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965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给水处理行业中的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和饮用水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给水处理工艺方面,技术上已趋于成熟,给水处理设备属于非标准加工设备,特别是在工业行业上,还没有大批量生产的情况。要做到饮用水处理设备的集成化,特别是高度集成化,对于标准化订单生产就显得很重要。
饮用水处理设备属于给水处理设备中处理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和有最严格要求的,因为处理后的水直接要达到人们健康饮用的标准。目前的标准有(1)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2)CJ94-1999《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标准》。
虽然给水处理工艺已经成熟,也有相关的标准,现有的情况是饮用水处理设备仍处于非标准定制和非标准加工的状态,且设备集成化程度较低,并对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很高工作空间都是传统的房屋结构,房屋内卫生条件必须状况良好,占地空间大,系统复杂、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设备不能移动工作,对于石油行业、部队等的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在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的前提下,采用独特的微絮凝过滤法、杀菌剂-吸附-紫外协同快速杀菌活化水以及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组合技术,对中度污染水进行充分处理后作为合格的饮用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微絮凝过滤系统、膜分离系统、消毒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微絮凝过滤系统与原水箱相连接,膜分离系统置于微絮凝过滤系统和消毒系统中间,消毒系统与产水箱相连。微絮凝过滤系统由微絮凝及加药装置、机械过滤装置、吸附过滤装置和保安过滤装置组成,其中的微絮凝及加药装置通过提升泵与机械过滤装置相连,吸附过滤装置置于机械过滤装置和保安过滤装置之间,保安过滤装置与膜分离系统中的中间水箱相连。膜分离系统由中间水箱、微滤超滤装置、过渡水箱和反渗透纳滤装置组成,中间水箱通过一级增压泵与微滤超滤装置相连,微滤超滤装置与过渡水箱相连,过渡水箱通过二级增压泵与反渗透纳滤装置相连,反渗透纳滤装置与消毒系统中的紫外消毒装置相连。消毒系统由臭氧消毒装置和紫外消毒装置组成,其中的臭氧消毒装置包括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依次相连后与紫外消毒装置相连。可编程控制器同时与原水箱、产水箱、提升泵、一级增压泵、二级增压泵、微絮凝过滤系统、膜分离系统和消毒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全部设备可集成于一个箱体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安装方便、易于装运。
(2)将现有的所有水处理工艺进行组合,包括传统工艺和膜分离工艺等,根据原水水质和用户水量需求设计水处理设备,可满足各类不同客户对生活用水或饮用水的要求。
(3)整套设备由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进行控制,操作简单,工作安全可靠,基本不需人员操作。设备的反冲洗、维护按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因此故障率低,维修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饮用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中消毒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的饮用水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1~图3中,1是提升泵,2是机械过滤装置,3是吸附过滤装置,4是保安过滤装置,5是微絮凝及加药装置,6是中间水箱,7是一级增压泵,8是微滤/超滤装置,9是过渡水箱,10是二级增压泵,11是反渗透/纳滤装置,12是臭氧消毒装置,13是紫外消毒装置,14是微絮凝过滤系统,15是膜分离系统,16是消毒系统,17是空气进入通道,18是氧气发生器,19是臭氧发生器,20是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21是PLC控制部件,22是原水箱,2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饮用水处理装置,24是产水箱,25是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安装进水口,26是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微絮凝过滤系统14、膜分离系统15、消毒系统16和可编程控制器21。微絮凝过滤系统14与原水箱22相连接,膜分离系统15置于微絮凝过滤系统14和消毒系统16中间,消毒系统16与产水箱24相连。微絮凝过滤系统14由微絮凝及加药装置5、机械过滤装置2、吸附过滤装置3和保安过滤装置4组成,其中的微絮凝及加药装置5通过提升泵1与机械过滤装置2相连,吸附过滤装置3置于机械过滤装置2和保安过滤装置4之间,保安过滤装置4与膜分离系统15中的中间水箱6相连。膜分离系统由中间水箱6、微滤超滤装置8、过渡水箱9和反渗透纳滤装置11组成,中间水箱6通过一级增压泵7与微滤超滤装置8相连,微滤超滤装置8与过渡水箱9相连,过渡水箱9通过二级增压泵10与反渗透纳滤装置11相连,反渗透纳滤装置11与消毒系统16中的紫外消毒装置13相连。消毒系统16由臭氧消毒装置12和紫外消毒装置13组成。其中的臭氧消毒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氧气发生器18、臭氧发生器19和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20,氧气发生器18、臭氧发生器19和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20依次相连后与紫外消毒13装置相连。可编程控制器21同时与原水箱22、产水箱24、提升泵1、一级增压泵7、二级增压泵10、微絮凝过滤系统14、膜分离系统15和消毒系统16相连。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是装置开启后,控制系统开始自动工作,PLC根据原水箱22的液位信号启动提升泵1,原水经增压后流经微絮凝过滤系统14,同时微絮凝过滤系统14将相应的工作状况反馈给PLC。之后,一级和二级增压泵7和10分别启动,初步处理后的水通过膜分离系统15,膜分离系统反馈给PLC相应的工作状况,PLC启动消毒系统16对产品水做最终的消毒处理,将产品水注入产水箱,产水箱将水箱内的液位信号反馈至PLC,PLC根据产水箱的贮存量决定整套饮用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周期和开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装置中,选用的PLC型号为SIMATIC S7-200系列,生产厂家是西门子SIEMENS;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组件生产厂家海德能HYDRANAUTICS;一、二级增压泵的型号CRN系列,生产厂家格兰富GRUNDFOS;机械过滤和吸附过滤装置型号SF-G系列,生产厂家北京四方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要求1.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微絮凝过滤系统、膜分离系统、消毒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的微絮凝过滤系统与原水箱相连接,所述的膜分离系统置于微絮凝过滤系统和消毒系统中间,所述的消毒系统与产水箱相连;所述的微絮凝过滤系统由微絮凝及加药装置、机械过滤装置、吸附过滤装置和保安过滤装置组成,其中的微絮凝及加药装置通过提升泵与机械过滤装置相连,吸附过滤装置置于机械过滤装置和保安过滤装置之间,保安过滤装置与膜分离系统中的中间水箱相连;所述的膜分离系统由中间水箱、微滤超滤装置、过渡水箱和反渗透纳滤装置组成,中间水箱通过一级增压泵与微滤超滤装置相连,微滤超滤装置与过渡水箱相连,过渡水箱通过二级增压泵与反渗透纳滤装置相连,反渗透纳滤装置与消毒系统中的紫外消毒装置相连;所述的消毒系统由臭氧消毒装置和紫外消毒装置组成,其中的臭氧消毒装置包括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消毒装置施加器依次相连后与紫外消毒装置相连;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同时与原水箱、产水箱、提升泵、一级增压泵、二级增压泵、微絮凝过滤系统、膜分离系统和消毒系统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微絮凝过滤系统、膜分离系统、消毒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微絮凝过滤系统与原水箱相连接,膜分离系统置于微絮凝过滤系统和消毒系统中间,消毒系统与产水箱相连。可编程控制器同时分别与原水箱、产水箱以及回路中的提升泵、一级增压泵、二级增压泵、微絮凝过滤系统、膜分离系统和消毒系统相连。本装置的全部设备可集成于一个箱体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安装方便、易于装运;将现有的所有水处理工艺进行组合,可满足各类不同客户对生活用水或饮用水的要求;整套设备由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操作简单,工作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C02F1/28GK2900512SQ20062002303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
发明者马可民, 杨明全, 王炜 申请人: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