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18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丝瓜络作为载体的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 氧化床。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浸没型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在废水 处理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填料是决定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特性的 填料对生物膜的性状及反应器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目前常用的软填料有涤纶、腈纶、尼龙等, 但以上填料容易黏结成球,且挂膜不牢固,使用寿命短,对环境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黏结、挂膜牢固且没有二次污染、操 作简单的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包括床体、支架、 溢流堰、曝气器、丝瓜络填料,用支架将丝瓜络填料悬放置氧化床中,丝瓜络填料与活性污 泥相接触。
在活性污泥的底部设有曝气管道。
氧化床下侧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孔墙,氧化床的上侧出水口处,设有溢流堰。 本实用新型床体的上部为竹竿搭成的支架,用麻绳串起的丝瓜络悬挂在支架上,下部为 活性污泥区。该装置运行时,污水由进水口进入,经孔墙均匀布水后进入反应区。在水流和 气流的作用下,丝瓜络填料和活性污泥良好接触,微生物大量繁殖并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 膜。污水在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中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得到净化,经溢流堰沉淀后由出水口排 出。
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填料不易黏结成球且挂膜快、去除率高。
2、 丝瓜络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
3、 体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稳定。
4、 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2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 2、进水孔墙,3、床体,4、支架,5、丝瓜络填料6、麻绳,7、溢 流堰,8、出水口, 9、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该装置包括床体3和丝瓜络填料5两大部分。床体3的上部为竹竿4搭成 的支架,系有用麻绳6串起的丝瓜络填料5,下部为活性污泥区;床体3的左下側设有进出 水口 1、孔墙2,右上侧设有出水口8、溢流堰7,床体的底部设有曝气管道9。溢流堰7的 上部弯向反应区,可使污水折返,沉淀完全。床体3、孔墙2釆用PVC塑料,溢流堰7为带 孔的PVC塑料,曝气管道9为氧化床鼓风曝气。
该装置运行时,污水由进水口l进入,经孔墙2均匀布水后进入反应区。在水流和气流 的搅动下,活性污泥在水体中均相分布并与丝瓜络填料5良好接触。空气从床体3底部均匀 鼓入,水体中溶氧充足,微生物大量繁殖并附着在填料5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在 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中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被吸附降解。污水净化后经溢流堰7折返,二次沉 淀后水质变清,最后由出水口排8出。
权利要求1.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包括床体、支架、溢流堰、曝气管道、丝瓜络填料,其特征在于,支架将丝瓜络填料悬放置氧化床中,丝瓜络填料与活性污泥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其特征在于在活性污泥的底部设有曝 气管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其特征在于氧化床下侧的进水口处, 设有进水孔墙,氧化床的上侧出水口处,设有溢流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瓜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床,包括床体、支架、溢流堰、曝气管道、丝瓜络填料,用支架将丝瓜络填料悬放置氧化床中,丝瓜络填料与活性污泥相接触,在活性污泥的底部设有曝气管道,污水中的有机物在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中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被吸附降解。本实用新型填料不易黏结成球且挂膜快、去除率高、处理效果稳定。采用的丝瓜络填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C02F3/10GK201003006SQ20072001783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建 张, 张成禄, 丽 王, 冰 翟, 邹红艳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