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88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电絮凝水处理
系统。
背景技术
凝聚是在水处理中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操作方法之一。我们惯于用凝聚来描述液体 中不稳定的微小颗粒凝集成较大的颗粒这个过程。液体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无 机的溶解物基本上都是以带电的状态存在于溶液中。Schulze曾经在1882年指出,在液体 中加入带有与溶解物相反电荷的离子,使溶解物体不稳定而凝集,从而可以用沉淀和过滤 的方法予以清除。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到凝聚的目的,化学凝聚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 是因为这种处理方法费用较高并产生大量的污泥,所以现在很少使用。生物的方法由于处 理过程比较复杂,很难普遍使用。而电凝聚系统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在电流的作用下溶解 可溶性电极,使其成为带有电荷的离子并释放出电子。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后产生的(0H—) 结合,生成有絮凝作用的化合物。另外释放出的电子还原带有正电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去除 液体中污染物的目的。 电絮凝可以一次完成氧化、还原、絮凝、气浮的过程,是污水处理的一个很好的选 择。但是一般现有的电絮凝水处理设备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在处理污水时,若要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这对于水量比 较大的污水处理工程难以适用; 2、对高浓度的有机污水进行处理时,电极消耗比较大,造成运行成本较高; 3、对一些溶解性比较强的物质,去除率有限,不能做到达标排放。 由于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所以几乎没有一个电絮凝水处理设备可以独立处理含有
较复杂污染物的污水或独立作为液体净化设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絮凝水处理设备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
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
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同轴电
絮凝水处理系统,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高频同轴电絮凝是在传统电絮凝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解决了一般电絮凝不能
彻底解决的问题,使电絮凝工艺迈上了 一个新的台阶。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絮凝水处理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 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 一种新型结构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絮凝水处理设备,使其更 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 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絮凝水处理设备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同轴结构的电极板作 为反应器的设计,使得电极板和液体获得最充分的接触,大大縮短停留时间,在高频智能化 自适电源的电场作用下使有效操作的能耗降低到最小,进而经济可行的对污水特别是污染 物浓度很高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包括一外管电极板;以及一内管电极板,设置于 该外管内,形成两管同轴套设的结构,且与该外管相互绝缘;其中,在该外管的内部从该外 管的管壁内侧到该内管的管壁外侧之间形成一轴向延伸的连通空间,该空间通过两个开口 与外部绝缘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所述的开口是形成于该空间的两端或一端。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所述的外管的一端为同种材料的封闭端,该内管 的一端靠近该封闭端,且与该封闭端保持一距离,使该空间与该内管的内部连通,该内管的 另一端形成该开口。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所述的外管的另一端与该内管管壁之间封闭,该 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该两个开口中的另一开口 。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空间内设置有一绝缘材料制造的螺旋 形的导流线。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还包括一一端为封闭端的次内管电极板,其绝缘 设置于该内管外及该外管内,该内管、该次内管及该外管形成由内至外的三管同轴套设的 结构,该内管的一端靠近该封闭端,且与该封闭端保持一距离,该内管的另一端伸出该次内 管的另一端形成该开口 ,且该内管形成该开口的该另一端的管壁与该外管之间为绝缘材料 的封闭端,该次内管的该另一端靠近该绝缘材料的封闭端,且与该绝缘材料的封闭端保持 一距离,该次内管的管壁将该空间划分为两个轴向延伸的第一连通空间和第二连通空间, 且该第一连通空间、该第二连通空间及该内管的内部相连通。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所述的两个开口中的另一开口设置于该外管靠近 该次内管的该封闭端的一端。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所述的外管及该内管电性连接一电源的一电极, 该次内管电性连接该电源的一与该电极电性相反的电极。 前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中所述的第一连通空间及该第二连通空间内分别设 置有一绝缘材料制造的螺旋形的导流线,且该第一连通空间内及该第二连通空间内的该导 流线的螺旋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 型提出的一种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水泵,接入一污水管;一供水控制装置, 与该水泵连接,将一污水经该水泵送入该供水控制装置;一反应装置,连接该供水控制装 置,其包括至少一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各该同轴电絮凝反应器之间为串并结构,通过阀门控制使其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及一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该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 源连接该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电极板,提供电絮凝反应需要的电能;一固液分离装置,与该 反应装置的相连,其下部及上部分别接入一污泥处理装置,其中部为处理后液体的输出口 ; 以及一敏化剂添加罐,接入该串联结构的反应器中的两串联反应器之间或该并联结构的反 应器之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实用新型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中对溶解性化学需 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和氨氮处理的难题。