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262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
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将生化处理单元和物化处理单元一体化、设备化,可以大大减少基建和管路设备投资,是一种经济、高效、占地省的工艺要求,因此生化处理和沉淀澄清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研制已成为污水处理反应器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生化处理和沉淀澄清一体化处理装置虽然采用了同心圆的型式,但缺乏沉淀处理部分。中国专利CN201020631729.6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沉淀组合装置,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没有相对独立,其中的微生物也没有相对的分相,采取的是斜板沉淀,沉淀效果不是很好;中国专利ZL200510057464.7 一体化多级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设备,该发明所述池体由四级同心圆组成,其中外环由隔板分为不同的反应区,好氧厌氧交替运行,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没有独占同心圆的一环,未实现同心圆型式的功能与向外环水力负荷依次变小和布水均匀化的特点,将沉淀区放在内环与其所需容积最大的要求不相符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地研究、探索、改进现有的生处理和沉淀澄清一体化处理装置,希望能设计出一种先进的、沉淀效果佳的一体化处理装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同心圆型式池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将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沉淀效果好、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投资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节省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搅拌器、填料、折流隔板、好氧区挡板、沉淀区挡板、出水堰、出水槽、出水井、出水管、刮泥机、硝化液回流器、存泥区、污泥回流器、进水管、厌氧生化反应区、缺氧生化反应区、好氧生化反应区、辐流沉淀区,该装置的厌氧生化反应区、缺氧生化反应区、好氧生化反应区、辐流沉淀区依次向外,整体呈同心圆型;辐流沉淀区的四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的外侧设有出水槽,出水槽的一侧设有出水井,出水井的右下方设有出水管;厌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搅拌器、填料,缺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折流隔板,好氧生化反应区设有好氧区挡板,辐流沉淀区设有沉淀区挡板,缺氧生化反应区和好氧生化反应区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器;装置的底部设有存泥区,存泥区设有刮泥机,下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旁边设有污泥回流器,组成了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原理是:该装置采用同心圆型式,池型统一、占地面积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其中内圈为厌氧生化反应区,靠内中圈为缺氧生化反应区,靠外中圈为好氧生化反应区、外圈为辐流沉淀区。在厌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搅拌装置、填料,废水进入厌氧生化反应区与厌氧污泥混合,搅拌装置优先选用搅拌速度为100转/分,将废水与污泥强化混合,利用厌氧生物膜载体填料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厌氧水解酸化,以利于回流沉淀污泥除磷。厌氧生化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4 12h。缺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水下推进器,叶轮速度优先选用120转/分,使得泥水混合形成折流进水与侧面环向推流综合的混合流。缺氧生化反应区和好氧生化反应区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器,硝化液回流至缺氧生化反应区以利于脱氮。好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曝气系统,缺氧生化反应区出水折流进好氧生化反应区,好氧污泥与进水完全混合,进行好氧处理。厌氧生化反应区、缺氧生化反应区和好氧生化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的比值为1:1: 3-4。生化反应出水进入辐流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经出水系统出水。各生化区之间采用折流式进出水,将厌氧、缺氧和好氧的微生物相对隔离,各生化区进水沿圆形呈辐射向外,布水均匀,下一区的起始端处理负荷相对廊道式较小;各生化区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混合,形成生化反应总体上的推流和各反应区内的混合流,将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投资运行费用低的特点。根据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比值,按照所需容积的大小将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由内向外依次环绕,将所需容积最大的辐流沉淀池放在最外圈,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方式,使其具有很好的沉淀效果,提高了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同心圆型式池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将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沉淀效果好、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投资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节省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图1是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平面图。