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5267发布日期:2022-07-02 00:4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环保型冷凝器。


背景技术:

2.冷凝器通常由集流管、进液管、出液管和扁管组成,需要在冷凝器内部设置干燥机构。现有技术中的干燥机构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在其中一根集流管内插入干燥器;2)在至少一根集流管一侧连通有干燥管,干燥管内插入干燥袋(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平行流式车用空调冷凝器,申请号201510340614.9)。
3.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采用第一种方式时,需要购买集流管专用插入式干燥器,价格较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采用第二种方式时,冷凝液会在进液管、集流管、扁管和出液管内流动,当集流管外侧并联干燥管时,少量冷凝液会进入干燥管,但流通性不大,大部分冷凝液会直接通过集流管而不会进入干燥管,简而言之,其干燥效果稍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环保的冷凝器。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6.环保型冷凝器,它包括进液管、右侧集流管、扁管、左侧集流管、干燥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接右侧集流管上端,左侧集流管与右侧集流管之间通过扁管连通,左侧集流管左侧连接有干燥管,干燥管顶部设置有旋入式端盖,干燥管内放置有干燥袋,干燥管下部连接有出液管。
7.所述干燥管包括管体、端口、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一瓶塞和第二瓶塞,管体形成有端口,端口内设用于螺接旋入式端盖的内螺纹,管体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均连通左侧集流管,左侧集流管对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之间、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之间均嵌入有挡板,而右侧集流管对应第一连接口与其相邻挡板之间的位置、第三连接口与其相邻挡板之间的位置嵌入有挡板,管体下部高于第四连接口但低于第三连接口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瓶塞,管体下端部设置有第二瓶塞,管体侧壁上且位于第一瓶塞和第二瓶塞之间的位置上连通出液管。
8.所述扁管设置多个,相邻扁管之间设置有换热翅片,用于提升冷凝效果。
9.所述干燥管和右侧集流管外侧均焊接有安装座,其中右侧集流管连接的安装座呈矩形,而干燥管连接的安装座呈三角形。两侧安装座的形状不同可以使得本产品容易区分左右和前后。
10.所述干燥袋为填充有吸水颗粒的密封无纺布袋,用于吸收冷凝器内部的水汽。
11.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扁管设置有35根,右侧集流管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第15-16根扁管之间和第28-29根扁管之间的位置上,左侧集流管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第
22-23根扁管之间、第28-29根扁管之间、第32-33根扁管之间,从而使得整个冷凝器的冷凝液流动线路为:第1-15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分流从第一连接口进入干燥管;第16-22根扁管冷凝液向右流,第23-28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分流从第二连接口进入干燥管;第29-32根扁管冷凝液向右流,干燥管干燥后的冷凝液也从第三连接口离开干燥管并流向右侧集流管;第33-35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从干燥管的第四连接口汇入出液管。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干燥机构的安装,拧开旋入式端盖即可投入干燥袋;成本低廉,单个干燥袋的成本仅为人民币1元左右,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干燥效果较佳,通过合理的流动线路,使得大部分冷凝液必然经过干燥管,提升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15.图3为本发明中干燥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中冷凝液的流向示意图。
17.图中,1、进液管;2、右侧集流管;3、扁管;4、左侧集流管;5、干燥管;6、旋入式端盖;7、干燥袋;8、挡板;9、安装座;10、出液管;11、管体;12、端口;13、第一连接口;14、第二连接口;15、第三连接口;16、第四连接口;17、第一瓶塞;18、第二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3所示,环保型冷凝器,它包括进液管1、右侧集流管2、扁管3、左侧集流管4、干燥管5和出液管10,进液管1连接右侧集流管2上端,左侧集流管4与右侧集流管2之间通过扁管3连通,左侧集流管4左侧连接有干燥管5,干燥管5顶部设置有旋入式端盖6,干燥管5内放置有干燥袋7,干燥管5下部连接有出液管10。
20.所述干燥管5包括管体11、端口12、第一连接口13、第二连接口14、第三连接口15、第四连接口16、第一瓶塞17和第二瓶塞18,管体11形成有端口12,端口12内设用于螺接旋入式端盖6的内螺纹,管体11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13、第二连接口14、第三连接口15和第四连接口16,所述第一连接口13、第二连接口14、第三连接口15和第四连接口16均连通左侧集流管4,左侧集流管4对应第一连接口13和第二连接口14之间、第二连接口14和第三连接口15之间、第三连接口15和第四连接口16之间均嵌入有挡板8,而右侧集流管2对应第一连接口13与其相邻挡板8之间的位置、第三连接口15与其相邻挡板8之间的位置嵌入有挡板8,管体11下部高于第四连接口16但低于第三连接口15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瓶塞17,管体11下端部设置有第二瓶塞18,管体11侧壁上且位于第一瓶塞17和第二瓶塞18之间的位置上连通出液管10。
