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提篮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56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篮格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多层提篮格栅。



背景技术:

格栅,又称钢格栅,钢格板或格栅板,是扁钢和扭钢焊接而成,格栅其主要用途在休息平台,走道,水沟盖和踏步板等方面。也用在环保设备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因他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被广泛采用。

格栅栅条间的空隙宽度可根据清除污物的方式和水泵的要求来设定,人工清除格栅间隙一般为16~25mm。沉砂池或沉淀池前的格栅一般采用15-30mm,最大为40mm。常用的机械清渣设备有三种,即链条式、移动式及钢丝绳牵引式格栅清污机。

按格栅栅条间距的大小不同,格栅分为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3类。按格栅的清渣方法,有人工格栅、机械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三种。按格栅构造特点不同可分为抓耙式、循环式、弧形、回转式、转鼓式、旋转式、齿耙式和阶梯式等多种形式。格栅设备一般用于污水处理的进水渠道上或提升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并起到保护水泵、管道、仪表等作用。当拦截的栅渣量大于0.2m3/d时,一般采用机械格栅机,栅渣量小于0.2m3/d时,可采用提篮格栅,也可采用机械格栅。

格栅的应用在建筑施工、设计装潢、污水处理、工程应用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但目前小流量污水处理中使用的提篮格栅只有一层过滤网,截留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层提篮格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多层提篮格栅,包括把手、进水口、一层滤网、二层滤网、三层滤网、格栅主体、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主体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格栅主体内部设置有一层滤网、额层滤网、三层滤网;所述格栅主体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格栅底主体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一层滤网、二层滤网、三层滤网与格栅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与格栅主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多层提篮格栅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好,污通过进水口进入,依次通过一层滤网、二层滤网、三层滤网,最后从出水口流出,相比于传统提篮格栅,该多层格栅过滤效果更好,同时不易堵塞滤网,定期清理时只需通过把手将格栅提出,进行清理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进水口,3、一层滤网,4、二层滤网,5、三层滤网,6、格栅主体,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把手1、进水口2、一层滤网3、二层滤网4、三层滤网5、格栅主体6、出水口7,所述格栅主体6顶部设置有把手1;所述格栅主体6内部设置有一层滤网3、额层滤网4、三层滤网5;所述格栅主体6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格栅底主体6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一层滤网3、二层滤网4、三层滤网4与格栅主体6之间为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把手1与格栅主体6之间为焊接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污通过进水口2进入,依次通过一层滤网3、二层滤网4、三层滤网5,最后从出水口7流出,相比于传统提篮格栅,该多层格栅过滤效果更好,同时不易堵塞滤网,定期清理时只需通过把手将格栅提出,进行清理即可,方便快捷。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