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099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冷冻室配置在绝热箱体内最下部的所谓底部冷却式冰箱,尤其涉及冷却器周边部件的组装结构。
家用冰箱中,通常是把冷冻室配置在中层或上层,近年来,也开发出了把冷冻室配置在下层、把中层作为蔬菜室的所谓底部冷却式冰箱。这种情况下,在冰箱中,将冷却器及其周边部件(由风扇装置、冷气供给管、挡板(ダニパ)装置等构成的冷气流通机构)配设在冷冻室的内壁面部分(内箱的内面侧)。但是,在上述的底部冷却式冰箱中,由于在本体的背面侧下部,设置着装有压缩机等的机械室,所以,必须将冷却器和风扇装置等的配设位置相应地往上方错动。因此,必须在跨越上下分隔蔬菜室和冷冻室的绝热分隔壁上下的高度处,设置冷却器和风扇装置等。
因此,在现有的底部冷却式冰箱中,例如日本特开平8-247638号公报揭示了一种冰箱结构。该结构的局部如图8所示,在绝热箱体5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冷藏室52、蔬菜室53、冷冻室54。在绝热箱体51的内壁部,相当于蔬菜室53的中间高度部分,设有朝前方突出的突出壁55,在该突出壁55的下方,构成冷却器室56,在上方构成冷气通路57。
在冷却器室56内,配设着冷却器58和鼓风扇59,为了它们的组装,把分隔蔬菜室53与冷冻室54的绝热分隔壁分割成两部分,做成为位于前部的第1分隔壁(图未示)和侧面呈L字形的第2分隔壁60。第2分隔壁60位于后部,并构成冷却器室56的前壁部的上半部。其中,将前部的第1分隔壁预先安装在绝热箱体51上,利用第2分隔壁60空出部分的空间,进行冷却器58和风扇装置59的组装作业。然后,安装后部的第2分隔壁60,构成整个绝热分隔壁。
在上述突出壁55的上部,设有挡板组件61。该挡板组件61与绝热箱体51的背壁面之间,构成冷气通路57的下部,在途中具有挡板61a。与该挡板组件61的上部相连地,设有管道形成部件62,该管道形成部件62与绝热箱体51的背壁面之间构成冷气通路57的上部。在突出壁55上,形成使冷却器室56与冷气通路57连通的连通孔55a。这样,来自冷却器室56的冷气通过冷气通路57,供给到冷藏室52和蔬菜室53,这时,由挡板61a调节其通气量。
但是,上述现有构造中,突出壁55和冷却器室56等的构造比较复杂,其组装性未必良好。另外,在修理时,如不先取下第2分隔壁60,就不能进行冷却器58等的维修、零件更换等,所以维修性差。
尤其是在把突出壁55一体地设在绝热箱体51上的构造中,在形成绝热箱体51的内壁面的内箱51a上,有较大的凹凸,氨基甲酸乙脂(ウレタニ)发泡时的发泡压会使内箱51a变形、扭曲等,为了防止这一点,必须加大内箱51a的材料厚度,从而提高成本。另外,为了在突出壁55上形成连通孔55a,在氨基甲酸乙脂发泡时需要麻烦的密封。
由于在蔬菜室53和冷冻室54中,温度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将它们分隔的绝热分隔壁的周缘部与绝热箱体51(内箱51a)内壁面之间要求高度的密封性。但是,上述特开平8-247638号公报揭示的技术中,绝热分隔壁中的第1分隔壁,在绝热箱体51的氨基甲酸乙酯发泡时预先安装,虽然借助于发泡压能得到第1分隔壁侧缘部与绝热箱体51之间的高密接性和固着性,但是,由于第2分隔壁60是在发泡绝热材的发泡作业后可装卸地安装,所以,第2分隔壁60与绝热箱体51之间的密接性小,不能得到足够的密封性,为此要设置另外的密封件,采取有效的密封对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是把冷却器和冷气通路设置在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的所谓底部冷却式冰箱,其构造简单,组装性、维修性好,而且,可确保绝热分隔壁与绝热箱体内壁面之间的高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绝热箱体内被绝热分隔壁分隔成上下,在该绝热箱体下层部设置冷冻室,在上述绝热箱体内的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再被分隔部分隔成上下,至少设置该绝热分隔壁上部的下层储藏室和位于其上方的上层储藏室,其特征在于在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在形成于所述绝热分隔壁的后端部与该绝热箱体内面之间的部分上的组装空间部,备有设置在跨越上述绝热分隔壁上下高度处的冷却器和冷气通路,该冷气通路沿该内壁面上下延伸,把来自冷却器的冷气供给到上述各储藏室;上述冷气通路由冷气供给管道和上部冷气管道构成所述冷气供给管道是通过把挡板单元罩住组装空间部的前面部地设在下层储藏室内壁部,而从所述冷却器的前面部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的,上述挡板单元是把挡板装置组装入热绝缘体内而构成的;所述上部冷气管道是通过把上部管道形成部件与挡板单元的上端相连地设在上层储藏室的内壁面部,并在与绝热箱体的背壁面间沿上下延伸而形成的。