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5081发布日期:2022-12-07 02: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从而达到冷凝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存在以下缺点:循环水从左端进入右端排出,由于壳体长度的限制不能充分利用循环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循环水的冷凝器。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凝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密封壳体的左管箱和右管箱,所述左管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左管板,所述右管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右管板,所述左管箱的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左管箱的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之间设有防止循环水直接从循环水进口到循环水出口的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与左管箱、左管板固定相连,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允许循环水通过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左管板、右管板的孔位后分别与左管箱、右管箱相通,所述换热管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位于分程隔板所在直线的两侧,靠近右管箱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靠近左管箱的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5.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分别与壳体上下内壁固定相连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所述换热管穿过折流板的空位,所述折流板的自由端通过拉杆和定距管固定,所述定距管套设于拉杆的外围。
6.本实用新型靠近左管箱的壳体的上端设有气相口,所述右管箱的上端设有排气口。
7.本实用新型所述右管箱的下端设有排液口。
8.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壳体的鞍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管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出口、循环水进口,中部用分程隔板隔开,循环水从左管箱的循环水进口进入后流经壳体到右管箱再反向流经壳体后从左管箱循环水出口流出,增加了循环水在壳体中的长度可充分利用循环水,冷凝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密封壳体1的左管箱2和右管箱3,所述左管箱2与壳体1之间设有左管板21,所述右管箱3与壳体1之间设有右管板31,所述左管箱2的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22,所述左管箱2的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23,所述循环水进口22、循环水出口23之间设有防止循环水直接从循环水进口到循环水出口的分程隔板24,所述分程隔板24与左管箱2、左管板21固定相连,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允许循环水通过的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穿过左管板21、右管板31的孔位后分别与左管箱2、右管箱3相通,所述换热管4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4分别位于分程隔板24所在直线的两侧,靠近右管箱3的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11,靠近左管箱2的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本实施例通过在左管箱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循环水出口23、循环水进口22,中部用分程隔板24隔开,循环水从左管箱2的循环水进口22进入后流经壳体1中的换热管4到右管箱再反向流经壳体1的换热管4后从左管箱的循环水出口22流出,可充分利用循环水,冷凝效果更好。
14.本实施例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分别与壳体1上下内壁固定相连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5,所述换热管4穿过折流板5的空位,所述折流板5的自由端通过拉杆51和定距管52固定,所述定距管52套设于拉杆51的外围。本实施例中循环水走管程,物料走壳程;所述折流板5的作用是增加壳程件的介质流速,提高冷凝效果,且对换热管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拉杆51和定距管52的作用是固定折流板5。
15.本实施例靠近左管箱2的壳体1的上端设有气相口13,所述右管箱3的上端设有排气口32。本实施例所述气相口13的作用是保持壳程内气压稳定;所述排气口32的作用是排出多余气体保持管程内气压稳定。
16.本实施例所述右管箱3的下端设有排液口33。排液口33的作用是当停止工作时排出多余液体,从而保护元器件不受损坏。
17.本实施例所述壳体1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壳体1的鞍座14。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密封壳体(1)的左管箱(2)和右管箱(3),所述左管箱(2)与壳体(1)之间设有左管板(21),所述右管箱(3)与壳体(1)之间设有右管板(31),所述左管箱(2)的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22),所述左管箱(2)的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23),所述循环水进口(22)、循环水出口(23)之间设有防止循环水直接从循环水进口(22)到循环水出口(23)的分程隔板(24),所述分程隔板(24)与左管箱(2)、左管板(21)固定相连,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允许循环水通过的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穿过左管板(21)、右管板(31)的孔位后分别与左管箱(2)、右管箱(3)相通,所述换热管(4)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4)分别位于分程隔板(24)所在直线的两侧,靠近右管箱(3)的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11),靠近左管箱(2)的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分别与壳体(1)上下内壁固定相连且交错设置的折流板(5),所述换热管(4)穿过折流板(5)的空位,所述折流板(5)的自由端通过拉杆(51)和定距管(52)固定,所述定距管(52)套设于拉杆(51)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靠近左管箱(2)的壳体(1)的上端设有气相口(13),所述右管箱(3)的上端设有排气口(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管箱(3)的下端设有排液口(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壳体(1)的鞍座(14)。

技术总结
一种冷凝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密封壳体的左管箱和右管箱,左管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左管板,所述右管箱与壳体之间设有右管板,左管箱的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左管箱的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之间设有防止循环水直接从循环水进口到循环水出口的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与左管箱、左管板固定相连,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允许循环水通过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左管板、右管板的孔位后分别与左管箱、右管箱相通,换热管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位于分程隔板所在直线的两侧,靠近右管箱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靠近左管箱的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口。口。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 陆华 张翠英 黄九华 陆涔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压力容器厂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