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塔桥汽爆出料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725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塔桥汽爆出料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类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植物类农 业废弃汽爆预处理中的汽爆出料筒。
背景技术
蒸汽汽爆法是对植物类农业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的一种新技术,汽爆过程是在汽爆 罐中完成。现有技术中,在汽爆罐中完成汽爆的物料直接喷放出罐,这一过程蒸汽消耗大、耗 能高,同时,噪音很大,喷散的物料不易收集,不利于连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能降噪汽爆物 料喷放装置,用于对喷放的汽爆物进行收集,以利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噪音。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防塔桥汽爆出料筒的结构特点是所述出料筒为一封闭且隔音的筒 体,所述筒体通过喷料管口与汽爆机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筒体也通过蒸汽导管与筒体外部 热交换器连通,在所述筒体内,位于料位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通、用于喷水 的防塔桥喷淋管。本实用新型防塔桥汽爆出料筒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筒体的中央设置缓冲仓, 所述缓冲仓为一底部敞口的柱筒,所述喷料管口设置在缓冲仓的上部,所述蒸汽导管与缓 冲仓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为设置在缓冲仓的外周的多道环形喷淋管。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在出料过程中以喷淋管对物料进行高压喷淋,物料在出料筒内的摩擦 力大大减小,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物料在出料筒内的搭桥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管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筒体、2喷料管口、3蒸汽导管、4热交换器、5喷淋管、6缓冲仓、7汽浆 分离器、8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设置出料筒为一封闭且隔音的筒体1,筒体1通过喷料 管口 2与汽爆机出料口相连通,筒体1也通过蒸汽导管3与筒体外部热交换器4连通,在 筒体1内,位于料位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通、用于喷水的防塔桥喷淋管5。具体实施中,在筒体1的中央设置缓冲仓6,缓冲仓6为一底部敞口的柱筒,喷料管
3口 2设置在缓冲仓6的上部,蒸汽导管3与缓冲仓6相连通,喷淋管5为设置在缓冲仓6的 外周的多道环形喷淋管,喷淋管5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通,作为压力设备,需要在筒体1的 顶部设置安全阀8,在筒体1超压时安全阀8自动开启。 本实施例中,在蒸汽导管3的管路中,串联设置汽浆分离器7,经分离的蒸汽利用 压力差进入热交换器4中,使热能得到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防塔桥汽爆出料筒,其特征是所述出料筒为一封闭且隔音的筒体(1),所述筒体(1)通过喷料管口(2)与汽爆机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筒体(1)也通过蒸汽导管(3)与筒体外部热交换器(4)连通,在所述筒体(1)内,位于料位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通、用于喷水的防塔桥喷淋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塔桥汽爆出料筒,其特征是在所述筒体(1)的中央设置缓 冲仓(6),所述缓冲仓(6)为一底部敞口的柱筒,所述喷料管口(2)设置在缓冲仓(6)的上 部,所述蒸汽导管(3)与缓冲仓(6)相连通,所述喷淋管(5)为设置在缓冲仓(6)的外周的 多道环形喷淋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塔桥汽爆出料筒,其特征是出料筒为一封闭且隔音的筒体,所述筒体通过喷料管口与汽爆机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筒体也通过蒸汽导管与筒体外部热交换器连通,在所述筒体内,位于料位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高压水源相连通、用于喷水的防塔桥喷淋管。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喷放的汽爆物进行收集,可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汽爆噪音,同时有效避免筒体内出料的搭桥现象,为设备的连续生产提供保障。
文档编号B09B3/00GK201744477SQ20102026683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志刚, 张兴希, 梅虎 申请人:安徽格义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