使COD的一次去除率达到89% , 氨氮的一次去除率达到84%。 2、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对不同的 水量、不同的水质和不同的处理要求,做到并联或串联结构组合,以适应不同水量(并联)、 不同水质(串联)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在电絮凝中引用敏化剂技术,在电絮凝中 诱发化学反应,解决了污水处理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可以去除一些难以去除的物质。 4、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利用同轴电絮凝的技术特点,可以回收污 水中的重金属或去除高浓度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之作为液体有机无机复合液肥,使污水 处理变成资源化和无害化。 5、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做成车载污 水处理系统。用于城市应急或临时污水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 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串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串并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其具体实施方 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阅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 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 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 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IO,包括外管11和内管12。
上述的外管ll,上设置有第一接电端子111。 上述的内管12,设置于外管11内,形成两管同轴套设的结构,且与外管11相互绝 缘,在内管12上设置有第二接电端子121。 其中,在外管11的内部从外管11得管壁内侧到内管12的管壁外侧之间形成轴向 延伸的连通空间13(如图所示),空间13通过位于其两端的进水口 131和出水口 132与外 部连通,在进水口 131和出水口 132处设置有端头14,端头14的设计除了满足进、出水的要 求外,还是为了保证内管12与外管11之间的绝缘定位支撑,所以端头14的材料需要使用 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10通过第一接电端子111、第二接电端子121与 一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未图示)电性相反的两电极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 反应器10在应用时,为了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需要将第一接电端子111与第二接电端子 121设置于反应器10的两端,其距离越远越好。如图1所示,第一接电端子111设置于外 管11管壁的外侧靠近出水口 132处,第二接电端子121设置于进水口 131的处内管12的 管壁端面处。 这种结构的反应器一般用于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杀菌、破乳及去色等。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 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20,包括外管21和内管22。 上述的外管21,一端为同种材料形成的封闭端212,另一端形成具有中心通孔的 封闭端213,外管21上设置有第一接电端子211。 上述的内管22,设置于外管21内,形成两管同轴套设的结构,且与外管21相互绝 缘,内管22上设置有第二接电端子221,内管22的一端从外管21的封闭端213的中心通孔 延伸出一段长度形成一延伸段223,其端口为进水口 231,进水口 231与外部设备通过绝缘 套管进行连接,内管22的另一端靠近外管21的封闭端212,且与封闭端212保持一距离,使 外管21的内部从外管21的管壁内侧到内管22的管壁外侧之间形成的轴向延伸的连通空 间23,且空间23与内管22的内部222相连通,在内管22的该端与外管21之间设置有绝缘 支撑(未图示)。 其中,出水口 232设置于外管21靠近进水口 231—端的外管21的管壁处,此时需 要在出水口 232处设计一个绝缘套管24,以将内管22与外管21分隔开,以保证出水口 232 为绝缘出水口。绝缘套管233不但需要起绝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对出水口 232处的密封 作用。绝缘套管24的位置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外管21需要保留的长度214。 一般绝缘套管 24的位置设定在内管22的长度减去外管21的直径处。 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20通过第一接电端子211、第二接电端子221与 一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未图示)电性相反的两电极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 反应器20在应用时,为了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第一接电端子211与第二接电端子221需
7要设置于反应器的同向端,其距离越小越好。如图2所示,第一接电端子211设置于外管21 的保留的长度214的管壁的外侧靠近出水口 232处,第二接电端子221设置于内管22靠近 进水口 131的延伸段223的管壁的外侧。 这种结构的反应器一般用于去除COD、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demand, BOD)、氨氮等有机物等污染物。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 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30,包括外管31,内管32及 次外管33。 上述的外管31,设置有第一接电端子311,其一端设置有绝缘材料形成的出水口 342,另一端为中心具有一通孔的绝缘材料的封闭端312,以保证内管32与外管31之间的的 绝缘定位支撑。 上述的次内管33,同轴的设置于外管31内,与外管31相互绝缘,其上设置有第三 接电端子331,其一端为同种材料的封闭端332,另一端靠近封闭端312,且与封闭端312保 持一距离,且内径方向具有绝缘支撑。次内管33的外部两端与外管31内壁面之间设置有 绝缘支撑(如图所示)。 上述的内管32,同轴的设置于次内管33内,与次内管33相互绝缘,且内管32上设 置有第二接电端子321,内管32的一端从外管31的封闭端312的中心通孔延伸出形成一延 伸段323,其端口为进水口 341 ,进水口 341通过绝缘套管与外部设备连接,其另一端靠近次 内管33的封闭端332,且与封闭端332保持一距离,内管32与次内管33之间设置有绝缘支 撑(如图所示)。 