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354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氨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双级压缩时有中间冷却器)、油氨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低压循环桶、蒸发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及各种控制元件等连接组成。工作时,压缩机需要润滑油润滑,润滑油会随氨进入循环系统,由于氨难溶于润滑油,易在传热表和管道中形成油模,阻碍传热和液体流动。特别在循环桶及蒸发器等低压部分,由于温度低,油的粘度大,日积月累,形成厚厚的油膜,难以简单清除,而高压部分由于温度高,油的粘度小,流动性好,不会形成太厚的油膜。现在采用的方法是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氨分离器,但实际操工作中,最好的洗涤式油分离器,也只分离80-85%,仍有部分润滑油进入系统的低压部分,造成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循环利用润滑油并防止润滑油进入低压部分的氨制冷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完成的它由压缩机、油氨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集油过冷器、低压循环桶、蒸发器、空气分离器及各种控制元件连接组成,贮液器放置与水平面相对倾斜,较低的一端安装集油过冷器供液管,给集油过冷器供液,较高的一端安装低压循环桶供液管,经集油过冷器过冷后与低压循环桶连接。
双级压缩时,集油过冷器由中间冷却器代替。
本发明所说的集油过冷器由蛇形盘管、外壳、浮球阀、旁通阀及各种控制阀门构成。
附图
是本发明的系统构成图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它由压缩机1、油氨分离器2、冷凝器3、贮液器4、集油过冷器5、低压循环桶6、蒸发器7、空气分离器8及各种控制元件连接组成,贮液器放置与水平面相对倾斜,其夹角为3-5度,较低的一端安装集油过冷器供液管,给集油过冷器供液,较高的一端安装低压循环桶供液管,经集油过冷器过冷后与低压循环桶连接。
本发明所说的集油过冷器由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蛇形盘管和浮球阀、旁通阀及各种控制阀门构成。
由于以上结构,油能在贮液器中充分沉淀,并能及时转移到集油过冷器中,以备压缩机重新利用;而从贮液器高端排出的氨液将十分纯净,从而杜绝了油进入低压部分,不对制冷系统构成危害。
采用双级压缩的氨制冷系统,集油过冷器可以由中间冷却器代替。
本发明在现有制冷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倾斜放置贮液器,对低压循环桶和集油过冷器的供液分别从贮液器的不同位置接入,从而使进入到低压部分的油极少,而不构成对制冷系统的危害,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油的浪费。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由压缩机(1)、油氨分离器(2)、冷凝器(3)、贮液器(4)、低压循环桶(6)、蒸发器(7)、空气分离器(8)及各种控制元件组成,其特征是在贮液器(4)与低环桶(6)之间加入集油过冷器(5),贮液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放置,较低的一端安装集油过冷器供液管,给集油过冷器供液,较高的一端安装低压循环桶供液管,经集油过冷器过冷后与低压循环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其特征是贮液器(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集油过冷器(5)的结构是由蛇形盘管、外壳、浮球阀、旁通阀及各种控制阀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采用双级压缩的制冷系统,集油过冷器由中间冷却器代替。
全文摘要
一种循环利用润滑油的氨制冷系统,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由压缩机、油氨分离器、冷凝器、空气分离器、贮液器、低压循环桶、蒸发器及各种控制元件组成,其特征是采用贮液器与集油过冷器配合,使润滑油在进入低压部分之前分离出来,从而使润滑油不进入低压部分,对制冷不形成危害。
文档编号F25B1/00GK1212354SQ9710610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9日
发明者张步健 申请人:张步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