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416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污水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它主要包括有罐体,罐体由圆筒形主体筒(2)和主体筒(2)下端的倒圆锥底(1)组成,主体筒(2)上端有封盖(10),封盖(10)上有出水管(11),罐体底部有污泥排放口(15),在主体筒(2)内下部的中央,固定有上端封口的圆锥形筒形的中心旋流筒(4),进水管(3)从罐体外以切线方向进入中心旋流筒(4)的上部,在中心旋流筒(4)的上端有导流装置(6)导流装置上端设过滤层(8),过滤层(8)采用比重小于1的颗粒滤料组成,过滤层(8)的层面上下有滤网或滤帽板(7.9)。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净化器处理污水的效率高,适应范围广。处理后的水质好,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并占地面积少。
【专利说明】污水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处理含有悬浮物污水的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本设计人于2004年申请了专利“一种污水净化器”(参见中国专利ZL200420026147X)。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污水的处理,它更适应各种不同质量和浓度的固体悬浮物,使污泥含水率更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操作容易、能耗低、适应各种不同质量和浓度的固体悬浮物.污泥含水率低的污水净化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它主要包括罐体,罐体由圆筒形主体筒和主体筒下端的倒圆锥底组成,主体筒上端有封盖,封盖上有出水管,罐体底部有污泥排放口,在主体筒内下部的中央,固定有圆锥形的中心旋流筒,中心旋流筒的上端有溢流管及出口并设喷嘴,中心旋流筒的下端有底流管及出口并设喷嘴,进水管从罐体外以切线方向进入中心旋流筒的上部,污水在中心旋流筒内完成涡旋分离过程,在中心旋流筒的上面有导流裝置,导流裝置上部有过滤层.过滤层可以采用比重小于I的颗粒滤料或多介质材料组成,过滤层的上层面上有上滤网或滤帽(水帽)板,以阻挡滤料随出水流失,污水在此完成动态过滤过程。
[0006]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所述的进水管为变截面管。
[0007]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在中心旋流筒与过滤层之间有一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为一上大下小的倒锥型,在其表面开有与水流方向一致的螺旋导流槽,以减少动力损耗和增加悬浮颗粒的撞击而凝聚和沉淀,污水在此完成二次离心分离和重力分离过程。
[0008]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在中心旋流筒的底流管出口设喷嘴,在下旋流的作用下使罐体的倒圆锥底的污泥浓缩的更好。
[0009]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在过滤层的滤料下方可以设置下滤网,以衬托滤料。滤料比重因小于1,故浮于水中,但当污水净化器中的水被出空,滤料也会被带走。加一层下滤网,就可以避免。
[0010]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在过滤层中间可以布有反冲水管,反冲水管上有多个喷嘴。当污水净化器被误操作时污泥会上泛,会堵塞滤网,或污水净化器运转一段时间后,滤料需要反冲。反冲可以从出水管进水反冲,但效果不如在过滤层设置反冲管反冲效果好。
[0011]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在过滤层以下的罐体侧壁上,或/和封盖上,可以设有出气管。设置出气管可以降低进水的压力。
[0012]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罐体的侧壁的不同高度可以设有监控龙头,可以随时放水监控该污水净化器各处理单元的效果和各部位水质的变化情况。
[0013]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的封盖上和/或罐体的侧壁上可以设有人孔。
[0014]上述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罐体的倒圆锥底的侧壁上可以设有人孔或手孑L °
[0015]本实用新型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的工作过程如下:经过加药絮凝的废水,用泵压入净化器内,首先切线进入中心旋流筒,进行涡旋分离,水中大颗粒被分离;从底流管口进入旋流浓缩区其余悬浮物随水流上升到导流装置,经二次离心分离和重力沉降区,经过过滤后的清水进入清水区,污泥下沉到污泥旋流浓缩区,定时或连续排出。设备运行一段时间,滤层阻力增大,可通过反冲洗管进行反冲洗。
