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69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油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针对工业含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特别是一 种采用两级压力过滤将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以达到较高环保排放标准 的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广泛用于港口、码头、各类工矿企业对拟排放的 含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背景技术
在港口、码头及各类工矿企业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 含油污水,这些污水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致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公告号为CN2419200、名称为《一 种油污水分离机》的专利技术即属于此类净化装置。该分离机包括真空分离 室及设于其内的带簿膜分离盘的簿膜分离箱,高分子吸附室及其滤芯,接于 真空分离室与吸附室之间的输液管,设于真空分离室上部的集油室及其加热 器、污水进水管,含柱塞泵及其电动机的排油机构,与高分子吸附室连接的 排水管,排汽阀,压力表,排泄口,机座。工作时含油污水首先进入真空分 离室、通过重力自然分离,再进入簿膜分离箱、经瓦棱板的粘附作用使小油 滴聚集成大油滴后上浮至集油室内,然后通过螺杆泵将初步分离后的第一次 净化水泵入高分子吸附室,经其滤芯过滤后的清水经排水口排出,过滤出的 悬浮物和机械颗粒杂质从排泄口排出。该分离机由于第一级采用瓦棱板状的 簿膜分离盘聚集分离,然后再经吸附室过滤分离即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且 仅在第一级分离室上设置一集油室。因此,经该分离机处理后的水中其含油 量仍在10mg/L(10ppm)左右,净化处理效果较差,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 排入标准,仅允许向三类海域及四、五类水域排放,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改进设计一种含油污水 净化处理装置,以达到提高对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效果,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净化后的水中含油量《5ppm、以保护环境不致被 污染并扩大其应用范围等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两级压力过滤、并利用有良好的吸油性能 和解吸性能的层叠式PP棉及聚丙烯作为滤芯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净化 处理,第一级分离净化采用孔径《0.03mm的PP棉滤芯,以使初滤(一级过滤) 后水中含油量在20ppm左右,二级分离净化处理采用孔粒度《5 ii m的聚丙烯 滤芯组以确保经此处理后的水中含油量《5ppm,从而实现其目的。因此,本 实用新型包括第一、二级净化腔,含油污水输入总成,带电加热器的集油室 及排油总成,净化水出口,排污口,压力表及机座,关键在于在第一级净化 腔内同轴线环形设置有一端部为开放式的隔离筒(罩)、隔离筒内还设有一从 外向内过滤的滤芯,第二级净化腔内则分隔为沉浮分离室及过滤分离室两部 分并在过滤分离室内设置一组由内向外过滤的精滤芯、各滤芯均通过其前端 的进水口与沉浮分离室连通,集油室设置两套、分别设于第一级净化腔的顶 部及第二级净化腔正对沉浮分离室的顶部,而含油污水输入总成则包括电动 压力泵、安全阀及含油污水输入管;含油污水输入管与第一级净化腔连通, 第一级净化腔的滤芯中心则通过第一级净化水输送管与第二级净化腔的沉浮 分离室连通,两集油室则分别通过带电磁阀的排油管与排油总成中的柱塞泵 输入端连接。上述第二级净化过滤腔在其过滤分离室内设置一组由内向外过滤的精滤 芯,该组滤芯设于过滤分离室的中上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两级压力过滤分离腔对含油污水迸行净化处理、并 在第二级净化腔上增设一集油室,经第一级净化处理后的水质中含油量可达 20ppm左右,再经第二级精滤净化处理后即可确保水质中的含油量《5ppm,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可向二类海域及三类水域排放入,有效扩大了应 用范围。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工业油污水净化效率高,净化后的水质可确 保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有效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中l.第一级净化腔,1 1.滤芯,1 2.隔离筒,1 3.第一级净化水输送管,1 4.排污口; 2.集油室,2 1.油位电级,2 2.压力表,2 3.排 汽阀,2 4.电加热器,3.排油总成,3 1.柱塞泵,3 2.电动机,3 3、 3 4.排油阀,3 5.排油管,4.集油室,4 1.油位电级,4 2.压力表,4 3.排汽阀,4 4:电加热器,5:第二级净化腔,5 1:沉浮分离室,5 2:过滤分离室,5 3.隔板,5 4.精滤芯,5 5.