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部管道形成部件的下端部,设有与挡板单元接合的接合部,该接合部位于下层储藏室。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分隔下层储藏室和上层储藏室的分隔部,是在上部管道形成部件和挡板单元组装后安装的。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挡板单元上端部与分隔部下面之间设有空间,由此,该挡板单元可从下层储藏室的前面侧装卸。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下层储藏室是蔬菜室,上层储藏室是冷藏室。
一种冰箱,在前面开口的绝热箱体内部,由绝热分隔壁上下分隔成温度带不同的若干个储藏室,在所述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在跨越所述绝热分隔壁上下的高度位置,设有冷却器和用于送出冷气器冷气的冷气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
可在所述绝热分隔壁安装在所述绝热箱体内的状态,将所述冷却器和构成冷气流通机构的部件组装到形成于该绝热箱体内面与该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之间的组装空间部内。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冷气流通机构备有将冷气供给管道和冷却器前后分开并带风扇安装部的蒸发盖,该蒸发盖可在风扇安装部安装着风扇的状态,从绝热分隔壁上部的储藏室侧嵌入组装到组装空间部内。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通过从绝热分隔壁的下部的储藏室侧安装前盖,冷气流通机构在上述前盖与蒸发盖之间形成冷气供给管道。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冷气流通机构备有组装入挡板装置而构成的挡板单元,挡板单元可从绝热分隔壁的上部的储藏室侧嵌入组装到组装空间部内。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再被分隔部分隔成上下若干个储藏室,挡板单元可在将所述分隔部安装着的状态,从其下部侧的储藏室装卸。
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绝热箱体内的储藏室,由绝热分隔壁的下部侧的冷冻室、设在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上下的冷藏室和蔬菜室构成。
本发明的冰箱,绝热箱体内被绝热分隔壁分隔成上下,在该绝热箱体下层部设置冷冻室,在上述绝热箱体内的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再被分隔部分隔成上下,至少设置该绝热分隔壁上部的下层储藏室和位于其上方的上层储藏室,其特征在于;在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在形成于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与绝热箱体内面之间的组装空间部,备有设置在跨越绝热分隔壁上下高度处的冷却器和冷气通路,该冷气通路沿该内壁面上下延伸,把来自冷却器的冷气供给到上述各储藏室;上述冷气通路由冷气供给管道和上部冷气管道构成;冷气供给管道是通过把挡板单元塞住组装空间部的前面部地设在下层储藏室内壁部,并从冷却器的前面部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的,上述挡板单元(ダンパユニツト)是把挡板装置组装入热绝缘体内而构成的;上部冷气管道是通过把上部管道形成部件与挡板单元的上端连续地设在上层储藏室的内壁面部,并在与绝热箱体的背壁面间沿上下延伸而形成的。
