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控制装置及冷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2740发布日期:2022-12-31 01: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湿度控制装置及冷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冷库内部环境湿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及冷库。


背景技术:

2.对于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药典是有温、湿度的要求的,大多数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及使用单位能满足温度方面的要求,但是大多数的药物储存冷库都没有湿度控制装置,无法调控冷库的相对湿度;现有的一些湿度控制装置,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4791745a提供的一种机架式环境湿度控制装置,适用于机房内的常温或者高温环境,但是若应用于低温冷库的湿度控制,在除湿过程中,使冷库的气体进入装置内并在冷凝表冷器上产生冷凝水,但是由于冷库内气体温度低,导致使用过程中冷库的低温环境空气的温度与冷凝表冷器的温度差距不大,冷凝表冷器上难以形成冷凝水,除湿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及冷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升冷库的除湿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加热装置及冷凝装置;所述控制柜内具有容置腔,所述控制柜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冷腔的进气口,所述控制柜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冷腔的出气口;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冷腔的低温气体加热形成加热气体;冷凝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冷凝装置用于对所述加热气体降温冷凝使所述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并使所述加热气体形成干燥气体,所述干燥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出气口排至所述冷腔内。
6.优选地,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加湿装置的进水口能够通入所述冷凝水,所述加湿装置能够对所述冷凝水雾化并通过雾化出口排至所述冷腔内。
7.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内具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所述低温气体加热形成所述加热气体,所述加热气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贯穿孔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冷凝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所述加热气体降温冷凝使所述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并使所述加热气体形成所述干燥气体。
8.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腔体自下而上分隔为加热腔和连通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侧壁上并用于连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冷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气体管路一端连通,所述气体管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并与所述出气口连接且连通;所述气体管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冷凝段,所述冷凝段内设置有所述冷凝装置,且所述冷凝段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冷凝段内部和所述第二腔体并用于所述冷凝水流出的出水口;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段下方,并用于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以使所述冷凝水能够进入所述加湿装置内。
9.优选地,所述冷凝段沿气体输送方向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冷凝段的纵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型;所述第一倾斜段和/或所述第二倾斜段内均设置有所述冷凝装置;所述第一倾斜段和所述第二倾斜段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的下方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集水槽,所述加湿装置位于所述集水槽下方,所述集水槽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并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加湿装置连通。
10.优选地,还包括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对所述干燥气体进行制冷,所述制冷装置位于所述气体管路内,且所述制冷装置沿气体输送方向位于所述冷凝装置的后方。
11.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的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用于将所述冷腔内的所述低温气体吸至所述容置腔内。
12.优选地,还包括湿度监测部件和中控部件,所述湿度监测部件用于设置于所述冷腔内并发出湿度信号,所述中控部件与所述湿度监测部件、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冷凝装置、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吸风装置均通信连接,所述中控部件用于接收所述湿度信号,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冷凝装置、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吸风装置的动作。
