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099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此回路包括一台单级或多级的压缩机组件、至少一个收集罐、至少一个循环罐、以及至少一台具有防喘振调节作用的吸入分离器。
此种类型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用于向多种可能的“冷量消费器”,诸如热交换器供冷,在热交换器中,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逆着作业物流受热和汽化。
包含或不包含诸如氮的附加成份的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或碳氢化合物混合物被用作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


图1是普通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的框图;在附图的下述说明中只应用了名词“致冷剂”和“致冷剂回路”,但它们意图也包括名词“致冷剂混合物”和“致冷剂混合物回路”。
在此类致冷剂回路中,在吸入分离器D1头部抽出的气态致冷剂通过管线1在压缩机或压缩机组件V中受到压缩。这时,压缩可以是单级或多级的。在多级压缩情况下,按常规,在每一下一级压缩机的上游都设置了单独的吸入分离器。加压的致冷剂通过管线2输至冷凝器K中,冷凝器K可设计成如空气冷却器,致冷剂在其中完全冷凝。
冷凝的致冷剂通过管线4基本输入至收集罐S。由此,部分冷凝的致冷剂流通过管线5输入至吸入分离器D1,在管线5上设置了一台调节调阀b。此吸入分离器D1和调节阀b的作用将在下文更为详尽地加以讨论。
冷凝的致冷剂流的其余部分通过管线6输入至循环罐D2,在管线6上设置了一台调节阀c。致冷剂从此循环罐D2的储槽中抽出,通过管线7输入至消费器W处,它表示为所谓的黑盒子。致冷剂在其中受热,如适当的话,并汽化,继而以单相或双相流形式通过管线8再循环进入循环罐D2。
气态致冷剂在循环罐D2的头部抽出,并通过管线9输入至已提及的吸入分离器D1中,由此它再如已提及过的那样再输送至压缩机V中。
受压但尚未冷凝的致冷剂可通过管线3输至吸入分离器D1中,在管线3上设置了调节阀a。此过程是必需的,用于当致冷剂回路例如由于工厂设备停止运转而在所谓的“待机模式”下运行时防止喘振。
设置在管线3上的调节阀a是借助所谓的流量控制器(FC)加以调节的,如用点划线加以表示。相反,设置在管线5和6上的调节阀b和c借助所谓的水平控制器(LC)加以调节,如用点划线加以表示。
由收集罐S流出的足够的致冷剂通过管线5和调节阀b输入至吸入分离器D1中,以确保汽化的致冷剂总是被置换,因而能确保有连续的致冷剂气体流流至压缩机V中。而保持这种型式的连续致冷剂气体流是绝对重要的,因为不然的话,喘振将引起压缩机V损坏或毁坏。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这种回路除去了压缩机上游的吸入分离器或若干吸入分离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缺陷,更有甚者,可降低投资和运转成本。
在本发明提出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中,此目的是通过在一个分离器中实行循环罐的作用和吸入分离器的作用达到的。
按照本发明,借助结合吸入分离器或一些吸入分离器D1和循环罐D2,可能例如在本来要求有三台吸入分离器的三级压缩机组件中省去这三台吸入分离器。一台吸入分离器要求的工程和投资价格约值100,000德国马克。由于省去这三台吸入分离器,就不要求有任何分离器的地基,也就是说降低了空间的要求,必要的测量和调节仪器得以减少,更有甚者,要求的管线网络也减少,省去三台吸入分离器可节约约500,000德国马克的投资成本。此外,因为需要维护和监视的部件减少,运行成本也减少了。
按照本发明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的一个优异实施例,在分离器内部的下部布置了一块基本垂直的隔板,在分离器中进行循环罐的作用和吸入分离器的作用。
在本发明提出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的进一步发展中,布置在分离器内侧下部的隔板至少有一个孔,最好布置于其下部。
按照本发明及其另一些实施例提出的、构成从属权利要求内容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将结合图2和3更详细地加以说明。
图2中表示了一台分离器D,在其中结合了如图1所示的吸入分离器D1和循环罐D2的作用。为此,只要求一条管线11和一台调节阀e以替代图1所示的管线5和6,以及调节阀b和c。在图1中受压但尚未冷凝的致冷剂流通过管线3取出而输入至吸入分离器D1中,而根据本发明,此致冷剂流通过管线10输入至分离器D中,在管线10上设置了调节阀d。
如图3所示,按照本发明提出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的一个优异实施例,此分离器D可在其内侧的下部具有一块基本垂直的隔板T。此隔板T阻止气态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通过管线10流入分离器D,从而避免位于分离器D中的整体液体形成泡沫。这种起泡的结果将是,从分离器D储槽抽出的、通过管线7的致冷剂将包含气泡,从而减弱消费器W中的传热。
假如设置了隔板T,则如建议的那样,输入至消费器W中的液态致冷剂是从液态空间中抽取的,没有气态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流入至其中。
此外,布置在分离器内侧下部的隔板T具有至少一个孔B,最好在其下部。此孔B使它有可能使位于被隔板T相互隔开的两个液体空间中的液体联通。
权利要求
1.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此回路包括一台单级或多级的压缩机组件、至少一个收集罐、至少一个循环罐、以及至少一台具有防喘振调节作用的吸入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循环罐的作用和吸入分离器的作用是在一台分离器(D)中实现的。
2.如权利要求1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其特征在于,一块基本垂直的隔板(T)布置在分离器(D)内侧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其特征在于,隔板(T)至少具有一个孔(B),该孔(B)最好位于其下部。
全文摘要
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此回路包括一台单级或多级的压缩机组件、至少一个收集罐、至少一个循环罐以及至少一台具有防喘振调节作用的吸入分离器。循环罐的作用和吸入分离器的作用在一台分离器(D)中实现。分离器(D)最好在其内侧的下部具有一块基本垂直的隔板(T)。隔板(T)可至少有一个孔(B),孔(B)最好位于其下部。按照本发明的致冷剂或致冷剂混合物回路可大大节省工程价格,以及投资和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F25B41/00GK1213763SQ9812005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日
发明者布格·阿尔弗雷德, 穆勒·卡尔-海因茨 申请人:林德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