这样,把来自冷却器的冷气供给各储藏室的冷气通路,是通过把挡板单元设在下层储藏室的内壁部、并且将上部管道形成部件设在上层储藏室的内壁部而形成的。这时,不必在绝热箱体的内壁部设置突出壁等,换信之,在绝热箱体的里壁部不形成大的凹凸,可形成从冷却器向上方延伸的冷气通路。
另外,在绝热分隔壁安装在绝热箱体内的状态,可将冷却器和挡板单元组装到绝热箱体内面与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之间的组装空间部内。因此,在组装设在跨越绝热分隔壁上下高度处的冷却器等时,不必将绝热分隔板分割成两部分及其后处理,可在预先把绝热分隔壁组装在绝热箱体内后再进行发泡作业。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在前面开口的绝热箱体内部,由绝热分隔壁上下分隔成温度带不同的若干个储藏室,在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在跨越绝热分隔壁上下的高度位置,设有冷却器和用于送出冷气器冷气的冷气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在绝热分隔壁安装在绝热箱体内的状态,将冷却器和构成冷气流通机构的部件组装到形成于绝热箱体内面与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之间的组装空间部内。
这样,在绝热分隔壁已安装在绝热箱体内的状态,在该绝热箱体内面与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之间形成组装空间部,可将冷却器和构成冷气流通机构的部件组装到该组装空间部。因此,在组装设在跨越绝热分隔壁上下高度处的冷却器和冷气流通机构时,不必将绝热分隔壁分割成两部分及其后处理,可预先将绝热分隔壁组装在绝热箱体内后,再进行发泡作业。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冰箱,是把冷却器和冷气通路设置在绝热箱体内内壁面侧的所谓底部冷却式冰箱,由于形成由冷气供给管道(由挡板单元形成)和上部冷气管道(由上部管道形成部件形成)构成的冷气通路,所以构造简单化,提高组装性和维修性。并且,可确保绝热分隔壁与绝热箱体内壁面之间的高密封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在跨越绝热分隔壁上下的高度位置,设有冷却器和冷气流通机构,在该绝热箱体内面与该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之间形成组装空间,可在绝热分隔壁安装在绝热箱体内的状态,将冷却器和构成冷气流通机构的部件组装在该组装空间内,所以,可确保绝热分隔壁与绝热箱体内壁面间的高密封性,同时提高组装性和维修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其要部的纵剖侧面图。
图2是冰箱的纵剖侧面图。
图3是表示把冷气流通机构等组装在绝热箱体内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各部件相对于绝热箱体组装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挡板单元和蒸发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蒸发盖和挡板单元组装时的要部立体图。
图7是上部冷气管道部分的横断顶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例的要部纵剖侧面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2中,概略地表示本实施例之底部冷却式冰箱的本体1的构造。本体1是在前面开口的纵长矩形箱状绝热箱体2内,设置上下三层储藏室而构成的。上述绝热箱体2,如所周知,是在塑料制内箱3与钢板制外箱4之间,用所谓的现场发泡方式充填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发泡绝热材料5而构成的。本体1内的三层储藏室,最下层作为冷冻室8,在其上部再分隔成作为上层储藏室的冷藏室6和作为下层储藏室的蔬菜室7。其中,冷藏室6的容积(高度方向尺寸)最大。