13.优选地,还包括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用于储存备用水,所述储水装置通过水泵与所述加湿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库,包括冷腔和如上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湿度控制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所述冷腔连通。
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发明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在对冷库进行除湿的过程中,将冷库内的低温气体通过进气口通入至对控制柜的容置腔内,通过加热装置对进入容置腔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不会影响冷腔内其他的低温气体,加热气体在冷凝装置的降温冷凝作用下,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使加热气体变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再通过出气口重新进入至冷库内,如此不断循环,完成对冷库的除湿;由于加热装置对进入容置腔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增加了蒸汽与冷凝装置的温度差,便于凝结更多的冷凝水,从而提升除湿效果。
17.本发明提供的冷库,冷腔内的低温气体不断进入控制柜内,加热装置对进入容置腔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加热气体在冷凝装置的降温冷凝作用下,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使加热气体变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再通过出气口重新进入至冷库内,如此不断循环,完成对冷库的除湿;加热装置对进入容置腔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增加了蒸汽与冷凝装置的温度差,便于凝结更多的冷凝水,从而提升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的一种轴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种轴测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22.图标:1-湿度控制装置;10-控制柜;11-容置腔;111-第一腔体;1111-加热腔;1112-连通腔;112-第二腔体;12-进气口;13-出气口;14-第一隔板;141-第一贯穿孔;15-第二隔板;151-第二贯穿孔;20-加热装置;30-冷凝装置;40-加湿装置;41-雾化出口;50-气体管路;51-冷凝段;511-第一倾斜段;512-第二倾斜段;513-出水口;60-集水槽;61-出水管路;70-制冷装置;80-吸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及冷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升冷库的除湿效果。
2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实施例一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控制装置1,包括控制柜10、加热装置20及冷凝装置30,控制柜10内具有容置腔11,控制柜1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容置腔11和冷腔的进气口12,控制柜1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容置腔11和冷腔的出气口13;加热装置20设置于容置腔11内,加热装置20用于对通过进气口12进入容置腔11内的冷腔的低温气体加热形成加热气体;冷凝装置30设置于容置腔11内,冷凝装置30用于对加热气体降温冷凝使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并使加热气体形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13排至冷腔内。
28.在对冷库进行除湿的过程中,将冷库内的低温气体通过进气口12通入至对控制柜10的容置腔11内,通过加热装置20对进入容置腔11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不会影响冷腔内其他的低温气体,加热气体在冷凝装置30的降温冷凝作用下,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使加热气体变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再通过出气口13重新进入至冷库内,如此不断循环,完成对冷库的除湿;由于加热装置20对进入容置腔111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增加了蒸汽与冷凝装置30的温度差,便于凝结更多的冷凝水,从而提升除湿效果。
29.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1还包括加湿装置40,加湿装置40设置于容置腔11内;加湿装置40的进水口能够通入冷凝水,加湿装置40
能够对冷凝水雾化并通过雾化出口41排至冷腔内;通过将加湿装置40也设置于容置腔11内,能够提升湿度控制装置1的集成度;且加湿装置40能够利用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对冷库进行加湿,并节省水资源。
30.具体地,加湿装置40可采用超声雾化装置。
31.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容置腔11内具有第一隔板14,第一隔板14将容置腔11分隔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且第一隔板14上部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的第一贯穿孔141;进气口12设置于第一腔体111的侧壁上,加热装置20设置于第一腔体111内,出气口13设置于第二腔体112的侧壁上,冷凝装置30和加湿装置40设置于第二腔体112内;加热装置20用于对通过进气口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形成加热气体,加热气体用于通过第一贯穿孔141进入第二腔体112内,冷凝装置30用于对第二腔体112内的加热气体降温冷凝使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并使加热气体形成干燥气体;通过第一隔板14的设置,使低温气体的加热升温和冷凝加湿过程所需的空间分隔开,避免相互影响。
