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107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同轴布置的污水处理外筒和设置于污水处理外筒内部的污水处理内筒,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与污水处理外筒连通。二者之间的围成间隙为污水的回流通道。污水处理外筒内环绕其内壁设置有固设于内壁的分水堰,分水堰与污水处理外筒内壁之间围设成排水槽。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排入到污水处理内筒内进行曝气反应,反应后的污水经回流通道流入排水槽通过出水管排出,污水的曝气和回流在同一个设备内即可进行,整个设备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在小范围的农村或度假村使用,降低分散用户的污水处理难度。
【专利说明】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产生的污染物远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通过人工环境努力消除这些污染,加强了水污染防治的力度,各种水处理方法和工艺也应运而生。
[0003]常见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曝气池和沉淀池分开建设,沉淀池的污泥通过水泵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以提高微生物种族数量,即污泥浓度。采用分建结构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构造一方面设备零碎,结构上不够紧凑,占地面积大,另一方面,曝气池和沉淀池需要分开砌筑池体,布设较长的管道连接,投资成本相对较大。
[0004]对于一些偏远分散的用户,其日均产污水量较小,如果采用分建式的曝气池和沉淀池,成本较高,不够经济。同时,常规的动力污水处理技术需要用电力驱动,需要人员管理和维修,对于偏远地区不是非常方便。
[0005]因此,如何降低分散用户的污水处理难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以实现降低分散用户的污水处理难度。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同轴布置的污水处理外筒和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内部的污水处理内筒,所述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连通;
[0009]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内环绕其内壁设置有固设于所述内壁的分水堰,所述分水堰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内壁之间围设成排水槽;
[0010]还包括伸入到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污水进水管和与所述排水槽连通并连通到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外的出水管。
[0011]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由外至内内径逐渐变大的回流挡板,所述回流挡板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污水处理内筒侧壁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间距。
[0012]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分水堰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锯齿状的阻物挡板。
[0013]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还包括伸入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内筒顶部的电机箱,设置于所述电机箱内的曝气机和蓄电池,所述曝气机包括伸入至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曝气管路。[0014]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曝气管路包括伸入至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底部的曝气主管,以及与所述曝气主管的端部连通并沿所述污水处理内筒的径向分布的多根曝气支管。
[0015]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蓄电池为胶体免维护蓄电池或铅酸蓄电池。
[0016]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电机箱外设置有伸出至所述污水处理外筒的顶部的太阳能支架,以及固设于所述太阳能支架端部并与所述电机箱电连通的太阳能采集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上的电控箱。
[0017]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为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电控箱固设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背部端板上。
[0018]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污水处理外筒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设置有对其进行封闭的封堵盖。
[0019]优选地,在上述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和所述污水处理内筒为PVC、ABS或玻璃钢材质制备的处理筒。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同轴布置的污水处理外筒和设置于污水处理外筒内部的污水处理内筒,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与污水处理外筒连通。污水处理外筒和污水处理内筒同轴布置,污水处理内筒套设在污水处理外筒内,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连通污水处理外筒,使得二者之间的围成间隙为污水的回流通道,污水注入到污水处理内筒后,可通过二者的间隙流到二者之间。污水处理外筒内环绕其内壁设置有固设于内壁的分水堰,分水堰与污水处理外筒内壁之间围设成排水槽。污水处理外筒的内壁设置分水堰,通过向污水处理内筒内注入污水后,随着污水的注入水面逐渐上升,污水的水面超过分水堰的高度后,一部分污水流入到分水堰与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排水槽内。
[0021]还包括伸入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污水进水管和与排水槽连通并连通到污水处理外筒外的出水管。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排入到污水处理内筒内进行曝气反应,反应后的污水经污水处理内筒和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回流间隙流入到分水堰内,经与分水堰的排水槽连通的出水管排出,通过污水处理外筒和污水处理内筒套装的结构设置,使得污水的曝气和回流在同一个设备内即可进行,整个设备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在小范围的农村或度假村使用,降低分散用户的污水处理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降低了分散用户的污水处理难度。[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同轴布置的污水处理外筒I和设置于污水处理外筒I内部的污水处理内筒2,污水处理内筒2的底部与污水处理外筒I连通。污水处理外筒I和污水处理内筒2同轴布置,污水处理内筒2套设在污水处理外筒I内,污水处理内筒2的底部连通污水处理外筒1,使得二者之间围成的间隙构成污水的回流通道3,污水注入到污水处理内筒I后,可通过二者的回流通道3流到二者之间。污水处理外筒I内环绕其内壁设置有固设于内壁的分水堰4,分水堰4与污水处理外筒I内壁之间围设成排水槽。污水处理外筒I的内壁设置分水堰4,通过向污水处理内筒2内注入污水后,随着污水的注入水面逐渐上升,污水的水面超过分水堰4的高度后,一部分污水流入到分水堰4与污水处理外筒I之间的排水槽内。