[0016]本实用新型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处理污水的效率高,适应各种不同质量和浓度的固体悬浮物,处理后的水质好,污泥含水率低.占地面积少,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倒圆锥体,2主体筒,3为进水管,4为中心旋流筒,5为溢流管,6为导流装置,7为滤网,8为过滤层,9为滤帽板,10为封盖,11为出水管(又为反冲进水管),12为人孔,13为监控龙头,14为底流管,15为污泥排放口,16为手孔,17为旋流器托架,18为导流装置托架,19为排气管,20为辅助排气管,21为滤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每小时处理30m3的DH-30型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
[0019]该DH-30型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罐体由圆筒形主体筒(2)和主体筒下端的倒圆锥底(I)组成,主体筒(2)高3000mm,直径2000mm,倒圆锥底(I)高1500mm,与主体筒(2)焊为一体,主体筒(2)上端有封盖(10),封盖(10)高500mm,也与主体筒⑵焊为一体。封盖(10)中央有出水管(11),管径为DN80mm,罐体底部有污泥排放口
(15),口径为DN80mm,在封盖(10)上和主体筒(2)的上部侧面有人孔(12_1)和(12_2),直径为530mm。在倒圆锥底(I)的侧壁上有2个相对应的手孔(16_1和16_2)直径为250mm。在封盖(10)上有排气管(19)(管径为DN50mm)和滤层以下的主体筒(2)的侧壁上有排气管(20)(管径为DN25mm),。在罐体侧壁的不同高度上有监控龙头(13_1,13-2, 13-3, 13-4),管径为DN25mm0
[0020]在主体筒⑵内下部的中央,有钢筋制成的托架(17)固定的中心旋流筒(4),中心旋流筒⑷为锥形筒,锥上端直径300mm,锥下端直径150mm,高度670mm。进水管(3)从罐体外以切线方向进入中心旋流筒(4)的上部,进水管(3)管径为DN65mm,进水管(3)为变截面管,污水在中心旋流筒(4)内完成涡旋分离过程,在中心旋流筒(4)上面为导流装置
(6),导流装置为一上大下小的倒锥型,上直径为850mm,下直径为350mm,在其表面开有与水流方向一致的宽105 mm,深75_225mm的螺旋导流槽,污水在此完成二次分离和重力分离过程。在导流装置(6)之上为下滤网(7),下滤网(7)由两层筛网叠加而成,上层为32目筛网,下层为6目筛网。下滤网(7)之上充填比重小于I的轻质滤料构成过滤层(8),如泡沫滤珠等,过滤层上方设有滤帽板(9),滤帽板(9)上布有多个滤帽(21),以防止滤料流出。污水在过滤层(8)完成动态过滤过程。本污水净化器运转一段时间,从出水管(11)即反冲进水管注入清水,以冲洗过滤层(8)。
[0021]该DH-系列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配以污水泵和加药系统,可以快速连续高效地处理各种含悬浮物的废水,每小时可以处理30m3的污水。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罐体,罐体由圆筒形主体筒和主体筒下端的倒圆锥底组成,主体筒上端有封盖,封盖上有出水管,罐体底部有污泥排放口,在主体筒内下部的中央,固定有圆锥形的中心旋流筒,中心旋流筒的上端有溢流管及出口,并设有喷嘴,中心旋流筒的下端有底流管及出口,并设喷嘴,进水管从罐体外以切线方向进入中心旋流筒的上部,污水在中心旋流筒内完成涡旋分离过程,在中心旋流筒的上方有导流裝置,导流裝置上方有过滤层,过滤层采用比重小于I的颗粒滤料或多介质材料组成,过滤层的上层面上有上滤网或滤帽板,以阻挡滤料随出水流失,污水在此完成动态过滤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为变截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中心旋流筒与过滤层之间有一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为一上大下小的倒锥型,在其表面开有与水流方向一致的螺旋导流槽,以减少动力损耗和增加悬浮颗粒的撞击而凝聚和沉淀,污水在此完成二次离心分离和重力分离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过滤层的滤料下方设置下滤网,以衬托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过滤层中间布有反冲水管,反冲水管上有多个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过滤层以下的罐体侧壁上,或/和封盖上,设有出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的侧壁的不同高度设有监控龙头,随时放水监控该污水净化器各处理单元的效果和各部位水质的变化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封盖上和/或罐体的侧壁上设有人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的倒圆锥底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或手孔。
【文档编号】C02F9/04GK204211565SQ201420492552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刘清海 申请人:刘清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