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399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物处理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快速城市化和产业转移进程中,城市污染企业搬迁,导致城市内出现大量遗留、遗弃的污染场地,亟待开展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实现城市土地再利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土壤修复行业较为成熟,而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有热解吸、氧化还原、微生物修复、气相抽提等技术,这些方法要么耗时较长,要么花费较高。

在一些污染场地中或者其中的一些地块中,污染物的沸点较低,但是由于渗透到了地面下某一深度而存留下来。对这样的污染土壤,将其挖出,放在一个大棚中,通过翻抛机的机械作用进行翻动,土壤中的污染物就会扩散到棚内的空气中,然后通过活性炭或者其它方法将棚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富集除去,最终使土壤达到治理目标。这样的土壤处理过程称为翻抛解吸,有时也被用作高低温热解吸的预处理过程。该方法速度快、费用低,在一些污染土壤治理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在翻抛解吸过程中,棚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作业环境非常恶劣。即使采取了防毒面罩、短时轮班等防护措施,仍不可避免地对作业工人的安全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自动行走式的翻抛机,该类翻抛机不用人工直接操作,可以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但是现有的自动行走式的翻抛机通常只能进行直线行走,导致其在进行翻抛作业时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该设备能够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翻抛处理,在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时,翻抛机能够沿土壤垛的延伸方向直线行走或弧线行走,其操作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包括翻抛机和导向机构,翻抛机设置有方向机和行走轮,行走轮与方向机连接,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连接杆以及位于翻抛机上方的导轨。导向连接杆的一端与方向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导轨配合,导轨具有弧线行走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导轨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导轨呈E字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导轨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导向轮嵌入第一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导向轮设置有第二导向槽,导轨伸入第二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翻抛机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导向连接杆的转动角度的导向辅助机构,导向辅助机构分别与导向连接杆连接和方向机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导向机构还包括多个用于支撑导轨的支撑架,多个支撑架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每个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立柱,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支撑立柱连接,导轨与支撑横梁连接,支撑立柱的高度大于翻抛机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翻抛机设置有翻抛系统,翻抛系统包括动力源、传动机构以及用于翻抛土壤的滚筒,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源连接,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滚筒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滚筒上设置有多个齿形翅片,相邻两个齿形翅片相交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滚筒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土壤散开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的只能走直线不能拐弯的自走式翻抛机,本实用新型的翻抛机通过导向连接杆上的导向轮与具有弧线行走部的导轨配合,使得翻抛机不仅能够走直线还能弧线行走进行自动拐弯,其在对机污染土壤进行翻抛时也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控性,其处理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的导向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的导向机构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的导轨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100,翻抛机200,行走轮201,前转向轮202,后驱动轮203,导向机构300,导向连接杆301,导向轮302,导轨303,弧线行走部304,直线行走部305,支撑架306,支撑立柱307,支撑横梁308,第一导向槽309,翻抛系统400,滚筒401,齿形翅片4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自走式翻抛机主要通过行走轮与铺在地面上的导轨的配合来实现边行走边翻抛的效果,现有的自走式翻抛机没有控制其转向或拐弯的控制系统,地面上的相配合的导轨也通常呈直线设计,因此,现有的自走式翻抛机通常只能在相应的导轨上的区域进行往复直线行走翻抛,要更换翻抛区域时需要更多的翻抛机或用大型起重机将其吊起到下一个翻抛区域,非常不方便,也导致其可翻抛的区域较小,因此,其处理能力也小。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设计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该设备能够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翻抛处理,在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时,通过导向轮与导轨配合,其行走的轨迹可根据由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在导向轮与导轨的弧线行走部配合时,翻抛机可以进行弧线行走,也就是翻抛机可以拐弯,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翻抛区域进行翻抛作业,这样,只需一台翻抛机便可对多个翻抛区域的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翻抛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翻抛机的利用率,其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100,包括翻抛机200、导向机构300、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翻抛系统400。

其中,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翻抛机200上的控制板(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控制板配套的遥控器。操作工通过操作遥控器来远程控制翻抛机200的停止、前进等活动。遥控器的控制方式可以是有线控制或无线控制。优选地,遥控器的控制方式为无线控制,更优选地,通过红外控制方式来控制翻抛机200的停止、前进以及翻抛等活动。当然,遥控器的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蓝牙控制或激光控制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本实施例提供的翻抛机200主要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翻抛处理,这类土壤的污染强度高,通常不采用操作工直接驾驶翻抛机200进行翻抛作业的方式以防止污染物损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通常都采用远程自动控制翻抛机200进行翻抛作业。

此外,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100进行翻抛作业需要在翻抛棚内进行,防止挥发性污染物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翻抛棚可以是塑料大棚,也可以由其他类型的材料建成,棚的密封性要好。棚内设置抽风设施、抽风口、进风口,且抽风量要大于进风口的进风量,使棚内保持微负压状态,以免污染物无组织溢出。棚内空气通过抽风口抽走,并通过活性炭或者其他材料将有机污染物吸附富集。翻抛棚的地面下布置有加热管线,其中可以通入热水或者热空气为土壤加热,加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非挥发。

其中,翻抛系统400可以安装在翻抛机200的底部,也可以安装在翻抛机200的后部。翻抛系统400包括动力源、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翻抛土壤的滚筒401(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源连接,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滚筒401连接,动力源与控制板电连接。动力源可是蓄电池提供动力,也可是汽油或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优选地,滚筒401上设置有多个齿形翅片402,相邻两个齿形翅片402相交错。

