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式微电解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04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圆筒式微电解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式微电解塔,包括塔体、以及从塔体底部进入塔体内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位于塔体外部的进水段和位于塔体内部的出水段,所述出水段竖向设置,且在该出水段的外周设有一个倒圆锥形的缓冲架,在该出水段上方设置有圆锥形的缓冲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管的出水段设置倒圆锥形的缓冲架,以及在出水段上方设置圆锥形的缓冲罩,从而使得废水从出水段出去后,首先进入出水段与缓冲架之间的空间,再从该缓冲架溢出;而缓冲罩则有效阻挡了废水直接往填料区冲,因此其进水缓冲效果明显,从而大大延长了废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有效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
【专利说明】圆筒式微电解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解塔,具体涉及一种圆筒式微电解塔。

【背景技术】
[0002] 微电解塔是废水处理中通用的设备,将废水通过和铁炭反应,利用铁的还原性、铁 炭的电化学性来打开难生化的有机物中的苯环;以及利用铁离子的絮凝吸附作用净化废 水。在该微电解处理过程中,废水和铁炭填料的有效接触时间长短对于废水处理效果有着 重要的影响,如何延长废水与铁炭填料的有效接触时间是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0003]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筒式微电解塔,该电解塔通过对 进水速度以及在塔体内滞留时间控制,延长废水与铁炭填料的有效接触时间。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包括塔体、以及从塔体底部 进入塔体内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位于塔体外部的进水段和位于塔体内部的出水段, 所述出水段坚向设置,且在该出水段的外周设有一个倒圆锥形的缓冲架,在该出水段上方 设置有圆锥形的缓冲罩。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倒锥形的缓冲架顶部边沿位置低于出水段的顶部位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架的圆锥底半径r小于缓冲罩的圆锥底半径R,使缓冲架被罩 于缓冲罩内。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罩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塔体内。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架的圆锥角α为90-120° ;所述缓冲罩的圆锥角β为 120-135°,保证进水均匀。
[0010] 进一步地,在进水管上还连通有反冲管,用于微电解塔的冲洗。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高度Η与直径D的比在4 :1至6 :1之间,即在设定进水量条 件下可使铁炭呈翻腾状。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管的出水段设置倒圆锥形的缓冲架,以及在出水段上方设 置圆锥形的缓冲罩,从而使得废水从出水段出去后,首先进入出水段与缓冲架之间的空间, 再从该缓冲架溢出;而缓冲罩则有效阻挡了废水直接往填料区冲,因此其进水缓冲效果明 显,从而大大延长了废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通过设定贮放铁炭和污水的塔体的高度与直 径比在4 :1至6 :1之间,这样在设定适当进水量条件下,可使铁炭呈翻腾状又不会从上流 口流失,使废水与填料始终处于有效接触状态,有效提高了微电解塔的废水处理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1-塔体;2-塔座;3-进水管;31-进水段;32-出水段;4-反冲管;5-缓 冲架;6_缓冲罩;7-支撑杆;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
[0016] 如图1,塔体1通过塔座2固定,进水管3从塔体1底部进入塔体1内(如图1所 示从塔座2穿过塔体1底部而伸入塔体1内),所述进水管3包括位于塔体1外部的进水 段31 (如图1所示位于塔座2内,该进水段31连通外部所产生的废水)和位于塔体1内部 的出水段32,所述出水段32坚向设置。废水从出水段32喷出后,穿过设置在塔体1内带孔 的支撑板8后,即与位于支撑板8上方的填料接触,从而发生微电解反应,使废水得到净化。 如果废水从出水段32直接喷出,废水很容易瞬间冲向填料,并快速流经填料后从微电解塔 排出,严重影响废水处理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在该出水段32的外周设有一个倒圆锥形 的缓冲架5,并且在该出水段32上方设置有圆锥形的缓冲罩6,该缓冲罩6通过支撑杆7固 定在塔体1内。
[0017] 其中,倒锥形的缓冲架5顶部边沿位置低于出水段32的顶部位置;缓冲架5的圆 锥底半径r小于缓冲罩6的圆锥底半径R。
[0018] 所述缓冲架5的圆锥角α为90-120° ;所述缓冲罩的圆锥角β为120-135°,设 定该角度范围,可以保证进水均匀。
[0019] 废水由进水段31进入,从出水段32喷出,进入倒圆锥形的缓冲架5内,然后从倒 圆锥形的缓冲架5边沿溢出,从缓冲架5与缓冲罩6之间的空隙流入塔体1底部,再从缓冲 罩6与塔体1之间的空间缓缓向上穿过带孔的支撑板8,并与支撑板8上的铁炭填料接触。 缓冲架5和缓冲罩6对进水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控制了水流量,防止了从出水段32出 来的废水直接喷向填料,导致接触时间短的现象发生。
[0020] 同时,塔体1的高度Η与直径D的比在4 :1至6 :1之间,即在设定进水量条件下可 使铁炭呈翻腾状,且又不会从上流口流失,这样就可以使废水与填料始终处于有效接触状 态,有效提高了微电解塔的废水处理效果。
[0021] 根据废水处理需求,在进水管3上还连通有反冲管4,该反冲管4连接在进水管3 的进水段31上,其水流量大于进水管3的水流量,从而使设备内发生粘结时进行冲洗。
[0022]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 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精 神所作出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圆筒式微电解塔,包括塔体(1)、以及从塔体(1)底部进入塔体(1)内的进水管 (3),所述进水管(3)包括位于塔体(1)外部的进水段(31)和位于塔体(1)内部的出水段 (3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32)坚向设置,且在该出水段(32)的外周设有一个倒圆锥 形的缓冲架(5),在该出水段(32)上方设置有圆锥形的缓冲罩(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的缓冲架(5)顶部 边沿位置低于出水段(32)的顶部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5)的圆锥底半径 r小于缓冲罩(6)的圆锥底半径R。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罩(6)通过支撑 杆(7)固定在塔体(1)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5)的圆锥角 α为90-120° ;所述缓冲罩(6)的圆锥角β为120-13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3)上还连通有反冲 管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高度Η与直径 D的比在4 :1至6 :1之间。
【文档编号】C02F1/461GK203866078SQ20142013991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正华, 陈生荣, 吴国忠, 王金荣, 裴文 申请人:浙江永合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