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12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的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机的主体是由相互层叠的固定环和游动环以及贯穿其中的螺旋轴组成的一种过滤装置。通过螺旋轴的旋转,推动游动环转动不断清扫过滤部的间隙,从而防止堵
O脱水原理固定环和游动环之间的间隙及螺旋轴的螺距,从浓缩部到脱水部沿着泥饼出口方向逐渐变窄,污泥在浓缩部经过重力浓缩后,被运输到脱水部,在排出口的背压板产生的内压作用下充分脱水。现有技术的各种固液分离的污泥脱水机可广泛用于如下领域(1)养猪场废水、 食品加工废水等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泥。(2)电镀废水、印染废水、含切削液废水、 涂料废水等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机污泥。(3)市政污水、化工污水等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无机污泥。目前该类设备由于原来工艺的限制,处理的污泥含水率只能局限在75% -85%之间,如果将该类设备向污泥低含水率方向发展,则对原来的工艺要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的工艺优化可以通过对对原来处理下来的污泥进行深度处理完成。通过红外线干燥系统进行污泥的深度处理会出现能耗增大,维修成本的加巨。这种情况是因为红外线灯的功率比较大,红外线灯得寿命比较短价格成本高。同样污泥的深度处理也可以通过蒸汽管束进行干燥处理,也能同样达到效果,通过蒸汽管束干燥系统进行污泥深度处理会出现污泥堵塞现象,蒸汽管束干燥体积过于庞大能耗也相当大,蒸汽管束干燥用到得的蒸汽也不能因地制宜往往污水处理厂没有蒸汽管道,如果要使用要加上蒸汽锅炉,又将能耗提高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其是在原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后端出泥位置增加二根旋转的加热轴,从而使污泥含水率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总机底座(36),所述总机底座(36)上方的中心连接座(7)内设置有后箱外壳G),后箱外壳(4)上方设置载气入口( 和蒸汽出口(5),所述后箱外壳内部设置有螺旋轴(20),所述螺旋轴00)外固定螺旋输送桨叶(18),所述螺旋轴00) —端通过旋转接头0 连接旋转调节器(1),另一端通过背压板(6)连接螺旋轴 (9)的一端,所述螺旋轴(9)外部固定螺旋输送叶片(10),所述螺旋轴(9)的另一端连接进水口(11),并通过旋转接头(1 连接旋转调节器(1 ;所述后箱外壳(4)底部设置有热夹套板(23),所述热夹套板端部设置热夹套加热进口(17),所述后箱外壳(4)底部设置污泥收集装置(19),所述污泥收集装置(19)设置污泥出口 ;所述的螺旋轴OO)端部连接变频电动机O);所述的进水口(11)连通中央控制系统。螺旋轴(9)的外围设置有固定流动环片(8),所述固定流动环片(8)连接环片连接螺杆(14),螺旋轴(9)的下方设置滤液收集装置(16),所述滤液收集装置(16)设置滤液出口(15)。螺旋轴(9)的上方设置喷淋管(M),所述喷淋管04)连接进水口 05)。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底座(31)上的电控柜(34),所述电控柜(34)上方设置搅拌槽 ( ),所述搅拌槽(28)设置有溢流口 (29)、挡流板(32)和进泥口(33),所述搅拌槽(28)内设置液位计(XT)和搅拌电机(26),所述电控柜(34)上设置电磁阀(35),所述搅拌槽08) 底部设置放空口(30),所述变频电动机O)、搅拌电机(沈)、液位计(27)、电磁阀(3 都接入电控柜(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是在原来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原来污泥含水率75% -85%提升到20% _50%,从真正意义上帮助运营商节约运行成本,在原来的每吨污泥需要花钱处理转变成直接盈利,更加符合国家提倡的避免污泥在2次处理时产生2次污染,在设计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设备全自动无人操作,最大型号的设备功率才8kw/h,光一天节约下来的费用就将达1000元。设备还为基础建设节约了成本,不需要建设浓缩池和沉淀池。在这方面有节约了近50万。在原来脱水机处理的污泥看来每天要花费500到1000元来处理污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脱水效果佳、节能环保的特点。

