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141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包括:初沉池、生物处理单元、二沉池和深度过滤装置;原污水进入生物转盘的初沉池,污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物质将在初沉池中得到初次沉降然后在由一体冲压成型的扇形盘片组成的生物处理单元内进行生物处理,从生物处理单元流出的污水中加入除磷药剂后进入二沉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二沉池沉淀的污泥间歇泵回至初沉池与原污水进行混合,污水从二沉池通过泵进入深度过滤装置然后排出生物转盘。
【专利说明】 一种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装置,尤其是一种使用生物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关键时期,而且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也日益增多而且由于现今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污水中各种化学元素及微生物也随之增加,现有的生化处理污水系统虽可达到排放水的水质要求,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仍需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加以改进,以进一步增强其污水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的标准,因此现今急需一种能减少污水中各种微生物和化学元素的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减少污水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的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包括:初沉池、生物处理单元、二沉池和深度过滤装置;原污水进入生物转盘的初沉池,污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物质将在初沉池中得到初次沉降然后在由盘片组成的生物处理单元内进行生物处理,从生物处理单元流出的污水中加入除磷药剂后进入二沉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二沉池沉淀的污泥间歇泵回至初沉池与原污水进行混合,污水从二沉池通过泵进入过滤装置装置然后排出生物转盘。
[0005]生物处理单元还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污水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附着在生物处理单元的盘片上形成生物膜,在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厌氧区活性污泥进行有机吸附并进行反硝化反应使碳源得到消耗;在好氧区发生污水的硝化反应,氨氮经过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经硝化细菌处理产生的部分硝化液被泵回至生物处理单元的厌氧区。
[0006]盘片是由数量大于等于1的一体冲压成型的扇形板组成。
[0007]扇形板上具有数量大于等于1个的弧形凸肋和数量比弧形凸肋多一个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凸肋和所述弧形凹槽为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弧形,所述弧形凸肋和弧形凹槽成对配置。
[0008]所述弧形凸肋的最高点和所述弧形凹槽的最低点,它们距所述扇形板水平中心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所述距离大于等于0皿。
[0009]弧形凸肋在接近扇形板径向边缘时与所述扇形板水平中心位置呈夹角,角度在0° -90°之间;所述弧形凹槽在接近扇形板径向边缘时与所述扇形板水平中心位置呈钝角,角度在90。-180°之间。
[0010]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的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有效的去除了污水中的杂质,达到国家一级八排放标准,污水可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海。鉴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该实用新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推出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1]图1是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扇形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0014]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包括:初沉池3、生物处理单元14、二沉池5和深度过滤装置12 ;初沉池3设置在生物转盘的下端,原污水进入生物转盘的初沉池3,污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物质将在初沉池3中得到初次沉降,生物处理单元14设置在初沉池3的上方,污水在由弧形盘片组成的生物处理单元14内进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单元14与二沉池5连接,从生物处理单元14流出的污水中加入除磷药剂后进入二沉池5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二沉池5中的泵连接初沉池3,二沉池5沉淀的污泥间歇泵回至初沉池3与原污水进行混合,二沉池5通过泵连接深度过滤装置12,污水从二沉池5通过泵进入深度过滤装置12然后排出生物转盘。
[0015]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生物处理单元14还包括:厌氧区9、缺氧区10和好氧区11 ;污水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附着在生物处理单元14的盘片上形成生物膜,在所述生物处理单元14的厌氧区9活性污泥进行有机吸附并进行反硝化反应使碳源得到消耗;在好氧区11发生污水的硝化反应,氨氮经过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经硝化细菌处理产生的部分硝化液被泵回至生物处理单元14的厌氧区9。
[0016]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构成生物处理单元14盘片的扇形板7数量为6个。
[0017]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扇形板7是一体冲压成型的60°扇形板7。
[0018]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扇形板7上具有8个的弧形凸肋8和9个的弧形凹槽13,所述弧形凸肋8和所述弧形凹槽13为直径差为50!^的同心圆弧形,所述弧形凸肋8和弧形凹槽13成对配置。
[0019]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弧形凸肋8的最高点和所述弧形凹槽13的最低点,它们距所述扇形板7水平中心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所述距离为
[0020]实施例7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弧形凸肋8在接近扇形板径向边缘时与所述扇形板7水平中心位置呈30。夹角;所述弧形凹槽13在接近扇形板径向边缘时与所述扇形板7水平中心位置呈160。钝角。
[002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沉池(3)、生物处理单元(14)、二沉池(5)和深度过滤装置(12);初沉池(3)设置在生物转盘的下端,原污水进入生物转盘的初沉池(3),污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物质将在初沉池(3)中得到初次沉降,生物处理单元(14)设置在初沉池(3)的上方,污水在由弧形盘片组成的生物处理单元(14)内进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单元(14)与二沉池(5)连接,从生物处理单元(14)流出的污水中加入除磷药剂后进入二沉池(5)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二沉池(5)中的泵连接初沉池(3),二沉池(5)中沉淀的污泥间歇泵回至初沉池(3)与原污水进行混合,二沉池(5)通过泵连接深度过滤装置(12),污水从二沉池(5)通过泵进入深度过滤装置(12)然后排出生物转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盘片是由数量大于等于I的一体冲压成型的扇形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上具有数量大于等于I个的弧形凸肋和数量此弧形凸肋多一个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凸肋和所述弧形凹槽为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弧形,所述弧形凸肋和弧形凹槽成对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肋的最高点和所述弧形凹槽的最低点,它们距所述扇形板水平中心位置的距离相同,并且所述距离大于等于Omm。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一所述的具有弧形肋盘片的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肋在接近扇形板径向边缘时与所述扇形板水平中心位置呈夹角,角度在0° -90°之间;所述弧形凹槽在接近扇形板径向边缘时与所述扇形板水平中心位置呈钝角,角度在90。-180。之间。
【文档编号】C02F9/14GK204174038SQ201320863901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立群 申请人:沃特加德(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