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668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处理技术中的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含有重金属的污水的设备。
背景技术
重金属在自然条件下难于降解为无害物,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重金属污水已经成为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污水之一。重金属污水来源广、水量大,主要来自矿山排水、污石场淋滤水、选矿场尾矿排水、 有色金属冶炼厂除尘排水、有色金属加工厂酸洗污水、电镀厂镀件洗涤水、钢铁厂酸洗排水及电解、农药、医药、油漆和染料等各种工业污水。此类污水中往往含有如铜、银、镍等贵重金属,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不经回收就排放,则必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重金属污水大量排放,重金属的污染日益严重, 如何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回收利用资源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重金属污水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三类。第一类是化学处理法,是指通过投加药剂,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物质,达到将有毒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物质的目的。具体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等。第二类是物理化学法,是指污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吸附、浓缩、分离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重金属可以以原来的形态加以回收利用。具体方法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第三类是生物处理法,通过生物体及其衍生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处理重金属污水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但其具有成本高、难处理低浓度的重金属污水以及常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所谓的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诸如微生物中的细菌、藻类以及高等植物等生物体来富集重金属,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含有重金属的污水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生物体对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可利用生物体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有效地治理重金属污水,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难处理低浓度的重金属污水以及常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混合池和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混合池连通的分离池,所述混合池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入口,进入口上方远离所述连接水管端口处设有运输管,所述混合池的内部设有搅拌机。[0010]所述分离池中设有将该分离池分为储水区和沉淀区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微滤膜,所述沉淀区内部靠近连接水管端口处设有螺旋加絮凝剂装置,所述螺旋加絮凝剂装置的底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沉淀区内部还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分离池的底部通过第一阀门与管道连接,该管道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分离池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水区相连通的管路。进一步地,安装在所述混合池与所述分离池之间的连接水管具有一定斜度。即安装在所述混合池上的连接水管的端口在水平方向上高于安装在所述分离池上的连接水管的另一端口。进一步地,所述进入口处连接有第一计量泵,所述运输管处连接有第二计量泵。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分离池外侧壁的上部和下部,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既可以处理高浓度重金属污水,又可以处理低浓度重金属污水,还可以通过回收吸附有重金属的生物体来重新获得重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以减少二次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且降低了重金属污水处理所需的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混合池,2、分离池,3、连接水管,4、进入口,5、运输管,6、搅拌机,7、储水区,8、沉淀区,9、挡板,10、微滤膜,11、螺旋加絮凝剂装置,12、第一阀门,13、管道,14、第一计量泵, 15、第二计量泵,16、第一管路,17、第二管路,18、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四阀门,21、
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混合池1和通过连接水管3与所述混合池1连通的分离池2,所述混合池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入口 4,进入口 4上方远离所述连接水管3端口处设有运输管5,所述混合池1的内部设有搅拌机6。所述分离池2中设有将该分离池2分为储水区7和沉淀区8的挡板9,所述挡板9 上设有微滤膜10,所述沉淀区8内部靠近连接水管3端口处设有螺旋加絮凝剂装置11,所述沉淀区8内部还设有第三阀门19。所述分离池2的底部通过第一阀门12与管道13连接,该管道13与所述沉淀区8相连通,所述分离池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水区7相连通的管路。安装在所述混合池1与所述分离池2之间的连接水管3具有一定斜度。即安装在所述混合池1上的连接水管3的端口在水平方向上高于安装在所述分离池2上的连接水管3的另一端口,以使混合池1中的液体流向分离池2的沉淀区8中。所述进入口 4处连接有第一计量泵14,所述运输管5处连接有第二计量泵15。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16和第二管路17,第一管路16和第二管路17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分离池2外侧壁的上部和下部,第二管路17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16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6上设有第二阀门18,第二管路17上设有第四阀门20。具体使用时,蓝藻液由第二计量泵15通过水管经过运输管5泵入混合池1中,一定浓度的重金属污水由第一计量泵14通过水管经过进入口 4进入混合池1中,而在混合池 1中,经过搅拌机6的搅拌,蓝藻与重金属得到充分的混合,当混合池的水面达到连接水管3 的端口时,带有蓝藻的水体将溢出,溢至斜的连接水管3中,并且流入分离池2中的沉淀区 8,而在沉淀区8顶端设置有螺旋加絮凝剂装置11,螺旋加絮凝剂装置11底部装有搅拌器 21,可使蓝藻沉淀,吸附有重金属的受到絮凝剂处理的蓝藻将沉淀至分离池2的底端,第三阀门19与微滤膜10用来限制蓝藻的运动,便于回收吸附有重金属的蓝藻。在蓝藻沉淀时,可以让第一阀门12关闭,第四阀门20关闭,第三阀门19开放,第二阀门18开放,当收集吸附完重金属的蓝藻时,则可以将第三阀门19关闭,第一阀门12开放,第四阀门20开放,第二阀门18开放,净水蓝藻就会从管道13出口出来。而储水区7中的水面高度达到第一管路16靠近分离池2的一端时,处理完的水就可以从第一管路16通过开放的第二阀门18经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诸如微生物中的细菌、藻类以及高等植物等生物体来富集重金属,生物体具有来源丰富与品种多、选择性与吸附能力强、吸附快等特点,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处理低浓度重金属污水,还可以通过回收生物体重新获得重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以减少二次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池(1)和通过连接水管(3)与所述混合池连通的分离池(2),所述混合池(1)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入口(4),进入口(4)上方远离所述连接水管(3 )端口处设有运输管(5 ),所述混合池(1)的内部设有搅拌机(6 );所述分离池(2)中设有将该分离池分为储水区(7)和沉淀区(8)的挡板(9),所述挡板(9)上设有微滤膜(10 ),所述沉淀区(8 )内部靠近连接水管(3 )端口处设有螺旋加絮凝剂装置(11), 所述分离池(2)的底部通过第一阀门与管道连接,该管道与所述沉淀区(8)相连通,所述分离池(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水区(7)相连通的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混合池与所述分离池之间的连接水管(3)具有一定斜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混合池上的连接水管的端口在水平方向上高于安装在所述分离池上的连接水管的另一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口(4)处连接有第一计量泵,所述运输管(5)处连接有第二计量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 (16)和第二管路(17),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设置于分离池(2)外侧壁的上部和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8)内部设有第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絮凝剂装置 (11)底部安装有搅拌器(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混合池和通过连接水管与混合池连通的分离池,混合池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入口,进入口上方远离所述连接水管端口处设有运输管,混合池的内部设有搅拌机。分离池分为储水区和沉淀区,沉淀区内部靠近连接水管端口处设有螺旋加絮凝剂装置,分离池的底部通过第一阀门与管道连接,该管道与沉淀区相连通,分离池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水区相连通的管路。本装置可以通过回收来重新获得重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以减少二次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且降低了重金属污水处理所需的成本。
文档编号C02F3/32GK202089830SQ20112020822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蒋雨新 申请人:蒋雨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