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

文档序号:4793548阅读:2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的回收和利用方法,具体地说是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
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主要指火力发电厂低于80℃的循环水带走的热量。目前,对这部分热量的回收和利用方法主要是利用低真空运行循环水加热,这种方法对余热的利用主要是用冷却水将冷源损失吸收,并用来供热。这种方法降低了火力发电厂发电量,并且热量的利用受到用户条件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余热利用率高、简便易行,成本较低的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其特征是其对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采用双流——热泵联合发电和供热的方法,该方法将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联合使用,从而对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回收并利用,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低沸点工质蒸发器,低压发电机组、低压冷凝器、工质加压泵,供热系统由换热系统和升温系统组成,两系统之间由蒸气喷射热泵连接,换热系统包括低压冷凝器、水箱、水泵,升温系统包括蒸汽喷射热泵、蒸汽压缩机、储热缸;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之间用低压冷凝器连接,发电系统用低沸点工质回收冷源损失,供热系统利用低压发电系统余热并采用水为工质的蒸汽喷射热泵技术以产生二次低压蒸汽,然后利用热压缩技术,将二次蒸汽提高其热力参数,再辅以工业蒸汽抽汽混合调整供用户使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双流——联合发电和供热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对余热的利用率,降低了发电标准煤耗率,提高了单台机组发电容量和向外供热能力,简便易行,成本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对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采用双流——热泵联合发电和供热的方法,该方法将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联合使用,从而对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回收并利用。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3,低沸点工质蒸发器5,低压发电机组6,低压冷凝器7,工质加压泵8。供热系统由换热系统和升温系统组成,两系统之间由热泵联接,换热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7、水箱10、水泵9。升温系统包括蒸汽喷射热泵11,蒸汽压缩机12、储热缸13。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之间用低压冷凝器7连接。发电系统所用的介质为低沸点工质,其为R717或氟利昂中的R11或R12等。功率为12000KW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排汽(P=0.0039MPa,t=28.6℃)在蒸发冷凝器3处被发电系统的低沸点工质R717冷却成液体,而R717则被加热蒸发,继续受热变成过热蒸汽达到较高温度(t=250℃)和压力(P=0.98MPa)后,进入辐流式汽轮机6,推动低压发电机组6发电;排出的乏汽在低压冷凝器7里被温度更低的(4℃)的冷却水冷凝成液体,再由工质加压泵加压至0.98MPa,再进入蒸发冷凝器3参加下一次循环。换热系统中低温冷却水在进入低压冷凝器7后,与低沸点工质R717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进入水箱10内,利用射流技术产生二次低压蒸汽,而冷却水本身被降低温度,又返回低压冷凝器7参加热交换及下一次循环。利用热压缩技术将二次低压蒸汽提高其热力参数后,再输以工业抽汽混合调整,供用户使用。本方法与直接利用冷源损失供热相比,单台机组发电容量可提高55%,供热能力可提高41.6%,其标准煤耗率低于260g/kw.h。
权利要求
1.一种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其特征是其对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采用双流——热泵联合发电和供热的方法,该方法将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联合使用,从而对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回收并利用,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低沸点工质蒸发器,低压发电机组、低压冷凝器、工质加压泵,供热系统由换热系统和升温系统组成,两系统之间由蒸气喷射热泵连接,换热系统包括低压冷凝器、水箱、水泵,升温系统包括蒸汽喷射热泵、蒸汽压缩机、储热缸;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之间用低压冷凝器连接,发电系统用低沸点工质回收冷源损失,供热系统利用低压发电系统余热并采用水为工质的蒸汽喷射热泵技术以产生二次低压蒸汽,然后利用热压缩技术,将二次蒸汽提高其热力参数,再辅以工业蒸汽抽汽混合调整供用户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低沸点工质为R7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低沸点工质为氟利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方法,其对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采用双流-热泵联合发电和供热的方法,从而对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回收并利用,发电系统采用的工质为低沸点工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对余热的利用率,降低了发电标准煤耗率,简便易行,成本较低,可用于对火力发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和利用。
文档编号F25B27/00GK1208162SQ9710603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7日
发明者刘鹏云 申请人:刘鹏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