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17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含油碱性废水的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含油碱性废水从调节池打入中和池,在中和池中打入酸水,中和后用气 浮除油,然后进入除油过滤器进行深度除油。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法为纯物化法处理,出水含油量高,不能长期达到深度处理的要 求。所述的能耗大,本身不节能,而且所消耗的矿物滤料多,产生二次污染,不符合环保 要求,不足以实现系统全自动和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含油碱性废水中和 处理系统、气浮预处理系统、冷却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沉降系统、 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化学加药系统组成;用工业含油碱性废水和工业酸水为原料进行中和, 用气浮法进行预处理,经冷却塔冷却后的水进入生化池,在生化池中曝气,用微生物降解 水中油份,再经过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降低了水中污染物的排放,使出水满足排放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气浮 预处理系统、冷却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沉降系统、污泥脱水处理系 统、化学加药系统组成;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包括碱调节池、 一级中和池、二级中和池、混凝池,碱调 节池通过管路与一级中和池连接,在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在一级中和池和二级中和池中 设置曝气和搅拌系统;与一级中和池和二级中和池相连的还有酸投加系统;二级中和池连 接混凝池;混凝池连接PAC药液罐和PAM药液罐,在连接管路上设有计量泵;PAC药液罐和PAM 药液罐、HC1酸罐、NaOH药液罐构成化学加药系统;混凝池连接气浮预处理系统,气浮池设备上配刮油刮渣小车;气浮预处理系统连接冷200720015816.7说明 却系统中温冷却塔;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中温冷却塔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缓冲水池;缓 冲水池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生化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连接沉淀池,生物反应 池连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最终出水池;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还连接泥浆罐,泥浆罐 连接板框压滤机,连接管路上设有污泥回流泵;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进出水管道、曝气风机,内部有生物填料;深度处理 系统即生物滤池,包括内部填料和连接管道;污泥沉降系统由泥浆罐、污泥回流泵组成; 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由污泥浓縮池、泥浆罐、板框压滤机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 可以同时处理含油碱性废水和酸性废水,必要时还可以同时处理生活污水,整个 系统基本无矿石填料的消耗,足以满足任何规模的酸碱废水处理系统(站)。2) 引入气浮预处理工序,降低了生化反应池的负荷,使出水更稳定;3) 用生物滤池代替了传统过滤器,保证了出水水质、减少了填料的消耗;4) 加酸加碱泵均由PLC控制,投加量由PLC经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保证了投加量的 准确。 ,5) 引入自动可调的K系数,人工智能,能自动根据PH的波动情况调整,在系统波 动的情况下,自动得出更合理的数值,系统智能化程度高;也可根据经验人工干预。6) 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资源广、反应充分、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管理方 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附图中,M-搅拌机YW-液位计LW-旋转料位机HP-浊度仪P-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工艺作详细说明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由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气浮预处理系统、冷却系 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生物滤池)、污泥沉降系统、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化 学加药系统组成;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包括碱调节池、 一级中和池、二级中和池、混凝池,碱调节池通过管路与一级中和池连接,在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在一级中和池和二级中和池中 设置曝气和搅拌系统;与一级中和池和二级中和池相连的还有酸投加系统;二级中和池连4接混凝池;混凝池连接PAC药液罐和PAM药液罐,在连接管路上设有计量泵;PAC药液罐和PAM 药液罐、HC1酸罐、NaOH药液罐构成化学加药系统;混凝池连接气浮预处理系统,气浮池设备上配刮油刮渣小车;气浮预处理系统连接冷 却系统中温冷却塔;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中温冷却塔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缓冲水池;缓 冲水池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连接沉淀池,生物反应池连接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连接最终出水池;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还连接泥浆罐,泥浆罐连接板框压滤机, 连接管路上设有污泥回流泵。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进出水管道、曝气风机,内部有生物填料;深度处理 系统即生物滤池,包括内部填料和连接管道;污泥沉降系统由泥浆罐、污泥回流泵组成; 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由污泥浓縮池、泥浆罐、板框压滤机构成。