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94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基于减量化处理装置,所述的减量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脱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模组包括双向油缸(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脱水单元(2),所述的每个脱水单元(2)均包括脱水筒体(2.1)、支撑板(2.2)和挤压板(2.3),所述的支撑板(2.2)位于脱水筒体(2.1)的外侧,所述的挤压板(2.3)位于脱水筒体(2.1)的内侧,在所述脱水筒体(2.1)上设有进料口(2.4);所述的双向油缸(1)设有两个活塞杆(1.1),所述的两个活塞杆(1.1)分别与两个脱水单元(2)的挤压板(2.3)连接;在两个对称设置的脱水单元中,其中一个污水污泥进料脱水,另一个脱水单元则挤压脱水,进料脱水的脱水单元通过其挤压板对双向油缸施力,并推动挤压脱水的脱水单元之挤压板;在上述过程中,双向油缸则根据施力方向,往相应油腔通入或放出液压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单元(2)还包括水分在线检测仪(2.5),所述的水分在线检测仪(2.5)安装于脱水单元的挤压板(2.3)或支撑板(2.2)上;所述的水分在线检测仪采用高频电容场微波测量污泥泥饼厚度方向的水分,并可根据需要检测污泥泥饼直径方向的含水率,检测水分的含水率为整个污泥含水率的平均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油缸(1)的连接有增压器(1.2)及电磁换向阀(1.3)相连,通过电磁换向阀(1.3)以实现双向油缸(1)的压力油换向,进而实现左右两个脱水单元的进料脱水及压榨脱水的转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单元还包括封板(2.6),所述挤压板(2.3)与支撑板(2.2)上开设有多个流体通道,挤压板(2.3)、支撑板(2.2)与脱水筒体(2.1)形成一个压滤腔,挤压板(2.3)与支撑板(2.2)的内侧面分别包裹有滤布(2.7),外侧面连接有封板(2.6),所述封板(2.6)下端连接有排水管(2.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水模组为多个,所述多个脱水模组并排设置,所述的减量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板驱动机构,所述的两个支撑板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多个脱水模组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板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连杆(3)、支撑板推拉主杆(4)和推拉油缸(5),所述的支撑板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多个脱水模组一侧的支撑板(2.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支撑板连杆(3)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板推拉主杆(4)上,所述的推拉油缸(5)的输出端与推拉主杆(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脱水模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快开机构,所述的快开机构包括快开旋钮(6)、快开连杆(7)、快开主杆(8)和快开驱动油缸(9),所述的快开旋钮(6)与相应侧的脱水单元外侧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快开连杆(7)的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快开旋钮(6)上,另一端连接在快开主杆(8)上,所述的快开驱动油缸(9)的输出端与快开主杆(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开旋钮(6)包括换向圈(6.1)、复位弹簧(6.2)和限位顶块(6.3),所述的换向圈(6.1)安装在脱水筒体(2.1)上,并位于支撑板(2.2)的外侧,所述的复位弹簧(6.2)和限位顶块(6.3)一一对应安装于脱水筒体(2.1)的外壁上,所述换向圈(6.1)的内壁设有窄径段和宽径段,所述的窄径段和宽径段交替分布,每对复位弹簧(6.2)和限位顶块(6.3)的组合对应相应的窄径段和宽径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圈(6.1)上开设有凹槽,在脱水筒体(2.1)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外凸缘(2.12),换向圈通过凹槽安装在脱水筒体的外凸缘(2.12)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污泥高效深度减量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分布的窄径段和宽径段呈现为曲线,构成凸轮线型,快开驱动油缸(9)推动快开主杆(8)、快开连杆(7)带动换向圈(6.1)转动,换向圈(6.1)转动同时内部的凸轮线型推动限位顶块(6.3)向下运动,实现限位,当快开驱动油缸(9)反向运动时,带动换向圈(6.1)反向转动,此时,限位顶块(6.3)在复位弹簧(6.2)作用下打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