上述冷藏室6和蔬菜室7,均形成约3℃的温度带,两室间由分隔部9分成上下。该分隔部9如图3等所示,由前部侧的分隔体9a和后部侧的塑料制底板9b构成,在分隔体9a内,配设着各种电装部件、配线、防露管等。在分隔部9上,设有供水单元10(见图3和图4),该供水单元10向设在冷冻室8内上部的自动制冰装置(图未示)供水。
冷冻室8约设定为-18℃的温度带,在蔬菜室7与冷冻室8之间,由绝热分隔壁11分隔。该绝热分隔壁11如图1所示,是在约薄形矩形箱状的塑料制外壳体11a内,设置发泡苯乙烯等的绝热材料11b而构成的。在绝热分隔壁11的前端部,安装着分隔盖12,该分隔盖12的内部配设着防露管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绝热分隔壁11上,从其后部右端部向后方延伸的部位,一体地设有室用返回管13,该返回管13将冷气从蔬菜室7返回到后述的冷却器19的下侧。因此,从上面看,绝热分隔壁11除了后边部的右端部部位,形成横长矩形状的切口,该切口部分如后述所述,作为组装空间部34。
在本体1的前面,设有开闭各储藏室6、7、8的门14、15、16。在本体1的背面侧下部,设有机械室17。在该机械室17内,配设着构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18、冷却风扇、除霜水蒸发皿(均未图示)等。该机械室17前面侧的倾斜状绝热壁和本体1的底部等的部分,是与绝热箱体2分开构成并安装在箱体上的。
在本体1(绝热箱体2)内的内壁面侧(内箱3的内面侧),在跨越绝热分隔壁11的上下、即跨越蔬菜室7和冷冻室8的高度的位置,设有冷却器19和将该冷却器19出来的冷气送出的冷气流通机构20。这时,上述冷却器19沿着绝热箱体2的内箱3的内面配设,上述冷气流通机构20,从冷却器19的前部侧到上部,形成后述的冷气供给管道29。
在冷藏室6的内壁面侧,与冷气流通机构20(冷气供给管道29)的上端相连地,形成将冷气供给冷藏室6内的上部冷气管道21。并且,在冷藏室6内沿整个上下设有纵长形的、在要部具有冷气吹出口22a的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见图3和图4)。另外,在该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的前面上部,设有图未示的箱内灯和安装着灯罩的箱内灯安装部22b。
该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如图1及图7所示,在塑料制成的薄板形盖36的背面侧,具有苯乙烯等的绝热材料37,在该绝热材料37的背面侧,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凹部37a。这时,如图4所示,在内箱3的内面,形成与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绝热材料37)的形状对应的浅安装凹部3a,如图7所示,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在该安装凹部3a内嵌入着绝热材料37。这样,在凹部37a与内箱3的内面之间,形成上部冷气管道21。
如图4等所示,在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的下端部,靠近左侧部位,一体地设有与后述挡板单元24接合的矩形状接合部38。该接合部38上,形成与上部冷气管道21(凹部37a)的下端相连的矩形开口部38a。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接合部38位于分隔部9下方即蔬菜室7内。
下面,参照图1和图3至图6,详细说明上述冷气流通机构20部分的构造。如图1和图4等所示,该冷气流通机构20,大体上备有蒸发盖23、挡板单元24、冷冻室前盖25。其中,蒸发盖(エバカバ)23是用塑料整体构成的约矩形状,其下半部呈复盖冷却器19前面的板状,与其相连的上半部呈朝前方鼓出的盖状,在与内箱3内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如图5所示,在该蒸发盖23上半部的左侧部位,设有喇叭口23a,在其里面侧,设有安装着风扇装置26的风扇安装部27(见图1)。另外,本实施例中,在蒸发盖23上半部周围(上部和左右)的法兰部23b的前面部,设有几个接合爪23c,上述挡板单元24可着脱地与该接合爪23c结合。该蒸发盖23如后所述,以与挡板单元24成一体的状态安装在内箱3的内面上,这时,在内箱3上,设有与风扇安装部27对应的凹部3b(见图4和图6)。