在本系统中,加碱泵由变频控制,加酸由行程控制,投加量由PLC经数学模型计算, PLC信号来源于各PH仪的信号。下面对用上述系统处理碱性废水的工艺做如下叙述1) 碱性废水处理;机组排放的含油碱性废水流入碱调节池,在调节池中设有PH仪和 液位计YW。PH调整碱调节池的出水用提升泵打入一级中和池,在一级中和池中通过加酸水与 碱性废水反应,酸碱废水的投加量受一级中和池出水的PH仪变频控制,投加量分别由PLC 经数学模型计算确认,PLC信号来源于碱调节池和酸罐中的PH值。微调 一级中和池出水进入二级中和池,在二级中和池分别有另两组流量较小的废酸废碱泵再次投入废酸废碱对PH值进行微调,二次给酸量给碱量由一次中和池出水的PH 仪控制,经搅拌和曝气加速反应进程,再由一级中和出水的PH值,提供修正信号,经数 学模型计算后,控制酸碱微调泵打入相应的含油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水进入二次中和池,从 而保证二次中和的出水合格。当碱调节池中废碱液位报警时(超低液位),酸调节池的出水(废酸)用泵提升至一 级中和曝气槽,在一级中和池中投入石灰乳,石灰乳的投加量受一级中和池出水的PH仪 变频控制; 一级中和池出水进入二级中和池,在二级中和池中由另一组流量较小的调节泵 再次对PH值进行微调,微调给量由一次中和池出水PH仪控制(行程控制)。2) 混凝处理;二次中和出水经PH检测,在满足PH-6-9的条件下进入混凝池;合格入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混合、絮凝;絮凝剂和助凝剂的加入量由 浊度仪控制;所述的絮凝剂选用PAC;所述的助凝剂选用PAM。3) 水中浮油及部分乳化油的处理水中浮油及部分乳化油由气浮池来处理,气浮方 法有4种压力溶气气浮、散流气浮、射流气浮或涡凹气浮。4) 二次PH调节和冷却经气浮处理的废水再次经过PH调节,使之满足下部工序的 要求;然后通过提升泵进入中温冷却塔,使处理后的废水冷却,使之温度符合生化要求; 然后进入缓冲水池。5) 水中余油和COD的处理经预处理后的废水油和COD的含量比较高,为了去除 水中油份和COD,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池,并在池中曝气,用微生物降解水中油 份,生化反应池内控制温度为20-35°C, PH值6-9。生化处理方法有4种,接触氧化法、 活性污泥法、SBR法或CASS法。6) 污泥沉降处理;经预处理、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除去水中悬浮物,沉 淀池的形式有3种反应澄清池、辐流沉淀池、或斜板沉淀池替代。7) 深度处理为了保证出水水质,生化处理、沉淀后的废水再进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又名氧化池(塔)、生物接触氧化滤池。8) 污泥脱水处理;来自沉淀池的污泥用污泥回流泵送至泥浆罐进行浓縮,再用污泥 回流泵输送至板框压滤机脱水,脱水后的泥饼存放在污泥斗,定期用汽车外运;滤清液和 压滤机冲洗水则通过收集后,用泵排至废水调节池。
权利要求1、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气浮预处理系统、冷却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沉降系统、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化学加药系统组成;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包括碱调节池、一级中和池、二级中和池、混凝池,碱调节池通过管路与一级中和池连接,在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在一级中和池和二级中和池中设置曝气和搅拌系统;与一级中和池和二级中和池相连的还有酸投加系统;二级中和池连接混凝池;混凝池连接PAC药液罐和PAM药液罐,在连接管路上设有计量泵;PAC药液罐和PAM药液罐、HCl酸罐、NaOH药液罐构成化学加药系统;混凝池连接气浮预处理系统,气浮池设备上配刮油刮渣小车;气浮预处理系统连接冷却系统中温冷却塔;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中温冷却塔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缓冲水池;缓冲水池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生化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连接沉淀池,生物反应池连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连接最终出水池;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还连接泥浆罐,泥浆罐连接板框压滤机,连接管路上设有污泥回流泵;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进出水管道、曝气风机,内部有生物填料;深度处理系统即生物滤池,包括内部填料和连接管道;污泥沉降系统由泥浆罐、污泥回流泵组成;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由污泥浓缩池、泥浆罐、板框压滤机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碱性废水的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含油碱性废水中和处理系统、气浮预处理系统、冷却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沉降系统、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化学加药系统组成;中和反应后合格的水采用气浮法预处理,经冷却后进入生化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在生化池中曝气用微生物降解水中油分,再经过沉淀池处理除去水中悬浮物,沉淀后的废水再进入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水的指标COD≤80mg/l;SS≤10mg/l;油≤5mg/l。用生化除油,减轻了系统的消耗;用生物过滤作为深度处理系统,减少了矿石填料的消耗;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资源广、反应充分、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管理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C02F1/66GK201169557SQ20072001581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俊 冯, 沈宏艳, 董德刚 申请人:辽宁三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