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09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使污水经过一第一槽体和一第二 槽体的过滤程序,以达到较佳的清洁效果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浮除装置的结构型态,通常具有一槽室可容置污水,在所述槽室内 加入气泡,使水中的污染物质经气泡沾附后浮至水面,形成一泡沫浮质层,然后 将其排除;而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可使得水资源得以再次被利用,减少用水量 并能节省水资源,因此大量运用在养殖渔业、污水处理厂以及民生用水的二次使 用的场合。
可了解的是,在一般的浮除装置中,除了具有上述的槽室与加入气泡的结构 外,为了更有效清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是设置有搅拌装置来加强气泡与污染物质 的接触;另外,在所处理的污水中加入可吸附脏污的物质材料,凭借搅拌装置的 辅助,加强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或添加可吸附有毒成份的吸附成份,是可得到 更为干净的二次用水。
若能重行设计现有污水浮除设备的结构,使其具有不同的结构型态,而能具 有较佳的过滤效果,或较简易的整体结构,将可增加其应用的范畴,以及利于大 量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改良 结构,其是具有复数个槽体的配合的污水浮除结构,而可达到增进过滤效果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包括 一第一槽体,具有一入 水口将污水引入第一槽体内,经第一槽体内预设的流动路径后,从一泄水口排出, 流入一第二槽体,使污水在所述的第二槽体内进行污染物质浮除的程序;所述的 第二槽体的上方位设有一使浮置在水面上的污染物质向外排除的排出部;所述的 第二槽体的下方位设有一将污染物质被浮除的下方位过滤水液向外导出使用的出 水口。其中还有一调和装置,具有一搅动件,所述的搅动件是设置在第一槽体 或第二槽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具有 较佳的过滤除污效果,而展现了很大的进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作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槽体;11、 12-入水口; 13-泄水口; 14-连通件;20-第二槽体;21-入水口; 22-排出部;23-出水口; 30-调和装置;31-搅动件;40-清 除装置;41-刮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 一第一槽体IO, 具有一入水口 11将污水引入第一槽体10内,并设有另一入水口 12,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 12是设在第一槽体10下端区域。所述的另一入水口 12可从外部加入除污 物质在污水内,经第一槽体10内预设的流动路径后,从一设在第一槽体10上端 的泄水口13排出,经一连通件14将污水引导流入一较下方位的第二槽体20;所 述第二槽体20的径身设成相对大于第一槽体10的径身,且具有一入水口21,是 与前述第一槽体IO的泄水口 13形成连通状态,并将所述的污水导入第二槽体20 内,使污水在所述的第二槽体20内进行第二次除污的程序; 一排出部22,是设 在所述的第二槽体20的槽体侧壁上方区域,可使位于第二槽体20内水面上浮出 的污染物质自行向外溢出排除,或配合一清除装置40主动将浮出水面的泡沫向外 排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除装置40设置在第二槽体20接近排出部22处, 其具有一刮片41,可配合装置的驱动污水面上的泡沫杂质朝排出部22推挤排出; 以及一出水口23,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槽体20的侧壁下方区域,用以将经过清
除杂质的二次水向外导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槽体10是设置在第二槽体20的上方,具有一径 身较小而高的狭长型态的轮廓,使污水可快速作用通过,且具有较长距离的搅拌 作用,而所述的入水口 11是自第一槽体10的下端区域,从外部引入混合有气体 的污水,以及从入水口 12加入的除污物质,是从第一槽体IO下方向上爬升;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气泡以及除污物质能更均匀散布在污水中,是装设有一调和 装置30,所述的调和装置30具有一搅动件31,所述的搅动件31垂直设置在所述 的第一槽体10内,污水在流经所述的第一槽体IO狭长的空间所形成的路径上, 所述的调和装置30可充分地将气泡以及除污物质均匀打散在污水中,然后再从设 置在槽体上方的泄水口 13排出。
请继续参考图3,是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净化污水的过程以及过滤方式。当带 有气体的污水从入水口 11被外部泵打入所述的第一槽体10的底部时,所述的第 --槽体10内的水位(或原来在里面的污水)将向上累积,而在此一向上累积水量 的过程中,所述的一搅动件31不断地搅动这些污水,使污水与气泡和除污物质均 匀地调和;并且在这狭长的流动路径中,使所述的气泡与除污物质有充足的时间 吸附水中的污质;当水位不断上升至接近所述的第一槽体IO顶端的位置时,污水 将从所述的泄水口 13向外流出,进入一连通件14 (本例中是导水管),被充分 混合气泡的污水,经入水口21进入所述的较为宽广的第二槽体20;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的入水口 21是设置在第二槽体20接近中段处,并经所述的连通件14 朝上与所述的第一槽体10的泄水口 13形成连通状态;使所述的充分混合吸附气 泡的污染物质,在第二槽体20内逐渐往水面之上浮出聚集,被除去污染物质的净 水则往所述的第二槽体20下方下沉,所述吸含有气泡的污染物质将逐渐由排出部 22向外溢出,或是经所述的刮片41的辅助向外刮除。而上述往下沉的滤净水液, 则可从位于第二槽体20下端的出水孔23引出提供使用者利用。
