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酸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807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酸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反应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废酸液进行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酸液进行处理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碱进行中和。所使用的装置主要是水泥槽。即将废酸液引入水泥槽中,用人工向水泥槽中加入碱,用酸度计测量,达到一定的酸度后,加水稀释后排放。其设备简陋,处理效果差,对环境污染严重,人工的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对废酸液中的有用物质的进行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对废酸液的处理效果好,有利于废酸液中的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废酸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口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投料孔,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加药孔,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导线从壳体上方的引线孔引出壳体,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孔,壳体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传动轴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特征1、搅拌器的传动轴从壳体上的密封盖伸出,与传动轴相连的驱动装置是电机,传动轴为空心轴,其上部与气料进孔相接,下部与空心且带有排气孔的搅拌装置相接。2、所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其组合。3、壳体的底部呈锥形或弧形,放料孔有两个,一个位于壳体下部的侧壁上,另一个位于锥形或弧形底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废酸的处理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进行,可以对废酸的初始数据、反应程度等随时进行监控、调整,自动化程度高,对废酸的处理效果好。不仅可以对废酸进行良好的处理,还可以根据废酸液的特点及具体需求,选择特定的处理方法,用废酸液生产所需要的化工产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废酸处理装置的组成包括壳体1。在壳体的上口处设置有密封盖2。密封盖上设置有1-4个投料孔3。壳体的上方设置有1-4个加药孔4。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传感器5,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传感器的导线从壳体上方的引线孔6引出壳体。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孔7。壳体内设置有搅拌器8,搅拌器的传动轴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相连。各加料孔、加药孔、放料孔处均设置有控制阀。废酸液从投料孔加入到壳体中,各传感器可以测得废酸液的参数输入给控制器,根据这些参数和所需要获得的产品种类,操作者可以选择所需要的化学药品种类及数量,从加药孔中加入到壳体中,在搅拌器的搅拌下充分反应后,最终产物从放料孔中放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案是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搅拌器的传动轴从壳体上的密封盖伸出,与传动轴相连的驱动装置是电机9,传动轴为空心轴,其上部与气料进孔10相接,下部与空心且带有排气孔的搅拌装置相接,气料进孔处设置有控制阀。这样便于通入气体化学原料,或者是通入高压气体,提高壳体内部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是将壳体的底部设计成锥形或弧形,放料孔有两个,一个位于壳体下部的侧壁上放料孔7,另一个位于锥形或弧形底的中部的放料孔11。
权利要求1.一种废酸处理装置,它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在壳体的上口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投料孔,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加药孔,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导线从壳体上方的引线孔引出壳体,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孔,壳体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传动轴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搅拌器的传动轴从壳体上的密封盖伸出,与传动轴相连的驱动装置是电机,传动轴为空心轴,其上部与气料进孔相接,下部与空心且带有排气孔的搅拌装置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壳体的底部呈锥形或弧形,放料孔有两个,一个位于壳体下部的侧壁上,另一个位于锥形或弧形底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壳体的底部呈锥形或弧形,放料孔有两个,一个位于壳体下部的侧壁上,另一个位于锥形或弧形底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废酸处理装置。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口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投料孔,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加药孔,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导线从壳体上方的引线孔引出壳体,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放料孔,壳体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传动轴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相连。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可对废酸液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还可以根据废酸液特点及具体要求,选择特定处理方法,用废酸液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
文档编号C02F1/66GK2573483SQ0227503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苓丽 申请人:王苓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