这样,在蒸发盖2 3与内箱3内面之间构成收容冷器19的室,上述风扇装置26被驱动时,空气从下向上地通过冷却器19而被冷却,然后向前方吹出。这时,各储藏室6、7、8中用于食品等冷却的冷气,由包含上述V室用返回管13的返回管(整体图未示)返回到冷却器19的下部。在冷却器19的下方部,配设着除霜用加热器28(见图1和图2),在其下方部,设有接受除霜水并使其流到机械室17内的除霜水蒸发皿的配水筐35。
如图3和图4所示,冷冻室前盖25是由塑料构成的板状,如图1所示,具有朝冷冻室8吹出冷气的冷气吹出口25a。该冷冻室前盖25,位于蒸发盖23下半部的稍前方,以上下张设的形态,安装在绝热分隔壁11的后端部下面部与冷冻室8的背面侧倾斜状绝热壁之间。这样,冷冻室前盖25构成冷冻室8的背面,并且,在与蒸发盖25之间构成冷气供给管29的下部部分。
如图1和图5所示,上述挡板单元24由挡板盖30、热绝缘体31、挡板装置32、后部热绝缘材33构成。其中,热绝缘体31由发泡苯乙烯等绝热材料构成,如图5所示,具有成一体的基部31a和挡板收容部31b,该基部31a从前面复盖蒸发盖23的上半部,在与蒸发盖23的上半部前面之间构成冷气供给管道29的上部挡板收容部31b从该基部31a的上边部左半部向上方延伸。在热绝缘体31的背面侧,形成上下方向延伸的凹部,该凹部形成冷气供给管道29。
在挡板收容部31b中,在背面侧开口的凹部的中途部处,从背面侧嵌入固定着挡板装置32。后部热绝缘材33推压挡板装置32背面侧将其地压入固定在挡板收容部31b的凹部内。这样,挡板装置32插设在冷气供给管道29的中途部(上端部分)。这时,挡板收容部31b的背面部与后部热绝缘材33之间,形成矩形状的冷气供给管道29的出口部29a(见图1)。
上述挡板装置32是将挡板32a(见图1)和驱动它的马达等组装在盒体内而构成的,通过挡板32a的开闭,控制从冷气供给管道29供给上方的冷气供给量。
上述挡板盖30用塑料制成,构成为复盖热绝缘体31前面及上下左右周围部的形状。如图5所示,在该挡板盖30上形成法兰部30a,该法兰部30a与蒸发盖23的法兰部23b以密接状态重合。在该法兰部30a上,形成与接合爪23c接合的接合孔30b。
这样,组装着挡板装置32和后部热绝缘材33的热绝缘体31,从背面侧嵌入挡板盖30内,构成挡板单元24。挡板单元24通过挡板盖30的法兰部30a与蒸发盖23的法兰部23b的可装卸接合,安装在蒸发盖23上。这样,如图1所示,挡板盖30构成蔬菜室7的背面,并且,在蒸发盖23与热绝缘体31之间构成冷气供给管道29的上部。
在挡板单元24的安装状态,热绝缘体31的挡板收容部31b的背面部,与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的接合部38的前面侧以重合状态接合,冷气供给管道29的出口部29a与开口部38重合。这样,冷气供给管道29与上部冷气管道21的下端部连通,由此,冷气供给管道29和上部冷气管道21构成冷气通路。
这时,如图1所示,在上述绝热分隔壁11的上面后端部,形成嵌入凹部11c,挡板单元24的下边部24a嵌入该凹部11c内。本实施例中,挡板单元24的上端部高度位置,比分隔部9(底板9b)低预定尺寸,在挡板单元24与分隔部9之间形成空间S。这样,在蔬菜室7内,如箭头A所示地,使挡板单元24朝跟前侧转动地拉动操作,就可将挡板单元24卸下。当然,用相反的操作可以进行挡板单元24的安装。
如下文的组装工序的说明所述,本实施例中,将上述构造的冷气器19和冷气流通机构20组装到冰箱本体1(绝热箱体2)上时按以下顺序进行,即,在绝热分隔板11预先安装在绝热箱体2上的状态,例如从冷冻室8侧将冷却器19组装到绝热分隔板11与内箱3之间构成的组装空间部34(见图6等),然后,把在蒸发盖23上安装着挡板单元24的组装体,从冷藏室6侧通过蔬菜室7嵌入组装,同时,从冷冻室8侧组装冷冻室前盖25。另外,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是在冷却器19和冷气流通机构20的组装前组装到内箱3内的。
这时,绝热分隔板11,在构成绝热箱体2的发泡绝热材料5的形成(发泡作业)时,预先安装(临时固定)到内箱3内部。另外,由于在蒸发盖23上安装着挡板单元24的组装体的高度方向的全长(长度尺寸),比蔬菜室7的高度尺寸稍长(比冷藏室6的高度尺寸小),所以,该组装作业,是在分隔部9的至少底板9b未安装的状态进行的。因此,分隔部9(底板9b)在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和挡板单元24(蒸发盖23)的组装后安装。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作用。在组装上述构造的冰箱本体1时,先在绝热箱体2的形成工序中,预先安装绝热分隔壁11。具体地说,在制造绝热箱体2时,组装内箱3和外箱4,在形成于其间的空间部内注入例如氨基甲酸乙酯原液等,在成形模中一边发泡一边使其硬化,成为充填了发泡绝热材(氨基甲酸乙酯泡沫)5的状态。在该发泡时,预先将绝热分隔壁11安装在内箱3的内部。