当进行翻抛时,相交错的齿形翅片402可以有效地打散土壤垛,用助于对土壤垛进行翻动。当然,齿形翅片402的形状和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只要能够有利于将土壤翻动即可。优选地,滚筒40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阻挡土壤散开的挡板(图中未示出),以免土壤在翻抛过程中向两侧散开,阻碍行走车的运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翻抛机200还设置有方向机和行走轮201,行走轮201与方向机连接。行走轮201包括前转向轮202和后驱动轮203。方向机与前转向轮202连接。后驱动轮203与动力源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300包括导向连接杆301、位于翻抛机200上方的导轨303、以及多个用于支撑导轨303的支撑架306。导向连接杆301的一端与方向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导向轮302。导向轮302与导轨303配合,导轨303具有弧线行走部304。需要说明的是,导轨303也可以具有弧线行走部304和直线行走部305。导轨303也可以仅具有弧线行走部30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轨30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09,导向轮302嵌入第一导向槽309内。导轨303可以是长方体形或者工字钢形。在本实施例中,导轨为工字钢形。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导向轮30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导轨303伸入第二导向槽内,这种情况下导轨303可以是圆柱形或长方体形。需要说明的是,导向轮302与导向连接杆301位转动连接,也就是说导向轮302可以转动,当导向轮302与导轨303相互配合即相互接触滑动的过程可以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力。

此外,多个支撑架306沿导轨303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请参阅图1和图2),每个支撑架306包括支撑横梁308和支撑立柱307。支撑横梁308的一端与支撑立柱307连接,支撑横梁308与支撑立柱307相垂直。导轨303与支撑横梁308远离支撑立柱307的一端连接,支撑立柱307的高度大于翻抛机200的高度。支撑立柱307固定地面上。

翻抛机200的方向控制部分可以有两个档位,一个档位是普通挡,此时与普通汽车的方向控制方式一样,适用于道路行驶;另一个档位为工作挡,此时方向控制比较灵敏,适用于导向机构300控制方向。

以下对翻抛机200的方向控制在工作挡时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时,将待翻抛的有机污染土壤沿导轨303的延伸方向在导轨303的下方堆成土壤垛,土壤垛的形状可以是梯形或三角形后者其他便于翻动的形状,其宽度应小于翻抛机200的左右两侧的轮距,其高度应小于翻抛机的底盘高度。

操作工通过遥控器远程控制翻抛机200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操作工也通过遥控器控制滚筒401旋转,进而对翻抛机200底盘下的土壤垛进行翻抛处理。通过导向轮302与导轨303配合可限制翻抛机200的行走轨迹,其行走的轨迹可根据由导轨303的延伸方向和形状一致。因此,在导向轮302与导轨303的弧线行走部304配合时,带动导向连接杆301转动,再通过方向机的传动作用,控制前转向轮202作相同角度和方向的转动,使得翻抛机200可以进行弧线行走,也就是说翻抛机200可以拐弯,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翻抛区域进行翻抛作业。

这样,只需一台翻抛机200当然也可以是多台,便可对多个翻抛区域的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翻抛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翻抛机200的利用率,其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翻抛过程为全自动,不需要操作工驾驶翻抛机200,不会对作业工人的安全健康产生危害,一人还可可以同时控制多台行走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导向连接杆301与前转向轮202的转向角度一致,翻抛机200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导向连接杆301的转动角度的导向辅助机构,导向辅助机构分别与导向连接杆301连接和方向机连接。导向辅助机构可以确保前转向轮202与导向连接杆301的转向角度相同。使得翻抛机200能够更准确地沿导轨303的延伸方向行走,防止其走偏。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导轨303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结构。采用闭合结构的导轨303设计,使得翻抛机200也可沿一个闭合轨迹进行翻抛作用,其最大的特点是翻抛机200可以沿同一条导轨303进行循环翻抛作业,直至土壤垛的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预定值,其大大地提高了翻抛效率。

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导轨303包括有多个直线行走部305和多个弧线行走部304,多个直线行走部305与多个弧线行走部304相互交错连接呈闭合结构且呈E字形(如图3所示),这样结构的导轨303使得翻抛机200的相同翻抛区域面积里,翻抛机200行走的路径更长,其翻抛的土壤量也就更多,大大地提高了翻抛效率,节约了占地面积。当然,导轨303的形状并不限于E字形,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以下对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实际翻抛作业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将现场污染土壤按照污染物的沸程分类:一类,只含易挥发组分的有机污染土壤,污染物为苯、甲苯及其他沸点低于180℃的化合物,称为轻组分有机污染土壤;另一类,同时含有轻组分及较重组分有机污染土壤。轻组分有机污染土壤送至翻抛棚内通过翻抛进行解吸处理,含有重组分有机污染土壤的处理不属于本实施例的范围。

分类好后,将轻组分有机污染土壤送至翻抛棚内进行翻抛解吸处理。

例如某污染场地,部分土壤中的污染物为苯、甲苯,其初始浓度分别为200mg/Kg和150mg/Kg。翻抛棚是面积50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棚内设置抽风设施、抽风口、进风口,将棚内空气通过抽风口抽走,并通过活性炭吸附富集。翻抛棚的地面下布置有加热管线,其中通入60℃热空气。轻组分有机污染土壤送至翻抛棚内后,沿着导轨303堆成梯形。翻抛系统400安装在翻抛机200的后部,遥控方式为红外。操作工在棚外遥控翻抛机200启动、并开启翻抛系统400,滚筒401旋转进行翻抛。反复翻抛10小时,苯、甲苯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5mg/Kg和1.1mg/Kg,然后遥控关闭翻抛机200和翻抛系统400。

由此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翻抛解吸处理设备100进行翻抛处理能够大大地降低有机污染土壤中的苯和甲苯的浓度。且操作方便、灵活且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