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冷冻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646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作为制冷剂的水的蒸发温度为约5°C。因此,被散布在冷水流路42上的液制冷剂会因冷水流路42的温度而蒸发。另一方面,冷水流路42内的冷水因液制冷剂的蒸发而被夺走温度。由此,在冷水流路42内流动的冷水被冷却,该被冷却后的冷水被供给到室内机41。
[0053]吸收器104将在蒸发器103中蒸发后的制冷剂吸收。从再生器101供给浓溶液,利用浓溶液将蒸发后的制冷剂吸收,生成稀溶液。在该吸收器104内设置有导热管104a,被冷却塔25冷却后的冷却水在该导热管104a中流通。在该导热管104a上连结有冷却水流路26,使得冷却水能够在导热管104a与冷却塔25之间循环。因浓溶液吸收制冷剂而产生的吸收热被在导热管104a中流通的冷却水除去。因吸收制冷剂而浓度降低后的稀溶液由栗104b供给到再生器101。此外,导热管104a为了与冷凝器102共用冷却塔25的冷却水,与冷凝器102的导热管102a连接。
[0054]冷却塔25将冷却水供给到吸收式冷冻机21,并且,将由吸收式冷冻机21加温后的冷却水冷却。冷却塔25在例如底部具有收容冷却水的槽。在该槽中,利用浮标的升降来进行给水,该槽积存定量的冷却水。另外,冷却塔25在其上部具有风扇、及配置在该风扇的下方的热交换部。从吸收式冷冻机21返回来的冷却水被散布到热交换部,通过热交换部从而被冷却。由该热交换部冷却后的冷却水被积存在槽中。
[0055]冷却水流路26是使冷却水从冷却塔25经过吸收式冷冻机21的吸收器104及冷凝器102再次循环到冷却塔25的配管。其中,将从冷却塔25朝向吸收式冷冻机21的流路称作第1冷却水流路26a,将从吸收式冷冻机21朝向冷却塔25的流路称作第2冷却水流路
26b ο
[0056]第1冷却水流路26a连结于冷却塔25的底部(槽的底部分),在该第1冷却水流路26a上设置有冷却水栗27。冷却水栗27是使冷却水循环的动力源。第2冷却水流路26b连结于冷却塔25的上部(风扇与热交换部之间)。
[0057]而且,吸收式冷冻机21包括控制部105。该控制部105包括CPU (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根据来自使用者的空调要求(室内机41的运转要求)来控制吸收式冷冻机21的运转。
[0058]在运转吸收式冷冻机21的情况下,控制部105基于从设置在吸收式冷冻机21的内部的冷水出口温度传感器获得的冷水出口温度来进行吸收式冷冻机21的控制。具体而言,在控制部105存储由通常冷气设备运转时的调温停止温度及调温开始温度(通常,调温停止温度<调温开始温度)。当冷水出口温度达到调温停止温度以下时,控制部105使其运转暂时停止(调温停止),当冷水出口温度达到调温开始温度以上时,解除调温停止而使其运转再开始。此外,在暂时停止中,后述的冷水栗43动作,使冷水循环。
[0059]再次参照图1,热介质流路22是使热介质从蓄热槽12经过吸收式冷冻机21的再生器101再次循环到蓄热槽12的配管。其中,将从蓄热槽12朝向吸收式冷冻机21的再生器101的流路称作第1热介质流路22a,将从吸收式冷冻机21的再生器101朝向蓄热槽12的流路称作第2热介质流路22b。
[0060]热介质栗23设置于热介质流路22中的第1热介质流路22a,是使热介质循环的动力源。
[0061]热交换器29在向室内机41供给的冷水与被冷却塔25冷却后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将供给到室内机41的冷水冷却(自然冷却)。在该热交换器29内设置有分支冷却水流路28及后述的冷水流路42。
[0062]分支冷却水流路28是将在第1冷却水流路26a中流动的冷却水经由热交换器29返回到第2冷却水流路26b的配管。将该分支冷却水流路28中的从第1冷却水流路26a朝向热交换器29的流路称作第1分支冷却水流路28a,将从热交换器29朝向第2冷却水流路26b的流路称作第2分支冷却水流路28b。
[0063]在从第1冷却水流路26a分支到第1分支冷却水流路28a的分支点设置有第1切换阀30。第1切换阀30是三通阀,能够对将从冷却塔25供给的冷却水供给到吸收式冷冻机21的路线、与供给到热交换器29的路线进行切换。
[0064]第3系统40将冷水供给到室内机41,包括1个以上(例如3个)的室内机41、冷水流路42、冷水栗43、及蓄冷槽45。
[0065]各个室内机41设置在室内。各个室内机41是根据来自使用者的空调要求来进行冷气设备运转的空调机。在该冷气设备运转中,各个室内机41在被供给到室内机41的冷水与从室内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利用冷水将空气冷却,将冷却后的空气送风到室内。
[0066]冷水流路42是使冷水从室内机41经过吸收式冷冻机21的蒸发器103再次循环到室内机41的配管,各个室内机41并列地连接。其中,将从室内机41朝向吸收式冷冻机21的蒸发器103的流路称作第1冷水流路42a,将从吸收式冷冻机21的蒸发器103朝向室内机41的流路称作第2冷水流路42b。