其中,在外管31管壁的内部从外管31的管壁内侧到次内管33的管壁外侧之间、 以及次内管33的管壁内侧到内管32的管壁外侧之间分别形成轴向延伸的连通空间343以 及344,连通空间344又与内管32的内部32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通过第一接电端子311、第二接电端子321与一 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未图示)的同一极性的电极电性连接,第三接电端子331与高频 智能化自适应电源的一与上述电极极性相反的电极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 器30在应用时,为了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第一接电端子311设置于外管31靠近出水口 342的管壁外侧,第二接电端子321设置于内管32靠近进水口 341的延伸段323的管壁外 侧,第三接电端子331设置于次内管33管壁外侧的中心,并经封闭端312引出。 这种结构的反应器主要用于处理较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般内管32、次内管 33及外管31的材料不同,为此我们也称之为复合反应器。复合反应器的材料的选择是根据 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质来确定的。 —般情况下,电絮凝反应的电极板选择的材料为铁或铝。本实用新型的同轴反应 器可以根据所处理的污染物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金属或合金材料,以获得在最佳除污效果 和最低的电极消耗之间的平衡。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是将电极板设计成同轴结构,使得极板和液体可以充分 的接触。其中,第二、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内管22、32除了作为电絮凝反应的一个电极使用 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使进入内管内部222、322的污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充分 的极化,使得当污水流向内管22、 32和外管21 、 31之间的空间23、 243、 244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更加彻底。同时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内管12、22与外管11、21之间的空间13、23设置 有螺旋形的导流线(未图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内管32与次内管33,及次内管33与外管31 之间的连通空间344、343均设置有螺旋形的导流线(未图示),且这两处的导流线的螺旋 方向相反,在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导流线也必须是绝缘材料。导流螺距视反应器长度而定。 螺旋形的导流线的设计使得液体在管内以沿轴向旋转流动,从而使电化学反应发生得均匀 并彻底,达到反应快速并有效的目的。经过试验得知,对于处理同一种污水使用同轴电絮凝 反应器与使用普通极板电絮凝反应器的时候相比较,在同等外界条件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 结果时,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处理时间为仅为秒级计算,而普通极板电絮凝反应器处理时 间为分级计算。而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极板消耗也只是普通极板电絮凝反应器的极板消耗 1/19。 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被控制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这使得在反应 中产生的氢气可以充分的和液体混合而不是边处理边释放。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使处理后氢 气气浮的效果是普通极板电絮凝气浮效果的2-3倍以上,更有利于污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分 离,净化污水。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的组成结 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种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40,包括水泵41、供水控制 装置42、反应装置43、固液分离装置44、污泥处理装置45以及敏化剂添加罐46。其中反应 装置43有多个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以及一高频智能化 自适应电源构成(未图示),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与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电极板连接,提 供电絮凝反应需要的电能。 污水由污水管经水泵41送入供水控制装置42,根据处理的要求,供水控制装置42 将决定反应装置43中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是串联方式还是并联方式,同时决定了是几级 的串联或几级并联。经过供水控制装置42后的污水进入反应装置43中进行电絮凝反应之 后,在固液分离装置44中进行固液分离,将絮体与澄清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絮体送入污 泥处理装置45,在污泥处理装置45中进行进一步的脱水。 如果此时在线检测的结果发现澄清液未达到处理的要求,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供 水控制装置42将澄清液送到下一级继续处理,直到达到处理的要求。 由于电絮凝是在电场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电化学反应,所以在极板确定的情 况下,选择适当的供电电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使用的电絮凝的电源有各种各样,如电压的 高低、电流的大小、极性的转换及各种脉冲等电源。这些电源从不同角度上来说都可以起到 发生电化学反应的作用。但是这些电源的出现基本上都是针对降低电耗及极板消耗来设计 的。而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采用的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不但解决了降低电 耗和极板的消耗问题,同时可以根据污染物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电参数,使得处理效果可 以一直处于最优的状态。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污染物的某一个特定参数的变化或在线检测仪等来自动 的调整电压、电流和频率的关系。如在一般情况下,当一个有针对性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完 成后,其进水的电导率及出水的电导率基本上是一个定值范围。每一级反应器的进出水的 电导率也基本上是一个定值范围。所以当固定了一个电导率范围及一个电压值后,电流也
