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747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改善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用标准活性淤泥工艺处理和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标准活性淤泥工艺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设备所采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浸沙槽、最初沉淀池、抛弃槽和最终沉淀池等实施。通过这些实施来消除有机物和浮游物质。其中最初沉淀池中产生的生淤泥(1次淤泥)和最终沉淀池中产生的剩余淤泥(2次淤泥)需要经过重力浓缩槽-消化槽-脱水机等处理过程,其工艺流程比较复杂,成本费用较高。为了用生物学方式同时去除氮、磷,它还必须追加吸气槽和/或无氧槽。它用吸气槽中释放磷,吹气槽中排出大量吸收磷的淤泥来除磷。氮是通过吹气槽中硝酸化的混合淤泥液返回到脱氮槽,还原成氮气来排出。但是,由于引入的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会形成碳源,所以,如果引入的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低,就会有无法消除氮和磷的缺陷。
发明创造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环境污染,能够节省水处理费用,利用现有的污水、废水处理设备,经济、有效地消除有机物以及氮、磷等有害物质,提高排放水质质量,从外部添加碳源来提高除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处理的设备。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用标准活性淤泥工艺处理和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沙池、最初沉淀池和抛弃槽,所述的最终沉淀池的结构为无氧状态的处理槽,无氧槽形态的最终沉淀池提供流入水供给,所述最终沉淀池与所述抛弃槽之间构成无氧状态的返送淤泥线,无氧状态的淤泥从最终沉淀池经过淤泥返送线返送到抛弃槽的返送线,将抛弃槽内的淤泥给送到最终沉淀池并将多余淤泥向外排出的给送线,在所述无氧状态的部位上设置有从外部供应碳源的供给部件,在所述抛弃槽与所述最终沉淀池之间构成的淤泥给送线的中部设置有多余淤泥排出口。
而且提供,不连接所述最初沉淀池与抛弃槽,而设置流入水的直接给送线,将所述最初沉淀池与所述最终沉淀池直接连接,在所述抛弃槽上设置流出水排出口用以向外部排出流出水,或者在所述最初沉淀池与所述抛弃槽之间设置流入水给送线,在所述抛弃槽与所述最终沉淀池之间设置淤泥给送线,但所述淤泥给送线在传送淤泥的同时要形成处理水的给送,在所述最终沉淀池设置流出水排出口用以向外部排出流出水,或者将所述返送淤泥线改成之字形来延长在无氧状态下的滞留时间以便有效地去除氮和磷,或者在所述抛弃槽的末端设置过滤隔膜,经过精密过滤或超强过滤过程获得最终流出水的标准活性淤泥工艺的改善以及通过注入外部碳源来消除氮、磷的污水、废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不增加消除氮和磷的处理工艺的情况下,只改善现有的设施,所以,可提高占地的使用性,大幅度地减少污水和废水的处理费用。不仅有效地消除有机物及氮和磷,而且有效地消除大肠杆菌,提高最终流出水的再利用性。其中有机物大部分都用以脱氮及磷的排出,相对来说,只有少量的有机物产生细胞合成,所以,所产生的淤泥数量减少,而通过过滤隔膜的最终流出水可再利用于各种用途。不需增加现有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即可消除有机物及氮、磷等导致负营养化的物质,从而大幅度地削减污水处理费用,也可方便、经济地遵守日益严格的污水终端处理场的排水水质标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把本实用新型理想的实施例叙述如下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的共同点是,在经过沉沙池、最初沉淀池1、抛弃槽2、最终沉淀池3在内的多个阶段进行污水、废水处理的常用的污水、废水处理中,所述最终沉淀池3的结构为无氧状态的处理槽形态,在所述最终沉淀池3与所述抛弃槽2之间设置有无氧状态的返送淤泥线4,在所述无氧状态的部位上设置从外部供应外部碳源的碳源供给部件5,在所述抛弃槽2与所述最终沉淀池3之间设置淤泥给送线,而在所述淤泥给送线的中部设置多余淤泥排出口6,图示10为生淤泥。
