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5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金属微网,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已被广泛应用,它主要是利用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水体的技术。载体的选择对生物膜的形成及废水的处理效果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载体为无纺布,聚乙烯塑料等,但大都容易堵塞滤孔,结构形状不易改变,且需定期冲洗,管理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滤孔不易堵塞、结构形状灵活易变的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包括金属微网和生物膜组件,所述金属微网的上边缘设有操作环,所述生物膜组件两端设有封头塑料件,所述封头塑料件上设有单元连接挂钩,所述生物膜组件通过单元连接挂钩固定于所述金属微网的网面上。所述的金属微网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微圆过滤孔的网状结构,过滤孔孔径为 1-10 μ m0所述的生物膜组件由中空纤维膜组成,其材质为高分子聚丙烯材料。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充分利用生物膜组件高效处理污水,并以金属微网为支撑载体控制工作区域范围。在进行固液分离时,有效的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其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截留活性污泥,使其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生物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去除C0D、B0D、氨氮、SS、有色物质等,避免污泥的流失,同时可以截留一时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I、金属微网结构与常用的无纺布相比,滤孔不易堵塞,膜过滤压力大幅降低且利于截留物迅速排除,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维护管理费用少。2、金属微网结构的灵活易变,可折叠、弯曲,针对水体的实际污染状况,改变微网的形状,调整处理体系中生物量的大小,以达到快速、高效处理废水的目的,尤其适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3、材料普遍,生产无特殊技术要求。基于上述理由该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适合在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市政生活污水、洗浴中心废水、旧有污水厂改造、小型净水厂等的污水回收利用领域广泛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4]图I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膜组件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由金属微网2和生物膜组件3组成,其中金属微网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结构为微圆过滤孔组成的网状结构,过滤孔孔径为1-10 μ m,其特征形状可根据实际污水情况灵活易变。金属微网2的上边缘设有操作环1,操作环I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数量和大小。生物膜组件3由中空纤维膜 6组成,其两端设有封头塑料件5,封头塑料件5对中空纤维膜6起固定作用,封头塑料件5 上设有单元连接挂钩4,单元连接挂钩4的数量亦由实际情况决定(如图3所示)。生物膜组件3通过单元连接挂钩4固定于所述金属微网2的网面上(如图4所示)。其中,生物膜组件3由中空纤维膜6组成,其材质为高分子聚丙烯材料,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 因而实现污水深度处理的目的。根据实际污水处理的需要,可改变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的形状及面积,实现污水的深度处理,操作简便易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微网(2)和生物膜组件(3),所述金属微网(2)的上边缘设有操作环(I),所述生物膜组件(3)两端设有封头塑料件(5),所述封头塑料件(5)上设有单元连接挂钩(4),所述生物膜组件(3)通过单元连接挂钩(4)固定于所述金属微网(2)的网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微网(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微圆过滤孔的网状结构,过滤孔孔径为 1-10 μ m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组件(3)由中空纤维膜(6)组成,其材质为高分子聚丙烯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负载生物膜的金属微网,包括金属微网(2)和生物膜组件(3),所述金属微网(2)的上边缘设有操作环(1),所述生物膜组件(3)两端设有封头塑料件(5),所述封头塑料件(5)上设有单元连接挂钩(4),所述生物膜组件(3)通过单元连接挂钩(4)固定于所述金属微网(2)的网面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生物膜组件高效处理污水,并以金属微网为支撑载体控制工作区域范围。金属微网结构形状灵活易变,且具有滤网不易堵塞,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维护管理费用少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3/00GK202346818SQ2011205129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余庆华, 刘长宏, 董玉瑛 申请人:大连民族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