在图1、2中:搅拌器1、填料2、折流隔板3、好氧区挡板4、沉淀区挡板5、出水堰6、出水槽7、出水井8、出水管9、刮泥机10、硝化液回流器11、存泥区12、污泥回流器13、进水管14、厌氧生化反应区15、缺氧生化反应区16、好氧生化反应区17、辐流沉淀区18。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中:该装置的厌氧生化反应区15、缺氧生化反应区16、好氧生化反应区17、辐流沉淀区18依次向外,整体呈同心圆型;辐流沉淀区18四周设有出水堰6,出水堰6的外侧设有出水槽7,出水槽7的一侧设有出水井8,出水井8的右下方设有出水管9 ;厌氧生化反应区15设有搅拌器1、填料2,缺氧生化反应区16设有折流隔板2,好氧生化反应区17设有好氧区挡板4,辐流沉淀区18设有沉淀区挡板5,缺氧生化反应区16和好氧生化反应区17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器11 ;装置的底部设有存泥区12,存泥区12设有刮泥机10,下方设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旁边设有污泥回流器13,组成了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0012]该装置采用I同心圆型式,池型统一、占地面积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其中内圈为厌氧生化反应区15,靠内中圈为缺氧生化反应区16,靠外中圈为好氧生化反应区17、夕卜圈为辐流沉淀区18。在厌氧生化反应区15设有搅拌器1、填料2,废水进入厌氧生化反应区15与厌氧污泥混合,搅拌器I优先选用搅拌速度为100转/分,将废水与污泥强化混合,利用厌氧生物膜载体填料2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厌氧水解酸化,以利于回流沉淀污泥除磷。厌氧生化反应区15水力停留时间4 12h。缺氧生化反应区16设有水下推进器,叶轮速度优先选用120转分,使得泥水混合形成折流进水与侧面环向推流综合的混合流。缺氧生化反应区16和好氧生化反应区17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器11,硝化液回流至缺氧生化反应区以利于脱氮。好氧生化反应区17设有曝气系统,缺氧生化反应区16出水折流进好氧生化反应区17,好氧污泥与进水完全混合,进行好氧处理。厌氧生化反应区15、缺氧生化反应区16和好氧生化反应区17水力停留间的比值为1:1: 3-4。生化反应出水进入辐流沉淀区18,进行泥水分离,经出水系统出水。各生化区之间采用折流式进出水,将厌氧、缺氧和好氧的微生物相对隔离,各生化区进水沿圆形呈辐射向外,布水均匀,下一区的起始端处理负荷相对廊道式较小;各生化区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混合,形成生化反应总体上的推流和各反应区内的混合流,将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投资运行费用低的特点。根据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比值,按照所需容积的大小将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由内向外依次环绕,将所需容积最大的辐流沉淀池放在最外圈,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方式,使其具有很好的沉淀效果,提高了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
权利要求1.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含有搅拌器、填料、折流隔板、好氧区挡板、沉淀区挡板、出水堰、出水槽、出水井、出水管、刮泥机、硝化液回流器、存泥区、污泥回流器、进水管、厌氧生化反应区、缺氧生化反应区、好氧生化反应区、辐流沉淀区,其特征是:装置的厌氧生化反应区、缺氧生化反应区、好氧生化反应区、辐流沉淀区依次向外,整体呈同心圆型;辐流沉淀区的四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的外侧设有出水槽,出水槽的一侧设有出水井,出水井的右下方设有出水管;厌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搅拌器、填料,缺氧生化反应区设有折流隔板,好氧生化反应区设有好氧区挡板,辐流沉淀区设有沉淀区挡板,缺氧生化反应区和好氧生化反应区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器;装置的底部设有存泥区,存泥区设有刮泥机,下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旁边设有污泥回流器,组成了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同心圆式混合流生化-沉淀一体化处理装置,含有搅拌器、填料、折流隔板、好氧区挡板、沉淀区挡板、出水堰、出水槽、出水井、出水管、刮泥机、硝化液回流器、存泥区、污泥回流器、进水管、厌氧生化反应区、缺氧生化反应区、好氧生化反应区、辐流沉淀区。该装置采用同心圆型式池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将厌氧、缺氧、好氧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沉淀效果好、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投资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节省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2F3/30GK202953872SQ20122074682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金建祥, 丁成, 刘冬雪, 李建, 吕锦 申请人:盐城工学院, 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