可知的是,所述的第一槽体IO可将污水与那些用以去除水中杂质的物质完全 调和,而后再将其导入所述的第二槽体20进行静置,使水液与污质在经过沉淀后 分离;实际上,这种将混合除污物质的过程设定在过滤作业的前段进行,使过滤 作业后段污质与水液分离的效果在所述的静置沉淀的过程中,是能够更加充全。 较过去使用单一槽体同时进行调和除污物质、静置沉淀与排除污质的结构,具有 较佳的去污效果。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第一槽体,具有一入水口将污水引入第一槽体内,经第一槽体内预设的流动路径后,从一泄水口排出,流入一第二槽体,使污水在所述的第二槽体内进行污染物质浮除的程序;所述的第二槽体的上方位设有一使浮置在水面上的污染物质向外排除的排出部;所述的第二槽体的下方位设有一将污染物质被浮除的下方位过滤水液向外导出使用的出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浮除槽 上另设有一调和装置,且所述的调和装置具有一搅动件,所述的搅动件是设置在 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至少一槽体内部。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槽体比第二槽体狭长。
4.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入水口是设在第一槽体接近下端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 口是设在第一槽体接近下端区域。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槽体设有另一入水口。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槽体设有另一入水口。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槽体设有另一入水口。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槽体设有另一入水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是设在第一槽体下端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是设在第一槽体下端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是设在第一槽体下端区域。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是设在第一槽体下端区域。
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设在第一槽体的较下方位置,且具有一入水口,并经一连通件朝上与所述 的第一槽体的泄水口形成连通状态。
1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 体设在第一槽体的较下方位置,且具有一入水口,并经一连通件朝上与所述的第 一槽体的泄水口形成连通状态。
1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 体设在第一槽体的较下方位置,且具有一入水口,并经一连通件朝上与所述的第 一槽体的泄水口形成连通状态。
1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 体设在第一槽体的较下方位置,且具有一入水口,并经一连通件朝上与所述的第 一槽体的泄水口形成连通状态。
1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另一入水口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槽体的中段位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槽体的中段位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 入水口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槽体的中段位置。
2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 一入水口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槽体的中段位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槽体接近排出部处,设置有一用以排除槽体内的污质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具有至少一刮片。
2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槽体 接近排出部处,设置有一用以排除槽体内的污质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具有至少一刮片。
2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槽体 接近排出部处,设置有一用以排除槽体内的污质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具有 至少一刮片。
25.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槽体 接近排出部处,设置有一用以排除槽体内的污质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具有至少一刮片。
2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槽 体接近排出部处,设置有一用以排除槽体内的污质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具 有至少一刮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改良结构,是包括一第一槽体,具有一入水口,用以将污水引入槽体内,并在所述的第一槽体内规划一流动路径,使污水可从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槽体上的一泄水口排出;一第二槽体,设有一入水口是与前述第一槽体的泄水口形成连通状态,用以将所述的污水导入槽体内;一排出部,是设在所述的第二槽体上的外围,可使位于水面上浮出的污染物质可向外排除;以及一设置在第二槽体上的出水口,是将经过滤的水液向外导出,以达到较现有者更佳的清洁效果。
文档编号C02F1/24GK201012907SQ20072000492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沈呈华 申请人:乐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