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026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属于以生物滤池为主体的水处理领域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大量高氮磷含量污水的排放引起的封闭型水域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作为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脱氮反应一般需要经过两个生物反应过程硝化反应和反硝化过程,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必须分别在独立的操作单元中完成。该工艺涉及三个分离操作单元,两个回流系统;对于小规模城市和工业污水来说,则过于庞大、复杂,占地面积大。目前一些新型脱氮除磷技术如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等出现,这些技术可以大量节约有机碳源,节省能耗,但是这些技术还不成熟,推广应用还存在困难。
生物滤池是一种传统的水处理装置,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但是其污水处理层通常为形式为单一厌氧层或单一缺氧层或单一好氧层,不能有效地实现脱氮,常用的填料吸附性能差,无法实现有效除磷。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脱氮除磷能力,抗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占地少,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的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
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承托缓冲层和污水处理层,污水处理层由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组成,厌氧层设置于承托缓冲层上,厌氧层上面依次是缺氧层和好氧层,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分别设有隔板。
好氧层上部与和缺氧层下部之间设有回流管。
好氧层下部设有一个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位于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的隔板下;该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设置单一污水处理层的结构,融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于同一个反应器中,将硝化单元,反硝化单元和除磷单元整合在生物滤池中,生物滤池的上部为好氧层,中部为缺氧层,下部为厌氧层。反应器的填料为贝壳或牡蛎壳等含丰富钙盐的廉价材料。污水由下部流入,形成一段厌氧层;出水由上部流出,部分回流至中部,形成一段缺氧层;好氧层下部设有曝气装置,污水依次流经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填料和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双重净化,完成对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脱氮除磷能力,抗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占地少,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管,2、承托缓冲层,3、厌氧层,4、缺氧层,5、隔板,6、好氧层,7、曝气泵,8、曝气管,9、出水管,10、曝气装置,11、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11、承托缓冲层2和污水处理层,污水处理层由厌氧层3、缺氧层4和好氧层6组成,厌氧层3设置于承托缓冲层2上,厌氧层3上面依次是缺氧层4和好氧层6,厌氧层3、缺氧层4和好氧层6之间分别设有隔板5。好氧层6上部与和缺氧层4下部之间设有回流管11。好氧层6下部设有一个曝气装置10,该曝气装置10位于缺氧层4和好氧层6之间的隔板5下;该曝气装置10通过曝气管8与曝气泵7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承托缓冲层和污水处理层,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层由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组成,厌氧层设置于承托缓冲层上,厌氧层上面依次是缺氧层和好氧层,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分别设有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层上部与缺氧层下部之间设有回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层下部设有一个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位于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的隔板下;该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连接。
专利摘要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属于以生物滤池为主体的水处理领域技术。污水处理层由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组成,厌氧层设置于承托缓冲层上,厌氧层上面依次是缺氧层和好氧层,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分别设有隔板。好氧层上部与和缺氧层下部之间设有回流管。好氧层下部设有一个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设置单一污水处理层的结构,融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于同一个反应器中,将硝化单元,反硝化单元和除磷单元整合在生物滤池中,具有高效脱氮除磷能力,抗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占地少,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3/30GK2835234SQ200520086738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王曙光, 刘贤伟, 陈玉伟, 张成禄, 张建, 张栋华, 巩文信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