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464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该系统的结构为:污水入口依次与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相连,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分别与接触消毒池和污泥浓缩池相连,污泥浓缩池与带式压滤机相连,接触消毒池与活性砂过滤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能够较好的适应低温含盐污水的水质,出水能够稳定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专利说明】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含盐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污水处理领域的研宄热点,各种新型工艺也是层出不穷。但是,由于硝化细菌对温度异常敏感,目前各种研宄也仅限于中温条件下(25 0C -35 0C )的研宄,低温下研宄仍然很少。
[0003]在北方寒冷地区,水温很难达到中温条件,在传统CASS工艺的菌种驯化上有比较大的难度,微生物菌种活性比较低,有机物降解能力下降,导致COD去除率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由于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异常敏感,导致在低温条件下出水氨氮很难达标。另外含盐废水通过提高环境的渗透压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体内的酶,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在低温和含盐两种环境共存的条件下很难驯化出适应此环境的微生物菌种,使处理过的污水能够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在北方寒冷地区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难以进行的问题,提出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0005]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入口 I与粗格栅2相连,粗格栅2与细格栅3相连,细格栅3与旋流沉砂池4相连,旋流沉砂池4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相连,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分别与接触消毒池6和污泥浓缩池7相连,污泥浓缩池7与带式压滤机8相连,接触消毒池6与活性砂过滤器9相连,旋流沉砂池4和污泥浓缩池7各设有一条外排管道,两条管道汇集为一条管道并与污水入口 I相连。
[0006]所述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的预反应区中设有悬浮填料10 ;所述悬浮填料10为直径在0.5-5mm复合球状结构,其内层为直径为0.2_4mm的发热层11,外层为疏松多孔的透水吸氧层12。
[0007]所述发热层11由铁粉、活性炭和蛭石按照质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制成。
[0008]所述透水吸氧层12为活性炭。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比于传统CASS(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法)工艺,投加悬浮填料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没有投加悬浮填料的CASS池,对于低温含盐废水的COD去除率明显高于传统CASS池,此外由于低温对硝化细菌的影响明显,投加悬浮填料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基数,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也要好于不投加填料的情况。在低温含盐废水的有机负荷方面要加以控制,因为微生物的降解速率在低温含盐情况下会降低,为保证出水达标,应控制进水有机负荷不应太高。此外活性砂过滤器集混凝、澄清、过滤设备于一体,能够有效的截留CASS池出水的水中悬浮物,无需停机反冲洗,水头损失小,出水水质稳定,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职守。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能够较好的适应低温含盐污水的水质,出水能够稳定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1 ] 图2为悬浮填料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污水入口,2-粗格栅,3-细格栅,4-旋流沉砂池,5-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6-接触消毒池,7-污泥浓缩池,8-带式压滤机,9-活性砂过滤器,10-悬浮填料,11-发热层,12-透水吸氧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污水入口 I与粗格栅2相连,粗格栅2与细格栅3相连,细格栅3与旋流沉砂池4相连,旋流沉砂池4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CASS池)5相连,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分别与接触消毒池6和污泥浓缩池7相连,污泥浓缩池7与带式压滤机8相连,接触消毒池6与活性砂过滤器9相连,旋流沉砂池4和污泥浓缩池7各设有一条外排管道,两条管道汇集为一条管道并与污水入口 I相连。旋流沉砂池4和污泥浓缩池7的上清液随上述管道汇集,流回污水入口被循环使用。
[0016]如图2所示,所述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的预反应区中设有悬浮填料10 ;所述悬浮填料10为直径在0.5-5mm复合球状结构,其内层为直径为0.2-4mm的发热层11,外层为疏松多孔的透水吸氧层12。悬浮填料的作用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持续给体系加热,提高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0017]所述发热层11由铁粉、活性炭和蛭石按照质量比1:1:1的比例混合制成。所述透水吸氧层12为活性炭。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可以透过水及氧气,保证悬浮填料内的发热层材料接触氧气和水,从而启动缓慢持续放热的过程。
[0018]本实施例以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污水处理厂为工程实体,通过长时间的调试及探索,将原有CASS池做了改造,在CASS池的预反应区投加悬浮生物填料,提高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并将预反应区的厌氧改成好氧,使预反应区变为接触氧化工艺,然后通过调整运行周期,延长沉淀时间,提高污泥沉降性并使部分回流污泥回流到生物选择区进行脱氮反应,在后续深度处理中增加活性砂过滤设备,有效截留水中悬浮物,使系统出水能够达到中水回用标准供厂区循环利用。
[0019]本实施例在运行周期中将沉淀时间延长至2小时以上,减小盐度和低温条件下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同时回流污泥到生物选择区,进行脱氮反应,在消毒池后续增加活性砂过滤装置,进一步去除脱氮反应带起的少量SS,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并进行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入口(I)与粗格栅(2)相连,粗格栅(2)与细格栅(3)相连,细格栅(3)与旋流沉砂池(4)相连,旋流沉砂池(4)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相连,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分别与接触消毒池(6)和污泥浓缩池(7)相连,污泥浓缩池(7)与带式压滤机(8)相连,接触消毒池(6)与活性砂过滤器(9)相连,旋流沉砂池(4)和污泥浓缩池(7)各设有一条外排管道,两条管道汇集为一条管道并与污水入口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池(5)的预反应区中设有悬浮填料(10);所述悬浮填料(10)为直径在0.5-5mm复合球状结构,其内层为直径为0.2-4mm的发热层(11),外层为疏松多孔的透水吸氧层(12)。
【文档编号】C02F9/14GK204211598SQ20142054698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薛万泽, 梁卫国, 黄建新, 周钢 申请人:北京华清佰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