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机用的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118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冷机用的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冰箱、空调类制冷机用的换热器。
现有的冰箱、空调类制冷机换热器的常见结构为串接在压缩机两端的由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类节流器相连接的两组蛇形管串联回路式冷凝盘管和蒸发盘管以及灌注在管中的氟里昂之类的相变换热工质所构成。这种结构的换热器的缺点是压缩机的工作负荷大、耗能多、换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克服现有换热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耗能低、换热效率高的高效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盘管的排布结构这一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其具体构成包括分别连接在压缩机两端的冷凝盘管和蒸发盘管、连接于两组盘管之间的节流器以及在管中的相变工质,所述的两组盘管至少有一组为由三根以上的换热管所组成的并联式盘管,所述的并联式盘管的工质进、出端分别设有一主管与压缩机和节流器相连接。工作时在压缩机的作用下,相变工质在蒸发盘管和冷凝盘管中完成相变换热作用,由于本换热器将原来的蛇形管串联式盘管改为三根以上的多管并联式盘管,从而实现降低压缩机功耗,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所述的并联式盘管可以由水平设置的上管、下管和若干根其两端分别与上、下管相接的竖管所构成。当工质在上管中被冷却变成液态时,在自重的作用下滴落在下管中输走,可避免其沿管壁的附着现象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的并联式盘管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单“U”型换热管并联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换热器相比的优点是功耗低,换热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家用冰箱、空调之类的制冷机。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单“U”型管并联式盘管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蒸发盘管2、节流器可3和冷凝盘管4所构成。其中,蒸发盘管沿用原有的蛇形管形式构成,节流器3沿用原有的毛细管节流器。冷凝盘管4则由若干根与主管5、6呈并联连接的单管7所构成。主管5与压缩机1相接,主管6与节流器3相接。同现有技术一样,可在盘管上设置散热片8、9。蒸发盘管也可仿冷凝盘管结构形式做成并联式盘管。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其并联式冷凝盘管由水平设置的上管10、下管11和若干根其两端分别与上、下管相接的竖管12所构成。
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目前换热器普遍采用的单“U”型管13来构成并联盘管。图3给出了其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机用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分别连接在压缩机两端的冷凝盘管和蒸发盘管、连接于两组盘管之间的节流器以及在管中的相变工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盘管至少有一组为由三根以上的换热管所组成的并联式盘管,所述的并联式盘管的工质进、出端分别设有一主管与压缩机和节流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用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联式盘管由水平设置的上管、下管和若干根其两端分别与上、下管相接的竖管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用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联式盘管由若干根单“U”型换热管并联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冰箱、空调类制冷机用的换热器。其构成包括分别连接在压缩机两端的冷凝盘管和蒸发盘管、连接于两组盘管之间的节流器以及在管中的相变工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盘管至少有一组为由三根以上的换热管所组成的并联式盘管,所述的并联式盘管的工质进、出端分别设有一主管与压缩机节流器相连接。功耗低、换热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家用冰箱、空调类制冷机。
文档编号F25B39/00GK2345924SQ98229450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3日
发明者吴加林 申请人:吴加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