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941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化学除垢剂,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
背景技术
工业使用的冷却水系统在经过长期使用以后,通常在系统中会留下各种各样成分的污垢,使使用效率逐渐降低。比如冷却水和空气接触,吸收了空气中大量的灰尘、泥沙、微生物及其孢子等,使系统的污泥增加。还比如水在冷却塔中蒸发,使循环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加上水中二氧化碳在塔中解析逸散,致使水中碳酸钙在传热面上逐渐结垢。
目前,国内针对冷却水系统、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酸性化学清洗药剂主要是采用盐酸、硫酸、硝酸、氟化氢铵等,其中以盐酸使用得最多。酸能有效地清洗掉金属设备中由碱土金属碳酸盐组成的硬垢和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腐蚀产物。这些酸与金属的碳酸盐或氧化物反应,使之转变为可溶性的金属盐类。用这些清洗剂清洗系统之前必须添加缓蚀剂,操作程序复杂。更何况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受酸洗剂浓度的限制,若操作人员经验不丰富,加酸或加缓蚀剂的方法不适当,造成局部酸浓度过高或局部缓蚀剂浓度偏低,都会使这些部位的金属遭受严重腐蚀。
另外,常用的酸性清洗剂往往只能针对去除某一种垢层,对由多组分组成的系统的垢层清洗效果不明显。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能安全有效地去除碳酸盐垢、硫酸盐垢、锈垢等沉积物、泥沙性堆积物等的专用于冷却水系统的酸性除垢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所述的除垢剂选自羟基乙叉二磷酸、聚磷酸纳、腐植酸钠,配成后的pH值为2~4之间。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羟基乙叉二磷酸35~45%;聚磷酸纳20~30%;腐植酸钠5~10%;余量为水;配成后的pH值为2~3.5。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还可用于各种交换器、中央空调、供热水系统及冷却塔等的除垢。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适宜使用的温度为20-70℃。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可在室温下使用,因此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的酸性除垢剂的pH值为2~4,其不象强酸那样对金属有极强的腐蚀作用,它依靠渗透能力和对污泥的剥离作用使有机酸渗透入垢层,并进而络合溶解而去除,溶解下来的污垢都呈泥浆状或粉末状,易于被排除到系统外,即使是在较细的管道中也能够方便地排出污垢。
由于本发明的酸性除垢剂对于多种污垢有强效的除垢能力,因此除了特别适用于冷却水系统以外,其还可用于多种交换器、中央空调系统,供热水系统、锅炉、冷却塔等设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冷却水系统中的除垢过程根据冷却水系统中的污垢状况,配制出合理配方的酸性除垢剂羟基乙叉二磷酸40%、磷酸纳28%、腐植酸钠8%,上述物质溶解在水中,充分混合,备用。
确认冷却水系统无严重腐蚀故障,整个系统流通良好,无污垢阻塞。把欲清洗的部位与其它不清洗的部位隔开,组成畅通的循环回路。统计循环水量,检查循环回路,确保无泄漏。
按照1∶8的比例稀释前述配制的酸性除垢剂,定期测定pH值,控制pH值在2-4.5之间,当超过4.5时,补充加入酸性除垢剂。前8小时保持水泵循环,然后关泵静态浸泡10小时,再开泵循环2-6小时。
清洗液排放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垢剂选自羟基乙叉二磷酸、聚磷酸纳、腐植酸钠,配成后的pH值为2~4之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羟基乙叉二磷酸35~45%;聚磷酸纳20~30%;腐植酸钠5~10%;余量为水;配成后的pH值为2~3.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其特征在于,还可用于交换器、中央空调、供热水系统及冷却塔等的除垢。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温度为20-70℃。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温度为室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冷却水系统酸性除垢剂,含有羟基乙叉二磷酸、聚磷酸钠、腐植酸钠以及水;配成后的pH值为2~4。本发明的酸性除垢能够去除碳酸盐垢、硫酸盐垢、锈垢以及其它矿物质的沉积物、泥沙性堆积物等。
文档编号C02F5/14GK1754835SQ20041006682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沈志昌 申请人: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