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1630发布日期:2022-10-01 08:3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冷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2.将机械或其他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转移以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装置或仪器;常见的散热器依据散热方式可以分为风冷,热管散热器,液冷,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制冷等多种类型。
3.现有的循环水冷型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循环水在导入吸热盒的过程中,循环水中只有部分水体吸收到一部分热量,随着循环水的流动,循环水通过管道流出,在进行循环水中的热量转换排出过程中,需要对整体的循环水进行换热操作,然而,循环水中只存在部分水体吸热,却需要进行整体换热处理,导致循环水的利用率较低,影响整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包括散热箱和吸热盒,所述散热箱位于吸热盒外侧的内部设有均热吸收组件,且均热吸收组件包括均热框,均热框固定连接于散热箱的内部,均热框位于吸热盒的外侧,所述吸热盒面向均热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外筒,外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顶起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起柱,两个顶起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立板,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堵弧板,所述封堵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且每个固定块的顶部均通过铰链连接有二号液压缸,每个二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均通过铰链连接于封堵弧板的底部,所述散热箱位于吸热盒下方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温度传感器,且均热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收集框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缸,多个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遮挡板,遮挡板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于收集框的一侧内壁。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箱的一侧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吸热盒固定连接于安装框的内部。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输送框,且输送框的底部开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封堵弧板与连接框的内壁贴合,散热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框的内部。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箱位于收集框下方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且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筒,换热筒靠近底端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散热箱的底部内壁。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且轴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下料叶,螺旋下料叶与换热筒的内壁相接触,收集框的底部开有连通孔,连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换热筒的顶部。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筒的外侧等距离开有换热孔,且每个换热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位于换热筒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位于换热筒的外侧。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筒的外侧设有气体流动组件,且气体流动组件包括外通框和导流弧片。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箱的外侧开有外通孔,且外通框固定连接于外通孔的内部,外通框的一端与换热筒的外侧相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位于外通框的内部,散热箱位于外通框外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架,外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导流弧片固定连接于气缸的输出端。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箱位于外架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中空板,且两个中空板面向外架的一侧均等距离开有鼓风孔,散热箱靠近中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的鼓风端通过管道连接于中空板的内部。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框位于吸热盒外侧的外壁设有导热组件,且导热组件包括伸缩导热框架,安装框的两侧均通过合页连接有贴合板,两个贴合板的一侧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热片,伸缩导热框架一端固定连接于多个导热片的外侧,伸缩导热框架的另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于吸热盒的外侧,贴合板和散热箱的相对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14.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有均热吸收组件,在进行吸热盒内部的热量吸收时,将循环水通过连接框导入吸热盒的内部,导入的过程中,封堵弧板对循环水进行导向,当循环水对吸热盒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后,其通过吸热盒下方落下,温度传感器对循环水的温度进行检测,若是循环水的温度较低,说明该部分循环水吸热效果较差,则后台控制器控制一号液压缸带动遮挡板进行移动,通过遮挡板对均热框下方进行封堵,上方落下的循环水均位于均热框中,则均热框内部的水体涌入吸热盒中,实现热量的充分吸收,均热框内部的循环水填充过程中,循环水对顶起柱进行冲击,使得顶起弹簧被拉伸,则调节二号液压缸带动封堵弧板进行偏转,使得封堵弧板对连接框进行封堵,确保该部分循环水始终处于吸热的状态,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该部分循环水温度达标,则一号液压缸和二号液压缸同时调节,实现遮挡板和封堵弧板的复位,从而提高单次循环水的吸热效果,提高循环水整体利用率,确保该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15.2、通过设置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螺旋下料叶,吸热后的循环水通过连通管流入换热筒中,循环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其穿过螺旋下料叶,使得循环水反复与各个高度上的半导体制冷片相接触,从而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对循环水中的热量进行反复吸收,提高换热效果。
16.3、通过设置有气体流动组件,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将热量吸收,继而通过散热端将热量排到外通框的内部,调节气缸带动导流弧片对外通框内部的气体进行导流挤压,使得外通框内部的气体快速流动,从而提高外通框内部的热量排出效果,当气体携带热量移动至外通框外侧后,启动鼓风机,鼓风机通过中空板上的鼓风孔对该部分气体进行吹动,加速其远离该散热器,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17.4、通过设置有导热组件,在进行散热器的安装时,将吸热盒与设备的产热端接触,
接触的过程中,贴合板被动向外侧展开,则挤压弹簧被压缩,贴合板上的各个导热片与设备的产热端接触,提高热量传递导向效率,导热片对产热端的热量吸收,通过伸缩导热框架将热量传递至吸热盒的内部,伸缩导热框架、导热片和贴合板均为导热材质,通过导热组件提高热量传递效果,提高散热器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散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均热吸收组件示意图;图4为图3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均热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换热组件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气体流动组件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的导热组件示意图。
