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6641发布日期:2021-07-27 13:3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

而现有的大部分空气源热泵在天台工作时,由于风力的影响,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工作效果变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具备工作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安装于天台的空气源热泵受风力干扰工作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同步伸缩杆,所述同步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旋转座,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同步柱,所述同步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风向标,所述风向标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信号模块,所述风向标的下方设置有感应环,所述感应环的内部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旋转座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底座设置设置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柱的另一端与支撑座滑动连接。

支撑座用于安装旋转座,稳定柱用于保证底座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对底座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与限制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与稳定柱接触处开设有相应的稳定槽,所述稳定槽为环形槽,且所述稳定槽与稳定柱相适配。

稳定槽用于与稳定柱相互配合,从而保证底座转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处设置有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与感应模块信号连接。

反馈模块用于与感应模块相互配合,使得伺服电机能够根据感应模块作出反馈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底座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感应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顶端,所述感应模块设置于感应环的圆周处。

感应环用于安装感应模块,信号模块是设置于风向标的尾标处的,在风向标进行旋转时,信号模块的运动轨迹是与感应环的圆周相重合的,以此使得感应模块能够始终对信号模块进行感应,从而及时作出反馈。

优选的,所述同步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同步伸缩杆对称分布于安装板与底座之间。

同步伸缩杆用于保证安装板调节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对安装板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旋转座的内部,所述旋转座的外侧开设有数量若干的散热槽。

伺服电机用于带动底座进行转动,散热槽的设置保证伺服电机工作时的散热效果,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通过设置风向标、信号模块、感应环、感应模块、反馈模块和伺服电机等结构,风向标能够根据风向进行旋转,感应模块随之对风向标尾标处的信号模块进行感应,从而将信号发送至伺服电机的反馈模块处,反馈模块便能随之控制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便能将空气源热泵本体调整至抽吸部分正朝风向的位置,从而提高工作的效果,具备工作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安装于天台的空气源热泵受风力干扰工作效果差的问题。

2、该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伸缩气缸,用于对空气源热泵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将空气源热泵本体调整至合适高度,通过设置同步伸缩杆,用于保证空气源热泵本体高度调节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对空气源热泵本体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其中:1、空气源热泵本体;2、安装板;3、同步伸缩杆;4、底座;5、伸缩气缸;6、旋转座;7、安装座;8、同步柱;9、风向标;10、信号模块;11、感应环;12、感应模块;13、伺服电机;14、支撑座;15、稳定柱;16、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空气源热泵调节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1,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底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同步伸缩杆3,同步伸缩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4,底座4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5,伸缩气缸5的输出端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底座4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旋转座6,安装板2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同步柱8,同步柱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风向标9,风向标9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信号模块10,风向标9的下方设置有感应环11,感应环11的内部设置有感应模块12,旋转座6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与底座4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伸缩气缸5用于对底座4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此将空气源热泵本体1调节至合适的高度,风向标9可以根据风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旋转,从而带动信号模块10的移动,感应环11处的感应模块12能够及时对信号模块10进行感应,从而将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13处,伺服电机13便能够即时运动,带动底座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安装板2进行旋转,以此对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朝向进行调整,以此保证空气源热泵本体1能够最大限度对空气进行利用,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

具体的,旋转座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4,支撑座14与底座4设置设置有稳定柱15,稳定柱15的一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稳定柱15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4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座14用于安装旋转座6,稳定柱15用于保证底座4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对底座4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与限制作用。

具体的,支撑座14与稳定柱15接触处开设有相应的稳定槽,稳定槽为环形槽,且稳定槽与稳定柱15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稳定槽用于与稳定柱15相互配合,从而保证底座4转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伺服电机13处设置有反馈模块16,反馈模块16与感应模块12信号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馈模块16用于与感应模块12相互配合,使得伺服电机13能够根据感应模块12作出反馈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底座4进行旋转,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涉及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模块与伺服电机13的控制反馈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来实现,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具体的,感应环11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的顶端,感应模块12设置于感应环11的圆周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环11用于安装感应模块12,信号模块10是设置于风向标9的尾标处的,在风向标9进行旋转时,信号模块10的运动轨迹是与感应环11的圆周相重合的,以此使得感应模块12能够始终对信号模块10进行感应,从而及时作出反馈。

具体的,同步伸缩杆3的数量为四个,且同步伸缩杆3对称分布于安装板2与底座4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同步伸缩杆3用于保证安装板2调节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对安装板2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具体的,伺服电机13固定安装于旋转座6的内部,旋转座6的外侧开设有数量若干的散热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伺服电机13用于带动底座4进行转动,散热槽的设置保证伺服电机13工作时的散热效果,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通过伸缩气缸5对底座4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此将空气源热泵本体1调节至合适的高度,风向标9可以根据风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旋转,从而带动信号模块10的移动,感应环11处的感应模块12能够及时对信号模块10进行感应,从而将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13的反馈模块16处,伺服电机13便能够即时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底座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安装板2进行旋转,以此对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朝向进行调整,使得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工作部位始终朝向风箱,从而保证空气源热泵本体1能够最大限度对空气进行利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