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152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油水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厅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厨房废水和泔水等餐厨垃圾,如果对厨房废水和泔水不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则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油水容易造成下水管道的堵塞,不但增大污水厂的处理负荷,而且还存在着不法分子捞取地沟油和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目前,餐厅对厨房废水或泔水的油水分离,一般采都用斜板或斜管式隔油池和气浮式隔油池,斜板或斜管式隔油池存在油水分离效率低,同时对细小的油花处理效果不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而气浮式隔油池,由于采用电能驱动的刮油设备,电能消耗大,在处理泔水上显得很笨重,同时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采用油水气浮分离和自动集排油结构,使油水渣三相分离,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节能减排,油水分离效率高,设备维护方便,运行维护费用低。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由设置在本体内的进水室、进水液位控制室、三相分离室、出水液位控制室、出水室、储油室和溶气泵组成,三相分离室设置在箱形本体的中间,三相分离室一侧设置进水室和进水液位控制室,其另一侧设置出水液位控制室、出水室和储油室,储油室的下方设置溶气泵;进水室内设有滤渣框,进水室与进水液位控制室设有进水溢流堰连通;三相分离室内设有溶气接触器、集排油罩和出水环管,三相分离室下部设有集渣斗,溶气接触器为顶部设有反射板的圆桶,溶气接触器由支架固定在集渣斗上,集排油罩设置在反射板的上方并与三相分离室内壁固定连接,出水环管为设有若干个进水孔的圆环,出水环管7套设在溶气接触器外由出水管与出水液位控制室连通;进水液位控制室由进水混合管与溶气接触器连接;出水液位控制室与出水室设有出水溢流堰连通;溶气泵出口由溶气管与进水混合管连通,溶气泵进口由管道连接出水室;集排油罩由出油孔与储油室连通。所述滤渣框由底部的多孔滤水板和四周的滤网构成,滤渣框上部设有提手,滤渣框一侧设有过流孔。所述进水室、出水室、集渣斗和储油室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水管、排渣管和排油管。所述本体顶盖上设有检查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精巧,造价低,操作方便,油、水和渣的分离效率高,而且设备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是一种适用范围广、节能减排和环保设备。


附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I的A-A剖视 附图3为图I的B-B剖视 附图4为图I的C-C剖视 附图5为图2的D-D剖视 附图6 附图8为滤渣框结构示意 附图9为出水环管结构示意 附图10为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设置在本体I内的进水室11、进水液位控制室12、三相分离室21、出水液位控制室22、出水室23、储油室24和溶气泵26组成,三相分离室21设置在箱形本体I的中间,三相分离室21 —侧设置进水室11和进水液位控制室12,其另一侧设置出水液位控制室22、出水室23和储油室24,
储油室24的下方设置溶气泵26 ;进水室11内设有滤渣框2,进水室11与进水液位控制室12设有进水溢流堰17连通;三相分离室21内设有溶气接触器4、集排油罩6和出水环管7,三相分离室21下部设有集渣斗20,溶气接触器4为顶部设有反射板5的圆桶,溶气接触器4由支架19固定在集渣斗20上,集排油罩6设置在反射板5的上方并与三相分离室21内壁固定连接,出水环管7为设有若干个进水孔32的圆环,出水环管7套设在溶气接触器4外由出水管37与出水液位控制室22连通;进水液位控制室12由进水混合管3与溶气接触器4连接;出水液位控制室22与出水室23设有出水溢流堰27连通;溶气泵26出口由溶气管9与进水混合管3连通,溶气泵26进口由管道连接出水室23 ;集排油罩6由出油孔31与储油室24连通;本体I两侧设有通气孔14,本体I顶盖上设有检查盖18。参阅附图2 附图3,进水室11内设有滤渣框2,进水室11与进水液位控制室12设有进水溢流堰17连通,进水室11设有进水管38 ;集排油罩6与三相分离室21内壁固定连接,集排油罩6设有中心通孔16,集排油罩6由出油孔31与储油室24连通,储油室24设有排油管29 ;出水环管7为设有若干个进水孔32的圆环,出水环管7套设在溶气接触器4外由出水管37与出水液位控制室22连通;出水液位控制室22与出水室23设有出水溢流堰27连通,出水室23设有排水管28。参阅附图4,溶气泵26设置在出水室23 —侧且储油室24的下方,溶气泵26的出口由溶气管9与进水混合管3连通,溶气泵26的进口由管道连接出水室23,进水液位控制室12由进水混合管3与溶气接触器4连接,出水环管7为设有若干个进水孔32的圆环,出水环管7由出水管37与出水液位控制室22连通。