于是,由于发泡绝热材料5的发泡压,内箱3受到朝箱内内侧膨张方向的力,绝热分隔壁11的两侧缘部与内箱3的内侧壁被强力密接,它们之间能得到高密封性,不需要用高价的密封材料在后加工中进行密封。另外,这时,在绝热分隔壁11的后端部与内箱3之间,可确保组装冷却器19和冷气流通机构20的组装空间部34。
把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组装到内箱3内面的安装凹部3a上,构成上部冷气管道21后,把冷却器19和构成冷气流通机构20的部件组装到绝热箱体2的内箱3的内部组装空间部34内的工序,如下述地进行。即,先把冷却器19沿着内箱3内面组装,该冷却器19的组装,根据冷冻室8和蔬菜室7的开口大小,从绝热分隔壁11下侧的冷冻室8侧或从上侧的蔬菜室7侧进行。
接着,进行蒸发盖23和挡板单元24的组装,这时,预先把风扇装置26安装到蒸发盖23的风扇安装部27上,同时把组装着挡板装置32和后部热绝缘材33的热绝缘体31嵌入挡板盖30内,构成挡板单元24。然后,如图6所示,把在蒸发盖23上安装着挡板单元24的组装体,从绝热分隔壁11上方的冷藏室6和蔬菜室7侧嵌入地组装。
这时,在蒸发盖23上安装着挡板单元24的组装体的高度方向尺寸虽然较大,但是在内箱3内尚未安装分隔部9的状态下,可以容易地进行该作业。并且,通过挡板单元24的组装,挡板单元24的上端部与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的接合部38接合,冷气供给管道29与上部冷气管道21连通,构成冷气通路。
另外,与此同时地,从冷冻室8侧组装冷冻室前盖25。然后,在内箱3内组装分隔部9等。这样,如图1至图3所示,在绝热箱体2内内壁面侧的跨越绝热分隔壁11上下的高度位置,可容易地组装冷却器19以及由送出该冷却器19的冷气的风扇装置26、冷气供给管道29、挡板装置32等构成的冷气流通机构20。根据本实施例,在底部冷却式冰箱中,由于形成了由上部冷气管道21(该上部冷气管道21是在内箱3内面安装上部管道形成部件22而形成的)和冷气从给管道29(该冷气管道29是在组装空间部34部分,组装复盖冷却器19(蒸发盖23)前面侧的挡板单元24而形成的)构成的冷气通路,所以,可使冷气通路的构造大幅度简单化。这时,可以不需要已往那样的突出壁55,在内箱3内不需要大的凹凸,从而可消除因在内箱3内形成大的凹凸而引起的内箱变形等问题。
另外,由于冷气流通机构20由挡板单元24构成,该挡板单元24是将安装着风扇装置26的蒸发盖23、以及将挡板装置32组装在热绝缘体31内而形成单元化,并可将挡板单元24从绝热分隔壁11的上方嵌入,所以,位于跨越绝热分隔壁11上下高度位置的冷却器10周围的构造可简单化,同时大大提高组装性。
本实施例中,不必卸下绝热分隔壁11,可容易地卸下挡板单元24和蒸发盖23,冷却器1 9和冷气流通机构20的维修、零件更换等的作业也容易。提高维修性。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必卸下分隔部9,可从蔬菜室7装卸挡板单元24,所以,更加提高维修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可在预先把绝热分隔壁11安装在内箱3内的状态,组装冷却器19和冷气流通机构20的构成部件,所以,不必将该绝热分隔壁11分割成两部分及后处理,可以预先组装绝热分隔壁11后,进行绝热箱体2的发泡作业。因此,绝热分隔壁11的上下室(蔬菜室7和冷冻室8)之间的温度带即使有很大不同,也不必在以后设置另外的密封材进行密封,可确保绝热分隔壁11与绝热箱体2内壁面之间的高密封性。
