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6396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油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隔油池工作效率较高,可对内部进行观察并且可进行高度调节;包括壳体和出液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纵向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液管;还包括底架、上支架、下支架和调节管;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均设置有观察组件;还包括回液管,回液管的一端与右腔室连通,回液管的另一端与左腔室连通,并且回液管位于壳体的外侧,回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泵,出液管安装在回液管上。
【专利说明】
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油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隔油池是一种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的领域;现有的无动力隔油池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纵向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左腔室通过通孔与右腔室相通,并在左腔室内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安装在隔板上并与通孔连通,壳体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并且进液管与左腔室相通,出液管与右腔室相通;这种无动力隔油池使用中发现,其通过重力进行分离后自出液管出液含油量较高,从而导致其整体工作效率较差;并且其内部无法进行观察,从而无法对工作过程进行及时观察和掌握;整体装置由于高度有限,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导致其整体适应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可对内部进行观察并且可进行高度调节的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包括壳体和出液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纵向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左腔室通过通孔与右腔室相通,并在左腔室内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安装在隔板上并与通孔连通,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液管,并且进液管与左腔室相通;还包括底架、上支架、下支架和调节管,所述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固定,所述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固定,所述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均插入并螺装至所述调节管的内部;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均设置有观察组件,所述第一观察口与左腔室相通,第二观察口和右腔室相通,所述观察组建包括安装在观察口上的透明挡板、把手、联动杆、带动杆和刷毛,所述刷毛安装在带动杆上,并且所述刷毛的顶端贴紧所述透明挡板,所述带动杆和刷毛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内部,所述联动杆的顶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底端穿过透明挡板后与带动杆连接;还包括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右腔室连通,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左腔室连通,并且回液管位于壳体的外侧,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栗,所述出液管安装在所述回液管上。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调节管均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左前侧固定,第二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右前侧固定,第三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左后侧固定,第四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右后侧固定;第一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左前侧固定,第二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右前侧固定,第三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左后侧固定,第四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右后侧固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回液管的设置进行更高效率的工作,并且通过调节管的旋转进行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相对距离调节;通过透明挡板的设置可以进行更好的观察,并且通过刷毛进行擦拭。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8]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包括壳体I和出液管2,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纵向设置有隔板3,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左腔室通过通孔与右腔室相通,并在左腔室内设置有连通管4,连通管安装在隔板上并与通孔连通,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液管5,并且进液管与左腔室相通;还包括底架6、上支架7、下支架8和调节管9,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固定,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固定,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均插入并螺装至调节管的内部;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均设置有观察组件,第一观察口与左腔室相通,第二观察口和右腔室相通,观察组建包括安装在观察口上的透明挡板10、把手11、联动杆12、带动杆13和刷毛14,刷毛安装在带动杆上,并且刷毛的顶端贴紧透明挡板,带动杆和刷毛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内部,联动杆的顶端与把手连接,联动杆的底端穿过透明挡板后与带动杆连接;还包括回液管15,回液管的一端与右腔室连通,回液管的另一端与左腔室连通,并且回液管位于壳体的外侧,回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栗,出液管安装在回液管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回液管的设置进行更高效率的工作,并且通过调节管的旋转进行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相对距离调节;通过透明挡板的设置可以进行更好的观察,并且通过刷毛进行擦拭。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上支架、下支架和调节管均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左前侧固定,第二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右前侧固定,第三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左后侧固定,第四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右后侧固定;第一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左前侧固定,第二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右前侧固定,第三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左后侧固定,第四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右后侧固定。
[001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包括壳体和出液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纵向设置有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左腔室通过通孔与右腔室相通,并在左腔室内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安装在隔板上并与通孔连通,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液管,并且进液管与左腔室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上支架、下支架和调节管,所述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固定,所述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固定,所述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上支架底端和下支架顶端均插入并螺装至所述调节管的内部;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并在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上均设置有观察组件,所述第一观察口与左腔室相通,第二观察口和右腔室相通,所述观察组建包括安装在观察口上的透明挡板、把手、联动杆、带动杆和刷毛,所述刷毛安装在带动杆上,并且所述刷毛的顶端贴紧所述透明挡板,所述带动杆和刷毛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内部,所述联动杆的顶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底端穿过透明挡板后与带动杆连接;还包括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右腔室连通,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与左腔室连通,并且回液管位于壳体的外侧,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栗,所述出液管安装在所述回液管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无动力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调节管均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左前侧固定,第二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右前侧固定,第三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左后侧固定,第四组上支架顶端与壳体底端右后侧固定;第一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左前侧固定,第二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右前侧固定,第三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左后侧固定,第四组下支架底端与底架顶端右后侧固定。
【文档编号】C02F1/40GK205634984SQ20162021920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李健, 刘抒媛
【申请人】福建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三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