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60988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配置于隔离体38,其由前面板621、左右一对的侧面板622、背面板623以及底面板624构成,上面呈开口。另外,在前面板621的前部形成有下提拉部625 ο下提拉部625构成为:下部被封堵住,上部呈开口 ;在下提拉部625的上端部中央切割形成有四边形形状的下欠缺部626。即,在下容器62的前面板621前方以从下方覆盖的方式形成下提拉部625,形成出手能够插入到前面板621和下提拉部625之间的插入空间630。如图4和图5所示,在隔离板38的上表面且在前后方向上突出设置有左右一对的载置突条627,在其上载放下容器62。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下容器62的左右一对侧面板622、622外侦U,分别突出设置有左右一对的突条轨道628。在冷鲜室42的左板54和右板56,且在前后方向上分别形成有与轨道628相对应的轨道承载部629。如图4所示,使得下容器62的前部下部呈现底部上抬状态的结构是因为:由于隔离体38的前部向上方鼓起,因而当将下容器62向前方拉出时能够应对该鼓起。在下容器62的背面板623设置有多个吹出口 632。
[0037]如图6所示,在将下容器62和上容器60收纳于冷鲜室42的状态下,上提拉部605的下端部相比下容器62的下提拉部625的上端向前方突出了M= Imm?5mm。
[0038]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将由R蒸发器28冷却的冷气送到冷鲜室42,在冷鲜室42的背面58上部,设置有吹出口 66。通过R蒸发器28冷却的冷气被从吹出口 66吹至冷鲜室42,进入上容器60,从而对上容器60内部的肉或鱼进行冷却。如图5和图6所示,对上容器60进行了冷却的冷气又通过位于上容器60前面下部位置的多个冷气流通孔609而流入下容器62。从上容器60流入的冷气对下容器62内部的肉或鱼进行冷却,冷气从下容器62的在背面板623呈开口设置的吹出口632被排出到外部。这种情况下,冷气从距离R蒸发器28最近位置的吹出口 66被吹出去,因此,冷鲜室42内部相比冷藏室14的其他部分被冷却得较低,达到适宜肉或鱼的冷藏温度(0°C?2°C)。
[0039]在盖64的左端部形成有按压片68。据此,如图7所示,一旦将上容器60向前方拉出,按压片68则会被侧面板602的前端部和鼓胀部614按压,并以铰链70为中心向上方旋转,盖64被打开,从而不会妨碍上容器60的拉出。
[0040]技术效果
[004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如图7所示,用户一旦将手从下方插入到其下方呈开口的上提拉部605的上欠缺部606而向前方拉出时,上容器60的轨道610沿着轨道承载部612移动,可以简单地将上容器60拉出。左右一对的侧面板602的前端部和鼓胀部614顶起盖64。
[0042]另外,如图8所示,用户一旦将手从上方插入到其上方呈开口的下提拉部625的下欠缺部626而向前方拉出时,下容器62的轨道628沿着轨道承载部629移动,下容器62的底面板624在载放到载置突条627上的状态下向前方移动,从而可以简单地将下容器62拉出。此时,如图8所示,由于用户将手从上方插入下提拉部625,因此,手不会触碰到相当于冷藏室14底面的隔离体38。
[0043]如图6所示,由于上容器60的上提拉部605的前表面为光漫射面607,因此,用户看不到上容器60和下容器62的内部。
[0044]另外,如图6所示,在收纳于冷鲜室42的状态下,上容器60的上提拉部605的下端位于:距下容器62的下提拉部625上端隔开M距离的前方位置,因此,下提拉部625的上端面不会被用户看到,呈现优良外观。
[0045]另外,如图4和图6所示,由于从上容器60的前面板601至底面板604形成有冷气流通孔609,因此,进入上容器60的冷气容易经由冷气流通孔609而进入下容器62内部。
[0046]另外,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吊设于冷鲜室42的顶板52上的盖64—直下垂到上容器60的前面板601的上部,对冷鲜室42进行封堵,故而,不会有冷气逃到冷藏室14的其他部分的现象。
[0047](4)变形例
[004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冷鲜室42设置了上下2层的上容器60和下容器62,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储藏室。
[004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实施方式仅是作为例子给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也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冰箱,具有: 储藏室, 在所述储藏室内被设置成能够向前方拉出的上容器,以及 配置在所述上容器的下方且被设置成能够向前方拉出的下容器;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在所述上容器的前表面且其下方呈开口的上提拉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容器的前表面且其上方呈开口的下提拉部; 所述上提拉部和所述下提拉部上下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容器的前端部相比所述下容器的前端部更向前方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提拉部的前表面形成有光漫射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提拉部的下端部中央形成有上欠缺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提拉部的上端部中央形成有下欠缺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藏室是冷藏室, 所述上容器和所述下容器配置在所述冷藏室内的冷鲜室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上容器背面对应的所述冷鲜室的背面设置有吹出口, 所述上容器上表面和所述下容器上表面呈开口, 在所述上容器的至少底面设置有冷气流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冷鲜室的顶板的前端部朝向所述上容器的前表面上方设置有能够自由开闭的至ΠΠ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述的冰箱,即:在配置有上下2层的上容器和下容器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下容器拉出的冰箱。其具有:在冷鲜室(42)内部被设置成能够向前方拉出的上容器(60)、配置在上容器(60)的下方且被设置成能够向前方拉出的下容器(62)、设置在上容器(60)的前表面且其下方呈开口的上提拉部(605)、以及设置在下容器(62)的前表面且其上方呈开口的下提拉部(625);上提拉部(605)和下提拉部(625)上下重叠。
【IPC分类】F25D11/02, F25D25/02
【公开号】CN205373218
【申请号】CN201620010145
【发明人】矶野启博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