此时,如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图1和图3所示,所述最初沉淀池3不与所述抛弃槽2连接,而是对所述最初沉淀池1与所述最终沉淀池3之间进行直接连接来形成流入水7的直接给送线,在所述抛弃槽2上设置流出水排出口8以便向外排出流出水。
另外,如图2所示,在所述最初沉淀池1与所述抛弃槽2之间设置流入水7的给送线,在所述抛弃槽2与所述最终沉淀池3之间设置所述淤泥给送线,而所述淤泥给送线不仅要输送淤泥,而且要同时输送处理水,在所述最终沉淀池3上设置流出水排出口8以便向外排出流出水。
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返送淤泥线可以改成之字形,以便延长无氧状态下的滞留时间,有效地去除氮和磷。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抛弃槽2的末端设置过滤隔膜9,经过浸渍膜精密过滤或超强过滤过程来获得最终流出水最为理想。
此时,所述外部碳源使用甲醇、丙酮酸或污水/废水淤泥、农业/水产业/畜牧业废水,或者从食品垃圾产生的、含有挥发性有机酸的发酵液及凝缩水等。
此时,流入水供给如图1和图3所示,流入水7可从最初沉淀池1,不经过抛弃槽2,而直接流入最终沉淀池3,或者如图2所示,流入水7从最初沉淀池1经由抛弃槽2流入最终沉淀池3来依次供给流入水。
然后,在返送阶段及碳源供给阶段,淤泥从无氧状态的最终沉淀池3经由无氧状态的返松淤泥线返送到抛弃槽2,而如图2所示,返送淤泥线可以是单纯形态的,也可改成如图2和图3所示的之字形循环结构来返送淤泥,并且如图1所示,向无氧状态的最终沉淀池3供给外部碳源5,或者如图2所示,向无氧状态的返送淤泥线供给外部碳源5来延长无氧状态下的滞留时间以便有效去除氮和磷。
其次,从抛弃槽2到最终沉淀池3的淤泥给送阶段,将多余的淤泥中途向外排出以便保持适量的淤泥循环,而如图1和图3所示,只给送淤泥,也可如图2所示,同时供给所要处理的水。
再其次,最终处理后的流出水的排出阶段,如图2所示,经过最终沉淀池3向外排出,或者如图1和图3所示,经过抛弃槽2末端的过滤膜9,液体通过浸渍膜进行精密过滤或超强过滤,将微生物及大肠杆菌等消除之后,以优良的水质状态向外排出。
而且,如图1所示,假如在消除大肠杆菌的同时,要想改善去氮、去磷效果,可按图3所示,采用图1和图2的组合形态。此时,不仅将最终沉淀池3用作无氧槽,而且将返送淤泥管道改成循环形,使之起无氧槽和吸气槽的作用,以便更有效地消除氮和磷。而且,在抛弃槽2的后端移送到最终沉淀池的过程中,将细胞内大量吸收磷的微生物随同多余淤泥排出一部分,同时,液体经过滤膜进行精密过滤或超强过滤,消除微生物及大肠杆菌等之后,可确保流出水的优良水质。
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沙池、最初沉淀池和抛弃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终沉淀池的结构为无氧状态的处理槽,所述最终沉淀池与所述抛弃槽之间构成无氧状态的返送淤泥线,在所述无氧状态的部位上设置有从外部供应碳源的供给部件,在所述抛弃槽与所述最终沉淀池之间构成的淤泥给送线的中部设置有多余淤泥排出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不连接所述最初沉淀池与抛弃槽,而设置流入水的直接给送线,将所述最初沉淀池与所述最终沉淀池直接连接,在所述抛弃槽上设置流出水排出口用以向外部排出流出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初沉淀池与所述抛弃槽之间设置流入水给送线,在所述抛弃槽与所述最终沉淀池之间设置淤泥给送线。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返送淤泥线改成之字循环形排。
5.按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抛弃槽的末端设置有过滤隔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沉沙池、最初沉淀池和抛弃槽,所述的最终沉淀池的结构为无氧状态的处理槽,所述最终沉淀池与所述抛弃槽之间构成无氧状态的返送淤泥线,将抛弃槽内的淤泥给送到最终沉淀池并将多余淤泥向外排出的给送线,在所述无氧状态的部位上设置有从外部供应碳源的供给部件,在所述抛弃槽与所述最终沉淀池之间构成的淤泥给送线的中部设置有多余淤泥排出口。本实用新型不需增加现有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可提高占地使用性,大幅度地减少污水和废水的处理费用。不仅有效地消除有机物及氮和磷,而且有效地消除大肠杆菌,提高最终流出水的再利用性。所产生的淤泥数量减少。
文档编号C02F3/12GK2701856SQ20032013032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闵丙旭 申请人:三元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