图1是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一污水从进水口 11进入,在变频电动机2的驱动下经由螺旋轴9和螺旋输送叶片10输送水从固定流动环片8流出,固定流动环片8是由320副流动环和固定环在环片连接螺杆14贯穿其中组成,从左往右开始前段的160副固定环和流动环的间隙是40到 50丝,其厚度是4mm ;后期的80副固定环和流动环的间隙是30到25丝,其厚度为2mm ;再 60副固定环和流动环的间隙为10到15丝,其厚度为1. 5mm ;最好的20副都为固定环0间隙;这样的排列的作用是,污水在开始进入机体时量比较多,要进行浓缩,污水在絮凝好的型态下50丝的间隙污泥是不能够跑出的,在重力作用下水从间隙中流出,污泥在螺旋轴9 和螺旋输送叶片10的输送下进入中段,此时的污泥量要大于水,在随着螺旋输送叶片10螺距的缩小下慢慢的产生挤压,由于间隙小了,水还是能从间隙中流出,还是不能跑掉,在由螺旋轴9和螺旋输送叶片10输送到后端,在背压板6的作用力下,内部的压力将非常大,污泥在这时也得到了充分的脱水,但是在强压的作用下污泥也会随之跑出,所谓的跑泥就是这个现象,在环保行业内跑泥是正常现象,它有它的一定允许值,只要不超过他的允许值就可以。该设备的跑泥值在千分之一左右。处理成含水率在75%-85%的污泥直接进入后箱壳体4的内部,在变频电动机2的驱动下和螺旋输送桨叶18将对污泥进行均勻的搅拌,在 20的作用下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收集装置19经污泥出口 21排放,污泥在输送时底部的污泥停留在热夹套板23上,热夹套板23为U型状,因为有同样的2根螺旋轴20和污泥收集装置19,两根螺旋轴20相互平行而污泥收集装置19则相互交叉从而使污泥不容易堵塞在轴上。2根螺旋轴20放置在热夹套板23上,下方会产生死角,由于旋转调节器1和13、热夹套加热进口 17都有热介质进入,在驱动的状态下螺旋轴9、螺旋输送桨叶18、螺旋轴20、热夹套板23最高能达到300 380°C,所以在死角的污泥也能得到很好的蒸发。外部接入的热源载体由泵直接打入,此系统为一个整体循环,热源载体在里面进行蒸发的时候会慢慢的变冷,到一定温度的时候泵将自动打入新的热源载体,把原来的冷掉的热源载体所替换, 保证内部温度有极少的差异。由于后箱外壳4的内部是高温加热,所以要对后箱外壳4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使外部不受到危险,外部的温度一般在39到45°C左右,这个温度是没有任何危险的。使污泥在输送期间内得到充分的受热把水分蒸发,蒸发的水分经过蒸汽出口 5 排出,蒸汽在排出的时候会产生冷凝水,蒸汽出口 5的外端接入负压风机,从而保证内部的冷凝水的生成。有的内部温度可能过大的时候可以把载气入口 3打开,放入常温空气来对其进行冷却。污泥在螺旋轴20、螺旋输送桨叶18输送到末端时,污泥已经把水分基本蒸发完,污泥全部收集到污泥收集装置19内,在经污泥出口 21排放出来。出来时污泥的含水率在50% -20%,从而达到我们说需要的污泥含水的提高。如图二以主要针对污泥脱水进行说明污水由进泥口 33进入经溢流口四自流到搅拌槽观,在搅拌电机26的驱动下进行加药搅拌使污泥絮凝,在搅拌槽观上面安放液位计27,用来保护物料的溢出,在日常维修停机时污水经放空口 30放空,在搅拌槽观絮凝好的污泥自流到螺旋输送叶片11,在变频电动机2的驱动下,螺旋轴9和螺旋输送叶片10 输送絮凝好的污水和污泥,整个固定流动环片8是由环片连接螺杆14连接在一起,污水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通过固定流动环片8的间隙流出,污泥是颗粒状的,极少在固定流动环片8的间隙中跑掉,达到浓缩目的,污泥由螺旋输送叶片10输送至螺旋轴9的末端,螺旋轴9的末端的空间越来越小,使污泥受到挤压,在背压板6压紧的作用下使轴体内部达到更高的压力,来达到脱水目的,从固定流动环片8流出的水由滤液收集装置16统一收集,再由滤液出口 15排放出来。在污泥处理的过程中有少量的污泥跑出,所以要不断的清洗,在进水口 25接入自来水,水经喷淋管M均勻的喷洒到固定流动环片8上面,在电磁阀35的控制下进行全自动喷淋,上述是把污水进行处理到污泥的一个整体过程。在变频电动机2的驱动下,受挤压的污泥由背压板6的间隙中掉入中心连接座7, 在中心连接座7的上部有孔,可以进行对背压板6的调制,污泥在变频电动机2的驱动下由中心连接座7推动到后箱外壳4的内部,污泥进入后箱外壳4的内部以后经由螺旋输送桨叶18进行均勻搅拌,在旋转调节器1和旋转调节器13外部接入热源载体,所以螺旋轴9和螺旋输送桨叶18内部有充满热量,使在污泥均勻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蒸发水分,在搅拌的同时底部污泥不能得到充分的受热,所以在底部装置热夹套板23,在热夹套板加热进口 17 的外部也接入了热源载体,使的污泥停留在热夹套板23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加热。