基本是一个定值。此时如果污水的污染物发生变化时,其电导率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如果当电压是固定值时,电流将随之变化。所以只要污染物发生变化,电流将发生变化。如果污染 物在处理过程中被去除了,电导率也会变小,电流也会跟着变小。当电流小到一个设定值 时,控制系统则认为整个系统已经达到了处理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如主要真对污 水中的COD处理,则在处理系统中设置一个在线COD检测仪,将处理出水的COD值作为控制 值,当处理系统为达到控制值时,反应器的电参数或串联级数将根据初始设定运行,如果达 到控制值时,则认为处理达到要求,处理后的水将排放出去。如果未能达到控制值时,反应 器的电参数或串联级数将发生变化,直到达到控制值为止。无论是哪一种控制方式,都是根 据污水的性质在初始条件下设定好的,计算机和控制系统将自动完成上述过程。 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采用的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根据具体要求 可以是一个恒功率源,当电流变化时,电压也随之变化,但是频率是在初始调整好后相对固 定的。也可以是一个横流源,当选用恒流源时,电压和频率是不断的变化的。在具体实施时 所选定的电源的形式,是根据被处理的污水的性质确定。 频率的设定是根据污染物的性质确定的。特别是需要添加敏化剂的情况下,频率 的设定尤为重要。使敏化剂在一个高频电场作用下获得更高的活化能,诱发化学反应,使得 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或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在这个高频电场下发生,从而达到除去污染物的 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反应器20、30可以使用敏化剂,因此,在图4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中设置有敏化剂添加罐46,其接入串联结构的 反应器中的两串联反应器之间或并联结构的反应器之前。电源的频率根据使用敏化剂的不 同而不同。敏化剂是由多种无毒无害的矿物质根据污水的性质配制而成。在高频电场的作 用下,使这些矿物质吸收微粒能量带有极性并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小微粒可以诱发 一些无极性或弱极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在电絮凝电场的作用下去除的目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的电絮凝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敏化 剂在封闭的反应器中,更容易被激活,从而发生普通电絮凝不能发生的诱导化学反应。特别 是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敏化剂可以更充分的被"激活",使得诱导化学反应进行的更彻底, 完成一般电絮凝不能完成的处理工作,达到一般电絮凝无法达到的处理效果,进而使得同 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具有更广的处理范围和更强的处理效果。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串并结构示意 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串并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在工程上同轴 电絮凝反应器一般按串并结构在一起的设计进行应用,通过阀门3、4的开闭控制其形成如 图6所示的串联使用状态或并联使用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管电极板;以及一内管电极板,设置于该外管内,形成两管同轴套设的结构,且与该外管相互绝缘;其中,在该外管的内部从该外管的管壁内侧到该内管的管壁外侧之间形成一轴向延伸的连通空间,该空间通过两个开口与外部绝缘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开口是形成于该 空间的两端或一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管的一端为同 种材料的封闭端,该内管的一端靠近该封闭端,且与该封闭端保持一距离,使该空间与该内 管的内部连通,该内管的另一端形成该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管的另一端与 该内管管壁之间封闭,该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该两个开口中的另一开口 。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空间内设置有一绝缘材料制造的螺旋形的导流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一一端为封闭端 的次内管电极板,其绝缘设置于该内管外及该外管内,该内管、该次内管及该外管形成由内 至外的三管同轴套设的结构,该内管的一端靠近该封闭端,且与该封闭端保持一距离,该内 管的另一端伸出该次内管的另一端形成该开口,且该内管形成该开口的该另一端的管壁与 该外管之间为绝缘材料的封闭端,该次内管的该另一端靠近该绝缘材料的封闭端,且与该 绝缘材料的封闭端保持一距离,该次内管的管壁将该空间划分为两个轴向延伸的第一连通 空间和第二连通空间,且该第一连通空间、该第二连通空间及该内管的内部相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个开口中的另 一开口设置于该外管靠近该次内管的该封闭端的一端。
8. 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外管及该内管电性连接一电源的一电极,该次内管电性连接该电源的一与该电极电性 相反的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连通空间及 该第二连通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一绝缘材料制造的螺旋形的导流线,且该第一连通空间内及 该第二连通空间内的该导流线的螺旋方向相反。
10. —种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水泵,接入一污水管;一供水控制装置,与该水泵连接,将一污水经该水泵送入该供水控制装置; 一反应装置,连接该供水控制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各该同轴电絮凝反应器之间为串 并结构,通过阀门控制使其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及一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该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连接该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电极 板,提供电絮凝反应需要的电能;一固液分离装置,与该反应装置的相连,其下部及上部分别接入一污泥处理装置,其中 部为处理后液体的输出口 ;以及一敏化剂添加罐,接入该串联结构的反应器中的两串联反应器之间或该并联结构的反 应器之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水泵,接入一污水管;一供水控制装置,与水泵连接,将污水经水泵送入供水控制装置;一反应装置,连接供水控制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及一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高频智能化自适应电源连接同轴电絮凝反应器的电极板,提供反应需要的电能;一固液分离装置,与反应装置的相连,其下部及上部分别接入一污泥处理装置,其中部为处理后液体的输出口;及一敏化剂添加罐,接入反应装置中。该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包括一外管电极板;及一内管电极板,两管同轴套设且相互绝缘;在外管的内部从外管的管壁内侧到内管的管壁外侧间形成轴向延伸的连通空间,该空间通过两个开口与外部绝缘连通。
文档编号C02F101/20GK201439498SQ20092015046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李立, 陈模先 申请人:北京瑞威润诚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