19.图中:1、散热箱;2、挤压弹簧;3、外架;4、气缸;5、导流弧片;6、导热片;7、吸热盒;8、贴合板;9、循环管;10、输送框;11、连接框;12、安装框;13、鼓风机;14、中空板;15、外通框;16、换热筒;17、循环泵;18、收集框;19、温度传感器;20、遮挡板;21、一号液压缸;22、均热框;23、封堵弧板;24、立板;25、二号液压缸;26、固定块;27、顶起柱;28、顶起弹簧;29、外筒;30、支撑板;31、安装架;32、轴杆;33、螺旋下料叶;34、连通管;35、半导体制冷片;36、连接轴;37、鼓风孔;38、伸缩导热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8,基于循环水冷型的散热器,包括散热箱1和吸热盒7,散热箱1位于吸热盒7外侧的内部设有均热吸收组件,且均热吸收组件包括均热框22,均热框22固定连接于散热箱1的内部,均热框22位于吸热盒7的外侧,吸热盒7面向均热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30,且两个支撑板3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外筒29,外筒2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28,顶起弹簧2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起柱27,两个顶起柱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立板24,立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堵弧板23,封堵弧板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26,且每个固定块26的顶部均通过铰链连接有二号液压缸25,每个二号液压缸25的输出端均通过铰链连接于封堵弧板23的底部,散热箱1位于吸热盒7下方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9,且均热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18,收集框18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缸21,多个一号液压缸21的输出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遮挡板20,遮挡板20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于收集框18的一侧内壁。
22.本发明中,散热箱1的一侧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2,吸热盒7固定连接于安装框12的内部。
23.参照图1和图2,散热箱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输送框10,且输送框10的底部开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1,封堵弧板23与连接框11的内壁贴合,散热箱1
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泵17,循环泵17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9,循环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框10的内部。
24.参照图1和图6,散热箱1位于收集框18下方的内部设有换热组件,且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筒16,换热筒16靠近底端的外侧环形分布有安装架31,安装架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散热箱1的底部内壁。
25.本发明中,换热筒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32,且轴杆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6,连接轴3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下料叶33,螺旋下料叶33与换热筒16的内壁相接触,收集框18的底部开有连通孔,连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通管34,连通管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换热筒16的顶部。
26.本发明中,换热筒16的外侧等距离开有换热孔,且每个换热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35,半导体制冷片35的吸热端位于换热筒16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35的散热端位于换热筒16的外侧;通过设置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螺旋下料叶33,吸热后的循环水通过连通管34流入换热筒16中,循环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其穿过螺旋下料叶33,使得循环水反复与各个高度上的半导体制冷片35相接触,从而通过半导体制冷片35的吸热端对循环水中的热量进行反复吸收,提高换热效果。
27.参照图7,换热筒16的外侧设有气体流动组件,且气体流动组件包括外通框15和导流弧片5。
28.本发明中,散热箱1的外侧开有外通孔,且外通框15固定连接于外通孔的内部,外通框15的一端与换热筒16的外侧相接触,半导体制冷片35的散热端位于外通框15的内部,散热箱1位于外通框15外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架3,外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4,导流弧片5固定连接于气缸4的输出端。
29.本发明中,散热箱1位于外架3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中空板14,且两个中空板14面向外架3的一侧均等距离开有鼓风孔37,散热箱1靠近中空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3,鼓风机13的鼓风端通过管道连接于中空板14的内部;通过设置有气体流动组件,半导体制冷片35的吸热端将热量吸收,继而通过散热端将热量排到外通框15的内部,调节气缸4带动导流弧片5对外通框15内部的气体进行导流挤压,使得外通框15内部的气体快速流动,从而提高外通框15内部的热量排出效果,当气体携带热量移动至外通框15外侧后,启动鼓风机13,鼓风机13通过中空板14上的鼓风孔37对该部分气体进行吹动,加速其远离该散热器,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30.参照图1和图8,安装框12位于吸热盒7外侧的外壁设有导热组件,且导热组件包括伸缩导热框架38,安装框12的两侧均通过合页连接有贴合板8,两个贴合板8的一侧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热片6,伸缩导热框架38一端固定连接于多个导热片6的外侧,伸缩导热框架38的另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于吸热盒7的外侧,贴合板8和散热箱1的相对一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2;通过设置有导热组件,在进行散热器的安装时,将吸热盒7与设备的产热端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贴合板8被动向外侧展开,则挤压弹簧2被压缩,贴合板8上的各个导热片6与设备的产热端接触,提高热量传递导向效率,导热片6对产热端的热量吸收,通过伸缩导热框架38将热量传递至吸热盒7的内部,伸缩导热框架38、导热片6和贴合板8均为导热材质,
通过导热组件提高热量传递效果,提高散热器的使用价值。
31.使用时,在进行散热器的安装时,将吸热盒7与设备的产热端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贴合板8被动向外侧展开,则挤压弹簧2被压缩,贴合板8上的各个导热片6与设备的产热端接触,提高热量传递导向效率,安装完成后,其在使用过程中,将循环水通过连接框11导入吸热盒7的内部,导入的过程中,封堵弧板23对循环水进行导向,当循环水对吸热盒7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后,其通过吸热盒7下方落下,温度传感器19对循环水的温度进行检测,若是循环水的温度较低,说明该部分循环水吸热效果较差,则后台控制器控制一号液压缸21带动遮挡板20进行移动,通过遮挡板20对均热框22下方进行封堵,上方落下的循环水均位于均热框22中,则均热框22内部的水体涌入吸热盒7中,实现热量的充分吸收,均热框22内部的循环水填充过程中,循环水对顶起柱27进行冲击,使得顶起弹簧28被拉伸,则调节二号液压缸25带动封堵弧板23进行偏转,使得封堵弧板23对连接框11进行封堵,确保该部分循环水始终处于吸热的状态,当温度传感器19检测到该部分循环水温度达标,则一号液压缸21和二号液压缸25同时调节,实现遮挡板20和封堵弧板23的复位,循环水吸热后,通过连通管34流入换热筒16中,循环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其穿过螺旋下料叶33,使得循环水反复与各个高度上的半导体制冷片35相接触,从而通过半导体制冷片35的吸热端对循环水中的热量进行反复吸收,半导体制冷片35的吸热端将热量吸收,继而通过散热端将热量排到外通框15的内部,调节气缸4带动导流弧片5对外通框15内部的气体进行导流挤压,使得外通框15内部的气体快速流动,从而提高外通框15内部的热量排出效果,当气体携带热量移动至外通框15外侧后,启动鼓风机13,鼓风机13通过中空板14上的鼓风孔37对该部分气体进行吹动,加速其远离该散热器。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