[0028]还包括伸入到污水处理内筒2内的污水进水管5和与排水槽连通并连通到污水处理外筒I外的出水管6。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5排入到污水处理内筒2内进行曝气反应,反应后的污水经污水处理内筒2和污水处理外筒I之间的回流通道3流入到分水堰4内,经与分水堰4的排水槽连通的出水管6排出,通过污水处理外筒I和污水处理内筒2套装的结构设置,使得污水的曝气和回流在同一个设备内即可进行,整个设备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在小范围的农村或度假村使用,降低分散用户的污水处理难度。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内筒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由外至内内径逐渐变大的回流挡板7,回流挡板7与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间距小于污水处理内筒2侧壁与污水处理外筒I之间的间距。污水处理内筒2的底部与污水处理外筒I连通,其底部边缘设置回流挡板7,由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截面图可以看出,污水处理内筒2的底部为倒梯形结构,对应地,污水处理外筒I为与污水处理内筒2底部结构对应的倒梯形结构,同时设置回流挡板7位置污水处理内筒2和污水处理外筒I之间的间距小于二者侧壁之间的间距,由于污水处理内筒2的内部需要进行曝气充氧工作,其内部污水的活动较为剧烈,而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内筒2和污水处理外筒I之间需要进行污水中污泥的沉积,需要该部分污水的活动平缓,以利于该空间内污泥的沉积,通过设置回流挡板7,有效的降低流入到回流通道内污水的活跃性,利于污泥的沉积和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分水堰7排出,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0030]污水处理外筒I和污水处理内筒2套设的结构将曝气池和沉淀池合建为一体布置,降低了构建成本,且通过回流挡板7分离的回流区使得曝气区和沉淀区的工作环境稳定,在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分水堰4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锯齿状的阻物挡板。污水中不可避免的掺入一些颗粒较大的杂质、杂物等,为了保证排出后污水的纯度,在分水堰4的顶部边缘设置锯齿状阻物挡板,使得污水由阻物挡板流出到排水槽,而将较大的杂质阻挡,其也对出水管6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杂物对出水管路6的堵塞。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伸入污水处理内筒2内的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污水处理内筒顶部的电机箱8,设置于电机箱8内的曝气机和蓄电池,曝气机包括伸入至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曝气管路9。污水处理内筒2通过曝气对污水进行处理,在污水处理内筒2顶部设置曝气系统,曝气系统设置于污水处理外筒I和污水处理内筒2之间,以对曝气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防护。曝气系统通过电机箱8提供工作动力,通过设置在电机箱8内的曝气机对污水中充入气体,曝气机的曝气管路9伸入到污水处理内筒内,以提供足够的气体。电机箱内同时提供蓄电池,由蓄电池提供曝气机的工作动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供电手段。
[0033]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曝气管路9包括伸入至污水处理内筒底部的曝气主管91,以及与曝气主管91的端部连通并沿污水处理内筒2的径向分布的多根曝气支管92。通过一根曝气主管91将空气送入到污水处理内筒2内,然而当污水处理内筒结构较大时,单根管路将不能提供足够空气,通过设置在曝气主管91端部多根曝气支管92,使得空气可分布在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整个底部平面内,提高反应速率。
[0034]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蓄电池为胶体免维护蓄电池或铅酸蓄电池。蓄电池采用抗腐蚀能力强的蓄电池,以适应污水这种处理环境,避免长期使用后造成电路连通不畅,影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正常工作的问题。
[0035]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机箱8外设置有伸出至污水处理外筒I的顶部的太阳能支架10,以及固设于太阳能支架10端部并与电机箱8电连通的太阳能采集装置11,以及设置于太阳能采集装置11上的电控箱12。电控箱12对太阳能采集装置11采集到的光能进行光电转换,并转换为电机箱额定的工作电压,提供电机箱8工作电能。
[0036]优选地,太阳能采集装置11为太阳能光伏板,电控箱12固设于太阳能光伏板的背部端板上。通过太阳能采集装置11提供曝气机的工作电量,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了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了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构建和运行的费用,且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推广,提高了分散地区污水处理的程度,满足不同地区的污水处理标准。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外筒I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观察孔13,观察孔13上设置有对其进行封闭的封堵盖。污水的处理工作在污水处理外筒I的内部进行,长期使用后需要人工对设备进行检修或杂物的处理,以及物料的添加,通过在污水处理外筒的顶部开设多个观察孔,以对设备进行定期处理。同时设置对观察孔进行封堵的封堵盖,保证设备以及设备周边活动人群的安全。
[0038]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外筒和污水处理内筒为PVC、ABS或玻璃钢材质制备的处理筒。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整个设备采用塑料材质或玻璃钢材质,结构简单,易于运输,也易于构建,满足污水的处理要求,大大降低了构建难度。
[00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太阳能作为工作能源,实现了自动化工作要求,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连续稳定运行,且运行过程中动力消耗小,无噪音。同时采用易于运输和制备的材料,制备成筒状的罐体结构,外观简单,系统紧凑度高,便于运输和检修。适用于农村等偏远地区,满足污水处理量小的用户要求成本低、运行方便的要求,且保证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效果。
[0040]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004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置的污水处理外筒和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内部的污水处理内筒,所述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连通; 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内环绕其内壁设置有固设于所述内壁的分水堰,所述分水堰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内壁之间围设成排水槽; 还包括伸入到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污水进水管和与所述排水槽连通并连通到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外的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内筒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由外至内内径逐渐变大的回流挡板,所述回流挡板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污水处理内筒侧壁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堰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锯齿状的阻物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入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内筒顶部的电机箱,设置于所述电机箱内的曝气机和蓄电池,所述曝气机包括伸入至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内的曝气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路包括伸入至所述污水处理内筒底部的曝气主管,以及与所述曝气主管的端部连通并沿所述污水处理内筒的径向分布的多根曝气支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为胶体免维护蓄电池或铅酸蓄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外设置有伸出至所述污水处理外筒的顶部的太阳能支架,以及固设于所述太阳能支架端部并与所述电机箱电连通的太阳能采集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上的电控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为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电控箱固设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背部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设置有对其进行封闭的封堵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外筒和所述污水处理内筒为PVC、ABS或玻璃钢材质制备的处理筒。
【文档编号】C02F1/52GK203807230SQ20142020246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姜涛, 袁琳, 李红, 邵晓, 王雪 申请人:青岛银河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