进水口, 5 6.净化排放管,5 7.余水排放管,6.机座,7.含油污水输入总成,7 1.电动压力泵,7 2.含 油污水进口, 7 3.安全阀,7 4.含油污水输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净化流量5m7h,净化后水质含油量《5ppm的装置为例第一级净化 腔l内径d)600mm、长814mm、壁厚5mm、端部采用法兰盖紧固密封,其中 隔离筒l 2直径4)420mm、长710mm、筒壁厚3mm,滤芯1 1采用滤孔直径 《0.03mm的PP棉滤芯,其内、外径分别为(J)80mm及<!> 300mm、长586mm;第 二次净化腔5内径(J)800mm、长1600,、壁厚6mm,其中过滤分离室5 2 轴向长1200mm,与沉浮分离室5 1之间的隔板5 3厚10mm,精滤芯5 5 采用内、外径分别为4)50mm及4)98mm、长lOOOmm、过滤层孔粒度《5um的 聚丙烯滤芯共8支,各滤芯均通过双头螺杆紧固于隔板5 3上并通过其上与 滤芯内腔对应的一组环形设置的小12X6个进水口 5 4将沉浮分离室5 1 与精滤芯5 5的内腔连通,净化水排放管5 6为DN50管;含油污水输入总 成7中的电动压力泵7 1采用带电动机的型号为G50X2-B600的单螺杆泵, 安全阀7 2为安全压力0. 5Mpa的DN50安全阀,含油污水输入管7 4亦为 DN50管;两集油室2及4为同规格集油室,内径cb350rmn、高220mm,其中 压力表2 2、 4 2型号为Y-60,电加热器2 4、 4 4功率为2KW,排油管 为DN25管;排油总成3中柱塞泵3 1型号DZ-500,与之配套的电动机3 2型号YS114-W,排油阔3 3及3 4均采用DN25电磁阀。本实施实例工作时含油污水经电动压力泵7 1加压输入第一级净化腔 1内,工作压力0. 2 0. 3Mpa,进入净化腔内的含油污水经滤芯1 1过滤处理后,第一级净化水经其输送管1 3送入第二级净化腔5中的沉浮分离室5 1内,在第一级净化腔1内聚集成的大颗粒油滴上浮至集油室2中;而进入 沉浮分离室5 1内的第一级净化水首先经重力自然分离,油滴上浮至集油室 4内,余水则经各进水口 5 4进入过滤分离室5 2中的精滤芯5 5的内腔, 经过滤处理后的净化水由排放管5 6排出。当任一集油室内的油质达到设定 高度时,油位电极2 1或和4 1自动触发启动排油电机3 2和柱塞泵3 1及相应的(排油)电磁阀3 3或/和3 4将油输往贮油池;而当温度过低时 启动电加热器2 4及4 4以防止油凝结;在运行过程中若输入的含油污水 压力自动上升至0.5Mpa时、安全阀7 3自动开启,进入第一级净化腔1内 的含油污水经该阀出口返回原污水池内,此时应停机清洗或更换相应的滤芯。 该净化装置经对含油量达3000ppm的污水进行净化测试,经第一级净化 腔1处理后的水中含油量为20ppm,经第二级净化腔5处理后的水中含油量 <5ppm,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含油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二级净化腔,含油污水输入总成,带电加热器的集油室及排油总成,净化水出口,排污口,压力表及机座,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级净化腔内同轴线环形设置有一端部为开放式的隔离筒、隔离筒内还设有一从外向内过滤的滤芯,第二级净化腔内则分隔为沉浮分离室及过滤分离室两部分并在过滤分离室内设置一组由内向外过滤的精滤芯、各滤芯均通过其前端的进水口与沉浮分离室连通,集油室设置两套、分别设于第一级净化腔的顶部及第二级净化腔正对沉浮分离室的顶部,而含油污水输入总成则包括电动压力泵、安全阀及含油污水输入管;含油污水输入管与第一级净化腔连通,第一级净化腔的滤芯中心则通过第一级净化水输送管与第二级净化腔的沉浮分离室连通,两集油室则分别通过带电磁阀的排油管与排油总成中的柱塞泵输入端连接。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含油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净 化过滤腔在其过滤分离室内设置一组由内向外过滤的精滤芯,该组滤芯设于 过滤分离室的中上部。
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含油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带压力泵的含油污水输入总成,第一、二级净化处理腔及设于各腔体上的设有电加热器的集油室,排油总成,净化水排放管、机座。该实用新型由于在第一、二级净化腔内分别采初级分离滤芯及一组精滤芯对含油污水进行压滤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水中含油量≤5ppm,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向二类海域及三类水域排放。因而具有对工业含油污水净化效率高,净化后的水质可确保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环境污染小,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克服了背景技术对含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差,只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适用范围较窄等缺陷。
文档编号C02F1/40GK201087145SQ200720081079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林 杨, 柴世英 申请人:自贡市真空滤油机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