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8011发布日期:2023-09-16 23:5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属于换热器。


背景技术:

1、冷库冷风机是冷库蒸发器的一种(冷风机为行业俗称),冷库冷风机的作用是与被冷却介质发生热交换,将饱和制冷进行气化并且带走冷库内热量的换热设备。冷库冷风机主要由冷却换热排管、轴流风机、分液器、融霜组件、接水盘等5大重要部件组成。来自冷凝器的高压常温液态制冷剂经热力膨胀阀节流后直接进入冷库冷风机的分液器进行均匀分液后送入换热排管进行气化吸热。轴流风机负责将冷库冷风机和冷库内的空气进行强制对流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融霜组件对冷库冷风机进行融霜,接水盘用于接融霜后的水。其中,单面冷库冷风机的冷却换热排管是多根换热单管两端由u型接头管连接后排列构成,每根换热单管的管体都是中空管,这种结构在制冷过程中由冷风机将冷量吹出。

2、申请号201810315158.6一种高效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及空调中,公开了为了增强换热效率,如图7-9所示,在主管11的竖直的管体内设有了分隔件3,该分隔件为金属制成的隔板31,优选为铜材或铝材制成,隔板31沿所述主管的长度方向分布,从而可通过隔板31将主管11的竖直的管体分隔成多个供介质流通的通道32。对于冷库,在设备突然断电或温度达到设定值停机的情况下,冷量储存保障时间是反映冷库性能的一个指标,时间越短,耗电越大。现有技术中,不论是单管或专利中提出的分割管体的结构,对冷量储存保障时间都没有太大帮助,需要研究一种节能效果好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司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组织研发了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节能量能达到20%,冷量保持时间比原有单面冷风机长10%。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在冷风机壳体内设置管式蒸发器,管式蒸发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膨胀阀和压缩机的一个接口,管式蒸发器包括翅片和安装在翅片中的若干管体,以及若干根将管体串联的u型接头管,其中,管体为三层中空套管,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通过连接片连接,u型接头管为中空管,且u型接头管与外层管焊接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的管径比为1:1.5~2:2.5~4。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设置在管体的两端部。

5、更进一步的,连接在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的连接片呈一字型或十字型。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三层套管的单面冷风机,节能效果可达20%;在设备突然断电或温度达到设定值停机的情况下,冷量储存保障时间比现有结构长10%。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在冷风机壳体内设置管式蒸发器,管式蒸发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膨胀阀和压缩机的一个接口,其特征在于:管式蒸发器包括翅片和安装在翅片中的若干管体,以及若干根将管体串联的u型接头管,其中,管体为三层中空套管,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通过连接片连接,u型接头管为中空管,且u型接头管与外层管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的管径比为1:1.5~2:2.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设置在管体的两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的连接片呈一字型或十字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管结构,在冷风机壳体内设置管式蒸发器,管式蒸发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膨胀阀和压缩机的一个接口,管式蒸发器包括翅片和安装在翅片中的若干管体,以及若干根将管体串联的U型接头管,其中,管体为三层中空套管,内层管、中间层管和外层管通过连接片连接,U型接头管为中空管,且U型接头管与外层管焊接连接。本技术采用三层套管的单面冷风机,节能效果可达20%;在设备突然断电或温度达到设定值停机的情况下,冷量储存保障时间比现有结构长10%。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兵,杨广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