[0067]冷水栗43设置于冷水流路42中的第1冷水流路42a,是使冷水循环的动力源。
[0068]蓄冷槽45通过被吸收式冷冻机21冷却后的冷水来蓄冷,例如是将被吸收式冷冻机21冷却后的冷水积存在内部的箱。此外,蓄冷槽45也可以利用蓄冷材料对导入的冷水的冷量进行蓄冷。在此情况下,蓄冷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水和凝胶剂(天然高分子)的混合物,但是,不特别限于此。另外,蓄冷槽45也可以是包括使冷水流通的热交换器的类型。
[0069]在蓄冷槽45中设置有分支冷水流路44。该分支冷水流路44是将在冷水流路42中流动的冷水经由蓄冷槽45再次返回到冷水流路42的配管。其中,将从第2冷水流路42b朝向蓄冷槽45的流路称作第1分支冷水流路44a,将从蓄冷槽45朝向第1冷水流路42a的流路称作第2分支冷水流路44b。另外,在分支冷水流路44中包含第3分支冷水流路44c,该第3分支冷水流路44c将在第2分支冷水流路44b中流动的冷水返回到第2冷水流路42b ο
[0070]在从第2冷水流路42b分支到第1分支冷水流路44a的分支点设置有第2切换阀46。第2切换阀46是三通阀,能够对将从吸收式冷冻机21供给的冷水供给到蓄冷槽45的路线、与供给到室内机41的路线进行切换。
[0071]另外,在从第2分支冷水流路44b分支到第3分支冷水流路44c的分支点设置有第3切换阀47。第3切换阀47是三通阀,能够对将从蓄冷槽45供给的冷水供给到室内机41 (第2冷水流路42b)的路线、与返回到吸收式冷冻机21 (第1冷水流路42a)的路线进行切换。
[0072]系统控制器50掌控吸收式冷冻系统1整体的控制。在系统控制器50中,作为控制输入,输入有来自各种传感器等的信号。系统控制器50基于控制输入来进行各种运算,将遵循该运算结果的控制输出输出到吸收式冷冻系统1的各部。作为系统控制器50,能够使用以CPU、ROM、RAM、I/O接口为主体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
[0073]蓄热槽温度传感器51是对蓄热槽12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蓄热槽12的温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集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52是对从太阳能热集热器11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集热器出口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集热器出口温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
[0074]室内机入口温度传感器53是对从吸收式冷冻机21供给到室内机41的冷水的温度(室内机入口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室内机入口温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室内机出口温度传感器54是对从室内机41返回到吸收式冷冻机21的冷水的温度(室内机出口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室内机出口温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
[0075]外部气温传感器55是对外部气温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外部气温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湿球温度传感器56是对湿球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湿球温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蓄冷槽温度传感器57是对蓄冷槽45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将与蓄冷槽45的温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50。
[0076]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系统控制器50对吸收式冷冻机21、蓄热槽12、冷却塔25、蓄冷槽45、室内机41的热移动进行控制。并且,系统控制器50基于吸收式冷冻系统1的条件(系统条件)及围绕该吸收式冷冻系统1的环境的条件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