上述实施例中,是把在蒸发盖23上安装着挡板单元24的组装体一次地组装到组装空间部34内,但是,也可以把安装着风扇装置26的蒸发盖23和挡板单元24分别地组装,这样做也能提高组装性。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将分隔冷藏室和蔬菜室的分隔部位于挡板单元的紧上部。另外,上部管道形成部件和挡板单元、蒸发盖构造等,也可以作种种变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绝热箱体内被绝热分隔壁分隔成上下,在该绝热箱体下层部设置冷冻室,在上述绝热箱体内的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再被分隔部分隔成上下,至少设置该绝热分隔壁上部的下层储藏室和位于其上方的上层储藏室,其特征在于在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在形成于所述绝热分隔壁的后端部与该绝热箱体内面之间的部分上的组装空间部,备有设置在跨越上述绝热分隔壁上下高度处的冷却器和冷气通路,该冷气通路沿该内壁面上下延伸,把来自冷却器的冷气供给到上述各储藏室;上述冷气通路由冷气供给管道和上部冷气管道构成所述冷气供给管道是通过把挡板单元罩住组装空间部的前面部地设在下层储藏室内壁部,而从所述冷却器的前面部向上方延伸而形成的,上述挡板单元是把挡板装置组装入热绝缘体内而构成的;所述上部冷气管道是通过把上部管道形成部件与挡板单元的上端相连地设在上层储藏室的内壁面部,并在与绝热箱体的背壁面间沿上下延伸而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部管道形成部件的下端部,设有与挡板单元接合的接合部,该接合部位于下层储藏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分隔下层储藏室和上层储藏室的分隔部,是在上部管道形成部件和挡板单元组装后安装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挡板单元上端部与分隔部下面之间设有空间,由此,该挡板单元可从下层储藏室的前面侧装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下层储藏室是蔬菜室,上层储藏室是冷藏室。
6.一种冰箱,在前面开口的绝热箱体内部,由绝热分隔壁上下分隔成温度带不同的若干个储藏室,在所述绝热箱体内的内壁面侧,在跨越所述绝热分隔壁上下的高度位置,设有冷却器和用于送出冷气器冷气的冷气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在所述绝热分隔壁安装在所述绝热箱体内的状态,将所述冷却器和构成冷气流通机构的部件组装到形成于该绝热箱体内面与该绝热分隔壁后端部之间的组装空间部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冷气流通机构备有将冷气供给管道和冷却器前后分开并带风扇安装部的蒸发盖,该蒸发盖可在风扇安装部安装着风扇的状态,从绝热分隔壁上部的储藏室侧嵌入组装到组装空间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通过从绝热分隔壁的下部的储藏室侧安装前盖,冷气流通机构在上述前盖与蒸发盖之间形成冷气供给管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冷气流通机构备有组装入挡板装置而构成的挡板单元,挡板单元可从绝热分隔壁的上部的储藏室侧嵌入组装到组装空间部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再被分隔部分隔成上下若干个储藏室,挡板单元可在将所述分隔部安装着的状态,从其下部侧的储藏室装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绝热箱体内的储藏室,由绝热分隔壁的下部侧的冷冻室、设在绝热分隔壁的上部侧上下的冷藏室和蔬菜室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底部冷却式冰箱,构造简单,便于维修,能确保高密封性,绝热箱体形成工序,先安装分隔蔬菜室和冷冻室的绝热分隔壁,用发泡绝热材料的发泡压,将绝热分隔壁的两侧缘部与内箱的内侧壁密接固定,在绝热分隔壁后部的组装空间部内,组装冷却器,再组装安装有风扇装置的蒸发盖、及将挡板装置内藏于热绝缘体内的挡板单元,由挡板单元形成冷气供给管道和设在冷藏室内壁部的上部管道形成部件形成上部冷气管道路。
文档编号F25D19/00GK1220384SQ9812000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6日
发明者石川义亲, 藤本健一, 牛之滨慎哉, 东口惠一, 冈本武久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