21.所述扁管3设置多个,相邻扁管3之间设置有换热翅片,用于提升冷凝效果。
22.所述干燥管5和右侧集流管2外侧均焊接有安装座9,其中右侧集流管2连接的安装座9呈矩形,而干燥管5连接的安装座9呈三角形。两侧安装座9的形状不同可以使得本产品容易区分左右和前后。
23.所述干燥袋7为填充有吸水颗粒的密封无纺布袋,用于吸收冷凝器内部的水汽。
24.如图4所示,所述扁管设置有35根,右侧集流管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第15-16根扁管之间和第28-29根扁管之间的位置上,左侧集流管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第22-23根扁管之间、第28-29根扁管之间、第32-33根扁管之间,从而使得整个冷凝器的冷凝液流动线路为:第1-15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分流从第一连接口进入干燥管;第16-22根扁管冷凝液向右流,第23-28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分流从第二连接口进入干燥管;第29-32根扁管冷凝液向右流,干燥管干燥后的冷凝液也从第三连接口离开干燥管并流向右侧集流管;第33-35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从干燥管的第四连接口汇入出液管。扁管和挡板的设置使得巨大部分冷凝液都会经过干燥管,并被干燥袋过滤,故干燥效果比一般的并联式干燥管要更佳。
25.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环保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液管、右侧集流管、扁管、左侧集流管、干燥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接右侧集流管上端,左侧集流管与右侧集流管之间通过扁管连通,左侧集流管左侧连接有干燥管,干燥管顶部设置有旋入式端盖,干燥管内放置有干燥袋,干燥管下部连接有出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包括管体、端口、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一瓶塞和第二瓶塞,管体形成有端口,端口内设用于螺接旋入式端盖的内螺纹,管体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均连通左侧集流管,左侧集流管对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之间、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之间均嵌入有挡板,而右侧集流管对应第一连接口与其相邻挡板之间的位置、第三连接口与其相邻挡板之间的位置嵌入有挡板,管体下部高于第四连接口但低于第三连接口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瓶塞,管体下端部设置有第二瓶塞,管体侧壁上且位于第一瓶塞和第二瓶塞之间的位置上连通出液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设置多个,相邻扁管之间设置有换热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和右侧集流管外侧均焊接有安装座,其中右侧集流管连接的安装座呈矩形,而干燥管连接的安装座呈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袋为填充有吸水颗粒的密封无纺布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型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设置有35根,右侧集流管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第15-16根扁管之间和第28-29根扁管之间的位置上,左侧集流管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第22-23根扁管之间、第28-29根扁管之间、第32-33根扁管之间,从而使得整个冷凝器的冷凝液流动线路为:第1-15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分流从第一连接口进入干燥管;第16-22根扁管冷凝液向右流,第23-28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分流从第二连接口进入干燥管;第29-32根扁管冷凝液向右流,干燥管干燥后的冷凝液也从第三连接口离开干燥管并流向右侧集流管;第33-35根扁管冷凝液向左流并从干燥管的第四连接口汇入出液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环保型冷凝器;它包括进液管、右侧集流管、扁管、左侧集流管、干燥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接右侧集流管上端,左侧集流管与右侧集流管之间通过扁管连通,左侧集流管左侧连接有干燥管,干燥管顶部设置有旋入式端盖,干燥管内放置有干燥袋,干燥管下部连接有出液管;便于干燥机构的安装,拧开旋入式端盖即可投入干燥袋;成本低廉,单个干燥袋的成本仅为人民币1元左右,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干燥效果较佳,通过合理的流动线路,使得大部分冷凝液必然经过干燥管,提升干燥效率。升干燥效率。升干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全正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