32.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第一腔体111内设置有第二隔板15,第二隔板15将第一腔体111自下而上分隔为加热腔1111和连通腔1112;加热装置20设置于加热腔1111内,进气口12设置于加热腔1111的侧壁上并用于连通加热腔1111和冷腔;第二隔板15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151,第二贯穿孔151与气体管路50一端连通,气体管路5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贯穿孔141并与出气口13连接且连通;气体管路50包括位于第二腔体112内的冷凝段51,冷凝段51内设置有冷凝装置30,且冷凝段51下部设置有连通冷凝段51内部和第二腔体112并用于冷凝水流出的出水口513;加湿装置40设置于冷凝段51下方,并用于与出水口513连通以使冷凝水能够进入加湿装置40内;通过第二隔板15将第一腔体111分成加热腔1111和连通腔1112,除湿过程中,加热腔1111内的加热气体能够通过连通腔1112内的气体管路50进入第二腔体112内的气体管路50内的冷凝段51,并经过冷凝段51内的冷凝装置30对加热气体进行降温冷凝,冷凝水通过出水口513流出,干燥气体通过出气口13排至冷库内;气体管路50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实现气体流通,冷凝装置30设置于气体管路50内能够更好地实现除湿。
33.具体地,加热装置20可设置为位于于加热腔1111底部的加热片,并在加热片上设置散热片以更好对加热腔1111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此外加热装置20还可设置为其他部件,只要能够实现对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即可。
34.进一步地,第二隔板15可设置为倒锥形,进一步便于实现加热气体的汇集流通进入气体管路50内。
35.进一步地,控制柜10以及内部设置的装置可放置于冷库内,如此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能够直接连通于冷库,无需设置额外的管道连通冷库;控制柜10周面可全封闭,以起到保护内部各部件的作用,在侧壁上设置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出气口13可设置为多个出气通孔,部分出气通孔与气体管路50连通,部分出气通孔连通第二腔体,出气口13实现出气的同时维持第二腔体112的气压稳定,为了使加湿装置40的雾化气能够进入冷库中,在侧壁上设置一个与加湿装置40的雾化出口41连通的加湿口,此种结构的控制柜10整体采用隔热材质,避免与冷库内的温度相互影响;此外控制柜10的周面还可设置为一侧敞口,如图1所示,此时加热腔1111设置为第一腔体111内独立的腔室,并使加湿装置40的雾化出口41朝向敞
口侧,此种结构的控制柜10主要适用于冷库温度零上的情形,避免敞口导致冷凝水的结冰,且此种结构下,至少加热腔1111的腔体和气体管路50采用隔热材质,避免与冷库内的温度相互影响;具体控制柜10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36.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冷凝段51沿气体输送方向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倾斜段511和第二倾斜段512,冷凝段51的纵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型,便于冷凝水的汇集;第一倾斜段511和/或第二倾斜段512内均设置有冷凝装置30,具体地,第一倾斜段511和第二倾斜段512内均设置有冷凝装置30,进一步提升除湿效果;第一倾斜段511和第二倾斜段512的连接端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513,便于冷凝水的流出;且出水口513的下方具有固定设置于第二腔体112内的集水槽60,加湿装置40位于集水槽60下方,集水槽60用于收集冷凝水并通过出水管路61与加湿装置40连通,集水槽60能够收集冷凝水,并使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水管路61流入加湿装置40内。
37.具体地,冷凝装置30可设置为多个冷凝片,多个冷凝片并排固定设置于冷凝段51内,在加热气体通过的同时,对加热气体进行降温冷凝,此外在除湿结束后,冷凝片的温度会升高,为了对冷凝片降温可关闭加热装置20,然后利用冷库的低温气体进入控制柜10内对冷凝片进行循环降温,以便下次除湿;或者还可直接通过中控部件控制冷凝装置30自身的温度以实现除湿冷凝需求;此外冷凝装置30还可设置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加热气体通过的同时对加热气体降温冷凝即可。
38.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1还包括制冷装置70,制冷装置70用于对干燥气体进行制冷,制冷装置70位于气体管路50内,且制冷装置70沿气体输送方向位于冷凝装置30的后方;制冷装置70的作用是对干燥气体进一步降温,避免干燥气体的温度对冷库的温度产生较大影响。
39.具体地,制冷装置70可设置为半导体制冷片;此外制冷装置70还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实现在干燥气体通过的同时降温即可。
40.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进气口12处的吸风装置80,吸风装置80用于将冷腔内的低温气体吸至容置腔11内;吸风装置80用于实现气体的循环,并能够搅动低温气体使低温气体在加热腔1111内加热均匀。
41.具体地,吸风装置80设置为cpu风扇。
42.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1还包括湿度监测部件和中控部件,湿度监测部件用于设置于冷腔内并发出湿度信号,中控部件与湿度监测部件、加热装置20、冷凝装置30、加湿装置40、制冷装置70和吸风装置80均通信连接,中控部件用于接收湿度信号,并控制加热装置20、冷凝装置30、加湿装置40、制冷装置70和吸风装置80的动作;通过湿度监测部件监测冷库内湿度,若湿度超出规定湿度,启动除湿模式,中控部件控制吸风装置80、冷凝装置30和制冷装置70动作,并关闭加湿装置40,如此实现冷库的除湿;若湿度低于规定湿度,中控部件控制加湿装置40动作,并关闭吸风装置80、冷凝装置30和制冷装置70,如此对冷库进行加湿。
43.进一步地,可在加热腔1111内设置温度监测部件,温度监测部件用于监测加热气体的温度,温度监测部件与中控部件通信连接,以便自动控制加热装置20的加热功率。
44.具体地,湿度监测部件可设置为湿度传感器,温度监测部件可设置为温度传感器。
45.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1还包括储水
装置,储水装置用于储存备用水,储水装置通过水泵与加湿装置40的进水口连通;当冷凝水不足以满足加湿装置40的用水需求时,水泵给加湿装置40供水;具体地,储水装置和水泵可位于控制柜10内或设置于控制柜10外,且水泵可与中控部件通信连接,中控部件根据加湿装置40的水位控制水泵的动作。
46.实施例二
4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库,包括冷腔和如实施例一提供的湿度控制装置1;湿度控制装置1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均与冷腔连;冷腔内的低温气体不断进入控制柜10内,加热装置20对进入容置腔11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加热气体在冷凝装置30的降温冷凝作用下,加热气体中的蒸汽形成冷凝水使加热气体变成干燥气体,干燥气体再通过出气口13重新进入至冷库内,如此不断循环,完成对冷库的除湿;加热装置20对进入容置腔11内的低温气体加热升温形成加热气体,增加了蒸汽与冷凝装置30的温度差,便于凝结更多的冷凝水,从而提升除湿效果。
48.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