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氧化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636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氧化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设施——氧化沟,属于环保污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
现有一般的氧化沟构造如


图1所示(双沟和多沟原理相同,可以类推)。在氧化沟的环道转弯圆弧圆心处(或圆心处附近)安装表面曝气机,氧化沟隔墙设置在中轴线上。运行时,污水从进水口(进水口位置可根据需要调整)进入氧化沟后,在表面曝气机叶轮的作用下,充氧并与活性污泥混合在环道内循环流动。由于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水在环道内完成少则十几次,多则上百次循环,再由出水口排出进行后续处理。
申请人发现,现有氧化沟的隔墙位置设计不合理,因而直接影响到表面曝气机最佳效能的发挥,导致沟内混合液流速降低,混合搅拌效果差,造成污泥沉积等问题,不仅影响污水处理效果,日积月累也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
由图2可以看出,表面曝气机叶轮转动时在叶轮和隔墙之间形成的间隙水流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A大于90°,水流方向相对,这意味着间隙水流和主水流发生顶撞,干扰了主水流的流动。这种顶撞直接造成了局部液位的升高,从而使表面曝气机上游的水产生反流现象。在大型氧化沟内这种反流可达几十米甚至近百米(参见图3),从而造成氧化沟内整体污泥混合液流速下降,混合搅拌性能变差,严重者还造成污泥在氧化沟局部区域内沉积,使氧化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无法达到设计处理的效果。另外由于表面曝气机上游水位的升高造成水的反流,在有些场合,使部分刚刚从进水口进入氧化沟的未经处理的污水随着反流,未与主水流充分混合并经氧化沟生物处理就从出水口短流排出,直接影响了最终出水水质。
从能源利用率角度考虑,反流对主水流产生相当大的阻力,使得其需要维持氧化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环道内混合液流速和保证混合搅拌功能的动力消耗增加,即表面曝气机用于推流和混合搅拌的功耗增加。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氧化沟在其环道转弯圆弧圆心处(或圆心处附近)安装表面曝气机,其改进之处在于氧化沟隔墙向表面曝气机叶轮转动方向上游偏斜,隔墙端部位于使过其端点的表面曝气机叶轮外园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改进使得表面曝气机旋转时,叶轮与氧化沟隔墙之间产生的间隙水流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从而间隙水流不再顶撞主水流,结果沟内的整体水流速度提高,整个环道内的水流速度分布更趋合理,混合效果改善,避免了反流现象的出现以及污泥的沉积,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效果。同时,避免了能量的无谓损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图1为现有氧化沟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
图1氧化沟的间隙水流示意图。
图3为
图1氧化沟的反流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氧化沟的间隙水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构造示意图。
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氧化沟,在表面曝气机4的传氧、推流、搅拌作用下,与环道内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沟内循环流动,经过一定的水力停留时间后,由出水口3排出。由于叶轮与氧化沟隔墙5之间产生的间隙水流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B小于90°,因此不会顶撞主水流形成反流,而是使得环道内的水流速度增加,混合效果改善,避免了污泥的沉积,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效果。因此,在保证一定环道流速的前提下,表面曝气机4的推流能耗降低,日常运行时的实际电耗减少。
该实施例高效氧化沟的作用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当,不另赘述。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组合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氧化沟,在其连续环道的转弯圆弧圆心处或圆心处附近安装表面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的隔墙向表面曝气机叶轮转动方向上游偏斜,所述隔墙端部位于使过其端点的表面曝气机叶轮外园的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为单沟氧化沟,一端的环道转弯圆弧圆心处或圆心处附近安装表面曝气机,所述隔墙近表面曝气机叶轮的端部位于使过其端点的表面曝气机叶轮外园的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为单沟氧化沟,两端的环道转弯圆弧圆心处或圆心处附近分别安装表面曝气机,所述氧化沟隔墙的两端分别位于使过其端点的表面曝气机叶轮外园的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整个隔墙与氧化沟外墙之间形成沿主水流方向渐缩的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隔墙的一部分位于氧化沟的中轴线上,接近表面曝气机叶轮的部分隔墙向叶轮旋转方向上游倾斜,位于使过隔墙端点的叶轮外园的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为多沟型(包括双沟),呈曲折回环的环道构造;所述氧化沟隔墙近表面曝气机叶轮的一端位于使过其端点的叶轮外园的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隔墙与相邻的外墙之间、相邻的隔墙之间形成沿主水流方向渐缩的流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氧化沟,属于环保污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该氧化沟在环道的某些或全部转弯圆弧圆心处或圆心处附近安装表面曝气机,其改进之处在于氧化沟隔墙向表面曝气机叶轮转动方向上游偏斜,隔墙端部位于使过隔墙端点的表面曝气机叶轮外园的切向速度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使表面曝气机叶轮与氧化沟隔墙之间产生的间隙水流方向与上游直道主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从而不再顶撞主水流,水流速度增加,整个环道的水流速度分布更趋合理,混合效果改善,避免了反流现象的出现以及污泥的沉积,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效果,同时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日常运行时的实际电耗减少。
文档编号C02F3/12GK2592636SQ03219109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日
发明者韩宁 申请人:韩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