参阅附图5,三相分离室21内设有溶气接触器4、集排油罩6和出水环管7,三相分离室21下部设有集渣斗20,溶气接触器4为顶部设有反射板5的圆桶,溶气接触器4由支架19固定在集渣斗20上,集排油罩6设置在反射板5的上方并与三相分离室21内壁固定连接,集排油罩6为斗形的顶盖,且靠出油孔31 —侧倾斜度最大,这样集排油罩6上聚集油的可以自流流入储油室24,出水环管7套设在溶气接触器4外,集渣斗20上设有排渣管8。参阅附图6 附图8,滤渣框2由底部的多孔滤水板44和四周的滤网43构成,多孔滤水板44的孔径为5mm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滤网43的孔径上半部分为下半部分为5mm*5mm,滤渣框2上部设有提手42,滤渣框2 —侧设有过流孔41,过流孔41设置在与进水管38对应的位置且孔径大于进水管38的孔径,以防管口错位而堵住进水管38,滤渣框2设置于进水室11内的不锈钢支架上,滤渣框2的上部两个提手42便于取出滤渣框2倾倒垃圾。参阅附图9,出水环管7为设有若干个进水孔32的圆环,出水环管7由出水管37与出水液位控制室22连通。参阅附图10,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先将出水室23注入清水,泔水由进水管38进入进水室11,经滤渣框2拦截较大颗粒物和菜叶等漂浮物之后的油水由进水溢流堰17流入进水液位控制室12,进水溢流堰17确保了进水室11的浮油优先进入进水液位控制室12,不使浮油集聚于进水室11,进水液位控制室12通过进水混合管3将油水送入三相分离室21内的溶气接触器4进行油、水和渣的三相分离,此时,溶气泵26将吸入的空气和吸进的出水室23清水充分混合变成溶气水,通过溶气管9和进水混合管3与油水一起送入溶气接触器4进行气浮分离。溶气水和油水混合后,细小的油珠被细小的溶气水释放出的微气泡包裹形成气油合体,密度变轻,加快了上升流速,气油合体上升,在溶气接触器4顶部的反射板5聚集变大,加快其上升流速。在三相分离室21内,细渣则沉降于集渣斗20,气油合体带出的油珠通过集排油罩6的中心通孔16进入上层集油区,油珠在集排油罩6上聚集后经出油孔31进入储油室24,然后由排油管29排出,分离后的水则通过进水孔32进入出水环管7并由出水管37进入出水液位控制室22,然后经出水溢流堰27进入出水室23由排水管28排出,沉降于集渣斗20的细渣则由排渣管8排出,出水环管7上的进水孔32,保持四周出水均匀,同时减少水的波动,给油、水和渣分离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溶气水和原水混合后,细小的油珠被溶气水释放出的微气泡包裹,密度变轻,加快了上升流速,提高了油和水的分离效果。反射板5利用斜板原理和浅层理论加速细小的油珠集聚变成更大的油珠,便于油和水的气浮分离,同时由于其分隔作用,避免与集排油罩6下的水流波动,影响排油的稳定性,溶气泵26为自动控制,当有水进入的时候启动,至水流停止后延迟一分钟停止,以保证油、水和渣的充分分离,同时节约电能。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设置在本体内的进水室、进水液位控制室、三相分离室、出水液位控制室、出水室、储油室和溶气泵组成,三相分离室设置在箱形本体的中间,三相分离室一侧设置进水室和进水液位控制室,其另一侧设置出水液位控制室、出水室和储油室,储油室的下方设置溶气泵;进水室内设有滤洛框,进水室与进水液位控制室设有进水溢流堰连通;三相分离室内设有溶气接触器、集排油罩和出水环管,三相分离室下部设有集渣斗,溶气接触器为顶部设有反射板的圆桶,溶气接触器由支架固定在集渣斗上,集排油罩设置在反射板的上方并与三相分离室内壁固定连接,出水环管为设有若干个进水孔的圆环,出水环管套设在溶气接触器外由出水管与出水液位控制室连通;进水液位控制室由进水混合管与溶气接触器连接;出水液位控制室与出水室设有出水溢流堰连通;溶气泵出口由溶气管与进水混合管连通,溶气泵进口由管道连接出水室;集排油罩由出油孔与储油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框由底部的多孔滤水板和四周的滤网构成,滤渣框上部设有提手,滤渣框一侧设有过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出水室、集渣斗和储油室分别设有进水管、排水管、排渣管和排油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盖上设有检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油水渣分离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由设置在本体内的进水室、进水液位控制室、三相分离室、出水液位控制室、出水室、储油室和溶气泵组成,进水室内设有滤渣框;三相分离室内设有溶气接触器、集排油罩和出水环管,三相分离室下部设有集渣斗;进水液位控制室由进水混合管与溶气接触器连接;出水液位控制室与出水室设有出水溢流堰连通;溶气泵出口由溶气管与进水混合管连通,溶气泵进口由管道连接出水室;集排油罩由排油孔与储油室连通。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精巧,造价低,操作方便,油、水和渣的分离效率高,而且设备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是一种适用范围广、节能减排和环保设备。
文档编号C02F1/24GK102616952SQ2012101166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陈礼国 申请人: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