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1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絮凝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处理系统中,传统的絮凝净化工艺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首先是在原水与药剂混合后,脱稳的胶体通过絮凝设备相互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大而密实的絮凝体,然后出水,再进入澄清沉淀和过滤阶段,如图1所示。这种絮凝工艺要得到好的净化效果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絮凝时间要足够长、絮凝池容积要大,以便在絮凝池中有足够的接触时间进行絮凝反应,形成大的絮凝体;二是控制澄清沉淀池中水的上升速度,缓慢的上升流速有利于大颗粒的沉清;三是在过滤池中使用高比表面的过滤介质以利于絮凝体的过滤。这样的工艺使得水的净化过程很长,净化设备所占的场地也大。而且,传统的工艺因低浊度的水无法形成大的絮凝体,不易沉降而不适用于浊度较低的水的处理。因此,如何缩短絮凝反应的时间,充分发挥絮凝作用,减小净化设备的占地面积,简化絮凝工艺,缩短净化时间,降低处理成本,成为絮凝澄清设备研究的目标与重点。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果好、占地面积较小、净化时间较短的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和澄清过滤池,所述澄清过滤池中设置有PE发泡管。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的,所述澄清过滤池的出水口由PE发泡管的管口组成。再进一步的,所述PE发泡管可以设置多组。本发明通过用PE发泡管取代传统工艺中澄清过程的斜管以及过滤过程中的过滤介质,经微絮凝的水进入澄清沉淀池,经PE发泡管的发泡PE管壁进入管腔并流出澄清沉淀池。发泡PE管上的泡孔结构可以让水流过而阻隔水中微小的颗粒。这个过程不需形成大的絮凝体,从而缩短了原水与药剂在絮凝池中絮凝反应的时间和整体的净化时间;再者,利用 PE发泡管的泡孔结构进行微孔过滤的方式大大增加了过滤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絮凝体的过滤;因省去了澄清的过程,使得净化设备的占地面积也缩小了。

图1是传统絮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为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1和澄清过滤池7,所述澄清过滤池7中设置有PE发泡管8。如图2所示,所述澄清过滤池7的出水口由PE发泡管8的管口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PE发泡管8可以设置多组。如图1、2所示,本发明通过用PE发泡管8取代传统工艺中澄清池2的斜管6以及过滤池3中的过滤介质5。原水A和药剂B进入絮凝池1,经微絮凝的水进入澄清沉淀池7, 经PE发泡管8的发泡PE管壁进入管腔并经管口 C流出澄清沉淀池7。发泡PE管8上的泡孔结构可以让水流过而阻隔水中微小的颗粒。
权利要求1.一种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和澄清过滤池,所述澄清过滤池中设置有PE发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过滤池的出水口由PE发泡管的管口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E发泡管可以设置多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絮凝澄清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和澄清过滤池,所述澄清过滤池中设置有PE发泡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用PE发泡管取代传统工艺中澄清过程的斜管以及过滤过程中的过滤介质。这种水处理系统缩短了絮凝反应的时间和整体的净化时间,微孔过滤的方式大大增加了过滤的比表面积,净化设备的占地面积也缩小了。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181231SQ20112026092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7日
发明者林华根 申请人:广东汇众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