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736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包括平流式气浮池,平流式气浮池的底部中间设置有集泥凹槽,集泥凹槽两侧通过斜板与平流式气浮池的池体侧壁相连接,斜板的底端与型凹槽侧壁的顶端相连接。集泥凹槽的内部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刮片,传动杆沿螺旋刮片下降的一端穿过池体侧壁并与电动减速机相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集泥凹槽的端部且集泥凹槽在传动杆该端部下方设置有集泥斗,集泥斗的底部开孔并依次连接有法兰和电动阀。本实用新型不再需要将池体排空来清理池底,不会影响正常运行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气浮处理工艺。气浮处理工艺就是向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气浮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I的微小悬浮颗粒。
[0003]平流式气浮池一般为钢制结构,是污水处理机的主体和核心,内部由释放器均布器、污泥管、出水管、污泥槽、刮板及传动系统等组成。释放器置于气浮机中央位置,是生产微气泡的关键部件。溶气水装置来的溶气水在这里与废水充分混合,突然释放,产生剧烈搅动和涡流,形成直径约为20-80um的微气泡,从而黏附于废水中的絮凝体上,从而降低絮凝体的比重而上升,清水彻底分离出来。均布器呈锥形结构,连接于释放器上,主要作用是分离开来的清水和污泥均匀散布于池体中。出水管均布于池体下部,并通过一根直立主管连接到池体上部溢出,溢出口设有水位调节手柄,便于调节罐内水位。池体上部设有污泥槽,槽上有刮板,刮板不停转动。不断将上浮的污泥刮到污泥槽内,自流至污泥池内。污泥管安装于池体底部,用于排出沉积于池底的沉淀物。
[0004]要排出沉积于池底的沉淀物需要每次人工手动操作污泥管上的阀门。由于常规池体是方形平底,在长时间未排泥的情况下,易造成污泥沉积在池体底部无法排出的状况。遇到此情况就需将设备停机并池体中的水全部排空,人员下池底才能清理排泥。从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能够自动排出沉积于池底的沉淀物。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包括平流式气浮池,平流式气浮池的底部中间设置有集泥凹槽,集泥凹槽两侧通过斜板与平流式气浮池的池体侧壁相连接,斜板的的底端与型凹槽侧壁的顶端相连接。池内的沉淀物通过池体侧壁和斜板进入集泥凹槽。集泥凹槽的内部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刮片,传动杆的一端穿过池体侧壁并与电动减速机相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集泥凹槽的端部。电动减速机带动传动杆转动,螺旋刮片使沉淀物聚集至集泥凹槽的另一端。集泥凹槽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沉淀物的集泥斗。
[0007]所述集泥斗位于螺旋刮片传动末端的下方,使集泥斗可最大化的收集沉淀物。集泥斗的底部开孔并依次连接有法兰和电动阀,电动阀将集泥斗内收集的沉淀物抽出。[0008]所述集泥凹槽的轴向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便于螺旋刮片推动沉淀物进入集泥斗。
[0009]所述电动减速机和电动阀设置有可进行时间控制的时间继电器和手自动切换按钮。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电动减速机和电动阀,无需人工开启阀门,只需设定好运行时间,可全自动运行。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手自动切换功能,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斜板和集泥凹槽收集沉淀物,通过各电机设置与传动杆和螺旋刮片的配合,自动收集并排除沉淀物,解决了常规平流式气浮池底部易积泥并且难于排出的问题,不再需要将池体排空来清理池底,不会影响正常运行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1-1剖面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2-2剖面图。
[0014]其中,1-平流式气浮池,2-集泥凹槽,3-斜板,4-传动杆,5-螺旋刮片,6_电动减速机,集泥斗,8_法兰,9_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包括平流式气浮池1,所述平流式气浮池I的底部中间设置有集泥凹槽2,集泥凹槽2两侧通过斜板3与平流式气浮池I的池体侧壁相连接,斜板3的底端与集泥凹槽2侧壁的顶端相连接,集泥凹槽2的内部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杆4,传动杆4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刮片5,传动杆4的一端穿过池体侧壁并与电动减速机6相连接,传动杆4的另一端固定于集泥凹槽2的端部,集泥凹槽2的下方设置有集泥斗7。集泥斗7位于螺旋刮片5传动末端的下方,集泥斗7的底部开孔并依次连接有法兰8和电动阀9。所述集泥凹槽2的轴向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电动减速机6和电动阀9设置有可进行时间控制的时间继电器和手自动切换按钮。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池中污泥顺着池体侧壁和斜板3流入位于池底的集泥凹槽2中,电动减速机5通电后,带动传动杆4上的螺旋刮片5转动,将集泥凹槽2中积累的污泥输送到集泥斗7中,然后通过控制电路将电动阀9打开,将污泥排出。
[0018]更进一步地,在通常情况下,该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气浮池的长度而变更传动杆4的长度和螺旋刮片5的数量。控制系统简单,仅对电动减速机6和电动阀9供电,操作人员设置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控制,利用手自动切换按钮进行手自动切换使用。
[001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包括平流式气浮池(I),其特征在于平流式气浮池(I)的底部中间设置有集泥凹槽(2),集泥凹槽(2)两侧通过斜板(3)与平流式气浮池(I)的池体侧壁相连接,斜板(3)的的底端与集泥凹槽(2)侧壁的顶端相连接,集泥凹槽(2)的内部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杆(4),传动杆(4)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刮片(5),传动杆(4)一端穿过池体侧壁并与电动减速机(6)相连接,传动杆(4)的另一端固定于集泥凹槽(2)的端部,集泥凹槽(2)的下方设置有集泥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泥斗(7)位于螺旋刮片(5)传动末端的下方,集泥斗(7)的底部开孔并依次连接有法兰(8)和电动阀(9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泥凹槽(2)的轴向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平流式气浮池底部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减速机(6)和电动阀(9)设置有可进行时间控制的时间继电器和手自动切换按钮。
【文档编号】C02F1/24GK203498118SQ20132055553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冯中仁, 戚丽平, 王薇 申请人: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