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000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兴建了大批住宅小区、别墅区、宾馆、饭店、公寓、旅游度假区、机场、工厂、学校、营房等,这些分散性的污染源造成了饮用水、原水水质超标,水污染问题已日益严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修建污水处理厂的办法进行集中治理,该办法耗资巨大,且建设周期长,短时间难以见效。国外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分散进行处理的方式。我国环保领域水处理技术也开始采用此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污水进行分散处理系统中的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它可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使生化需氧量达国家排放指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包括外形为横置罐状内设两室由隔板隔开的槽体、均匀排列在槽体两室内的生物床、设在生物床两侧的反冲洗装置及设在槽体下部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由数组通气管、曝气管组成,通气管插接在曝气管内,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反冲洗装置由数组通气管、反冲洗管组成,通气管由上至下后反向上接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为矩形环状,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且安装在生物床支架上;生物床为点波塑料填料并竖排在生物床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行降低生活污水中生化需氧量的生化处理,使出水生化需氧量小于或等于每升20毫克,可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侧视图图中1-入水口 2-压缩空气管 3-反冲洗管 4-曝气管 5-隔板 6、10-通气管 7-出水口 8-生物床 9-槽体 11-生物床支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参阅
图1、2,本实用新型外形为横置罐状、内设两室由隔板5隔开形成槽体9,在槽体9两室内均匀排列有生物床8,生物床8两侧设有反冲洗装置,槽体9下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是由数组通气管6、曝气管4组成的,通气管6插接在曝气管4内,曝气管6上均匀分布有微孔;反冲洗装置是由数组通气管10、反冲洗管3组成的,通气管10由上至下后反向上接反冲洗管3,反冲洗管3为矩形环状,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且安装在生物床支架11上;生物床8为点波塑料填料并竖排在生物床支架11上。污水经初沉淀后经入水口1进入槽体9,水进到一定水位后,打开压缩空气管2,空气从通气管6进入曝气管4,由于曝气管4上有微孔,通气后在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破灭并溶于水中,使水中溶解氧量增加,同时还起搅拌作用。生物床8上的微生物吸收有机物、呼吸氧气进行繁殖。当生物床8上的生物膜增厚到一定程度并影响出水水质时,打开通气管10,这时空气会从反冲洗管3上的微孔喷出,冲洗生物床8上过于肥大的生物膜,使其脱落,以保障微生物的活性。槽体9设计两个室,目的是通过两次曝气、反冲洗来保障对水质的要求。经曝气、反冲洗后的水从出水口7进入下一处理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形为横置罐状内设两室由隔板(5)隔开的槽体(9)、均匀排列在槽体(9)两室内的生物床(8)、设在生物床(8)两侧的反冲洗装置及设在槽体(9)下部的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由数组通气管(6)、曝气管(4)组成,通气管(6)插接在曝气管(4)内,曝气管(4)上均匀分布有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槽,其特征在于反冲洗装置由数组通气管(11)、反冲洗管(3)组成,通气管(10)由上至下后反向上接反冲洗管(3),反冲洗管(3)为矩形环状,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且固定在生物床支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槽,其特征在于生物床(8)为点波塑料填料并竖排在生物床支架(1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曝气槽,它包括外形为横置罐状内设两室由隔板隔开的槽体、均匀排列在槽体两室内的生物床、设在生物床两侧的反冲洗装置及设在槽体下部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由数组通气管、曝气管组成,反冲洗装置由数组通气管、反冲洗管组成,经曝气、反冲洗处理后使水中溶解氧量增加、保证生物床上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污水,生化需氧量小于或等于每升20毫克,可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中对生化需氧量的控制指标一级标准。
文档编号C02F3/20GK2430438SQ0024300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2日
发明者姚正辉 申请人:兰州英格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