段313的长度方向呈角度。根据图所示,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
[0061]
根据图9所示,所述第二管4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三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管5的长度方向大体沿所述第四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管4与第一换热管21相连的一端宽度大于第二管4远离第一换热管21的一端,第三管5与第二换热管31相连的一端宽度大于第三管3远离第一换热管31的一端。
[0062]
根据图2-5、图7-8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直段之间还包括翅片6,所述第一换热部2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还包括边板7,所述边板7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段、第二直段、第三直段、第四直段之间设有翅片6,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所述固定件8,所述固定件8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部2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的边板相连;边板和固定件8固定后,能够提高整个组件的强度。
[0063]
所述第一直段、第三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2的除第一直段、第三直段外的其他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直段、第四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换热部3的除第二直段、第四直段外的其他直段的长度,所述边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直段或第二直段或第三直段或第四直段大体相同。上述结构形成了一个缺口部分,缺口部分用于容纳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使换热组件的整体形状大体维持在一个规则的长方体之内。方便安装,并且可以减少空间的浪费。
[006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