污泥在蒸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由于蒸气往上走的原理,蒸气都从蒸汽出口 5排放,在污泥蒸发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温度过高的情况的时候可以在载气入口 3放入常温空气来进行冷却,在变频电动机2的驱动下,螺旋轴9把污泥输送到叠桨式污泥脱水机整体顶端,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掉入污泥收集装置19内,在由污泥收集装置19从污泥出口 21把污泥排出, 此时的污泥已经是成品。旋转接头22和旋转接头12是用来保护轴在旋转时候产生位置的变动,从而保证外部热源载体的正常供给。螺旋轴20和螺旋轴9是一整体。叠桨式污泥脱水机为10°倾斜,下部连接总机底座36,使其方便安放安装。变频电动机2、搅拌电机沈、 液位计27、电磁阀35都接入电控柜34,电控柜34安放在底座31的基面上,电控柜34内部装有变频器,使变频电动机2、搅拌电机沈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转速快慢的调整,电控柜 34外端可接中央控制系统,从而达到无人操作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总机底座(36),所述总机底座(36)上方的中心连接座 (7)内设置有后箱外壳G),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外壳(4)上方设置载气入口( 和蒸汽出口(5),所述后箱外壳内部设置有螺旋轴(20),所述螺旋轴00)外固定螺旋输送桨叶(18),所述螺旋轴00) —端通过旋转接头0 连接旋转调节器(1),另一端通过背压板 (6)连接螺旋轴(9)的一端,所述螺旋轴(9)外部固定螺旋输送叶片(10),所述螺旋轴(9) 的另一端连接进水口(11),并通过旋转接头(12)连接旋转调节器(13);所述后箱外壳(4) 底部设置有热夹套板(23),所述热夹套板端部设置热夹套加热进口(17),所述后箱外壳(4)底部设置污泥收集装置(19),所述污泥收集装置(19)设置污泥出口 ;所述的螺旋轴OO)端部连接变频电动机O);所述的进水口(11)连通中央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9)的外围设置有固定流动环片(8),所述固定流动环片(8)连接环片连接螺杆(14),螺旋轴(9)的下方设置滤液收集装置(16),所述滤液收集装置(16)设置滤液出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9)的上方设置喷淋管(M),所述喷淋管04)连接进水口 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底座(31)上的电控柜(34),所述电控柜(34)上方设置搅拌槽( ),所述搅拌槽08) 设置有溢流口(四)、挡流板(3 和进泥口(33),所述搅拌槽08)内设置液位计(XT)和搅拌电机(26),所述电控柜(34)上设置电磁阀(35),所述搅拌槽08)底部设置放空口(30), 所述变频电动机O)、搅拌电机(26)、液位计(27)、电磁阀(35)都接入电控柜(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的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叠桨式污泥脱水机。其结构包括总机底座,所述总机底座上方的中心连接座内设置有后箱外壳,后箱外壳上方设置载气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后箱外壳内部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外固定螺旋输送桨叶,所述螺旋轴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旋转调节器,另一端通过背压板连接螺旋轴的一端,所述螺旋轴外部固定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轴的另一端连接进水口,并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旋转调节器;所述后箱外壳底部设置有热夹套板,所述热夹套板端部设置热夹套加热进口,所述后箱外壳底部设置污泥收集装置,所述污泥收集装置设置污泥出口;所述的螺旋轴端部连接变频电动机;所述的进水口连通中央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脱水效果佳、节能环保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11/12GK202156994SQ20112026065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姚科 申请人:姚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