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195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域外围的水体净化区、水域中部上层的水体交换区以及水域中部中层的水体复氧区,水体经过水体复氧区增加溶解氧后进入水体交换区,水体交换区将水体推排至水体净化区,净化后的水体流至水体复氧区,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水域得到净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以水治水”的理念,利用水体功能区域性划分、自然生态净化的原理,实现水体复氧—水体交换—水体净化往复循环原位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利用微生物学、仿生学等的方法,且高效、经济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系统。
【专利说明】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已有的生态修复技术一般为两种,一种为复氧,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另一种为净化,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除去水体中的杂质,这些生态修复方式都较单一,不能满足景观河道、大型湖泊、池塘水处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域外围的水体净化区、水域中部上层的水域交换区以及水体中部中层的水体复氧区,水体经过水体复氧区增加溶解氧后进入水体交换区,经水体交换区将水体推排至水体净化区,净化后的水体流至水体复氧区,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水域得到净化。
[0005]进一步地,水体复氧区设有水体流动装置,水体流动装置包括三个浅层微纳米曝气机。
[0006]进一步地,水体交换区包括用于水体循环的辅助集水管网。
[0007]进一步地,水体净化区设有由生态基和生物颗粒组成的生物床,生态基位于生物颗粒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水体复氧区、水体交换区和水体净化区均由程序控制并自动运行。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以水治水”的理念,利用水体功能区域性划分、自然生态净化的原理,实现水体复氧一水体交换一水体净化往复循环原位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利用微生物学、仿生学等的方法,且高效、经济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水体流动装置,2.水体复氧区,3.生态基,4.太阳能光板,5.集水箱,
6.导流管,7.生物颗粒,8.水体净化区,9.水体交换区,10.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域外围的水体净化区8、水域中部上层的水体交换区9以及水域中部中层的水体复氧区2,水体经过水体复氧区2增加溶解氧后进入水体交换区9,水体交换区9将水体推排至水体净化区8,净化后的水体流至水体
复氧区2。
[0015]水体复氧区2设有水体流动装置I,水体流动装置I包括三个浅层微纳米曝气机,水体交换区9包括用于水体循环的辅助集水管网,水体净化区8设有由生态基3和生物颗粒7组成的生物床。
[0016]浅层微纳米曝气机安装有太阳能光板4,利用太阳能提供能量,浅层微纳米曝气机兼具曝气、增氧、推流的功能。底层水体经过导流管6进入储水箱10,流至集水箱5,浅层微纳米曝气机将集水箱5中的水体吸入,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同时,从浅层微纳米曝气机上方将增氧后的水体推出,推排至水体净化区8的上层,水体净化区8的上层分布有生态基3,底层布有生物颗粒7,水体从上而下依次经过生态基3和生物颗粒7,水体经处理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体进入水体复氧区2,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水域得到净化。
[0017]水体复氧区2、水体交换区9和水体净化区8均由程序控制并自动运行,实现高效、经济的自动化管理。
[0018]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 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水域外围的水体净化区(8)、水域中部上层的水体交换区(9)以及水域中部中层的水体复氧区(2),水体经过水体复氧区(2)增加溶解氧后进入水体交换区(9),水体交换区(9)将水体推排至水体净化区(8),净化后的水体流至水体复氧区(2),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水域得到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书I的所述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体复氧区(2)设有水体流动装置(1),水体流动装置(I)包括三个浅层微纳米曝气机。
3.根据权利要求书I的所述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体交换区(9)包括用于水体循环的辅助集水管网。
4.根据权利要求书I的所述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体净化区(8 )设有由生态基(3 )和生物颗粒(7 )组成的生物床,生态基(3 )位于生物颗粒(7 )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书I的所述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体复氧区(2)、 水体交换区(9)和水体净化区(8)均由程序控制并自动运行。
【文档编号】C02F3/32GK103964575SQ20131003939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刘永祥, 栾大鹏 申请人: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