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筒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22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风筒的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筒清洗机。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各煤矿掘进工作面使用风筒、各硐室使用导风筒回收后,均由人工进行清洗。由人工清洗后的风筒不可以直接投入使用,还需经过人工晾晒脱水,经长时间的晾晒脱水后还需人工逐条折叠统一存放,供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可见,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人工清洗风筒浪费了大量的清水;

2、人工清洗风筒后需经长时间室外自然脱水、晾晒,然后再由人工逐条折叠,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浪费人力资源。

3、人工清洗风筒速度慢,需投入较多的人力劳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4、人工清洗风筒过程中,工作人员皮肤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程度危害。

因此,在当今煤矿深程度机械化的形势下,风筒清洗的慢节奏无疑是迟滞了煤矿高速的发展步伐。有必要设计一种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的风筒清洗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的风筒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风筒清洗机,包括动力组件、清洗组件、烘干组件和折叠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轮和第一传送带;

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输入滚筒组、清洗滚筒组和输出滚筒组,所述传动轮用于带动所述输入滚筒组、所述清洗滚筒组和所述输出滚筒组转动;

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机和烘干滚筒组;

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离合器、第二传送带、折叠传动轮和折叠叉,所述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折叠传动轮转动,所述折叠传动轮与所述离合器结合时,所述离合器带动所述折叠叉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滚筒组包括清洗上滚筒和清洗下滚筒,所述清洗上滚筒与所述清洗下滚筒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上滚筒和所述清洗下滚筒的表面均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的下方安装有喷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包括踏板、杠杆和离合传动轮,所述踏板能够带动所述杠杆转动,所述杠杆能够带动所述离合传动轮与所述折叠传动轮结合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轮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

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来带动所述输入滚筒组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来带动所述清洗滚筒组转动;

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轴来带动所述输出滚筒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压带轮和第二压带轮;

所述第一压带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

所述第二压带轮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折叠传动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滚筒组包括输入上滚筒和输入下滚筒,所述输入上滚筒与所述输入下滚筒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滚筒组包括输出上滚筒和输出下滚筒,所述输出上滚筒与所述输出下滚筒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滚筒组包括烘干上滚筒和烘干下滚筒,所述烘干上滚筒与所述烘干下滚筒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清洗组件来清洗风筒,然后通过烘干组件将清洗后的风筒烘干,最后通过折叠组件将烘干后的风筒折叠,方便存放。通过风筒清洗机一次性完成了对风筒的清洗、烘干和折叠的工作,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筒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动力组件 2-清洗组件 3-烘干组件

4-折叠组件 5-喂料滚筒 6-喂料口

11-驱动电机 12-传动轮 13-第一传送带

14-第一传动轴 15-第二传动轴 16-第三传动轴

17-第一压带轮 18-第二压带轮 21-输入滚筒组

22-清洗滚筒组 23-输出滚筒组 31-烘干机

32-烘干滚筒组 41-离合器 42-第二传送带

43-折叠传动轮 44-折叠叉 121-第一传动轮

122-第二传动轮 123-第三传动轮 211-输入上滚筒

212-输入下滚筒 221-清洗上滚筒 222-清洗下滚筒

231-输出上滚筒 232-输出下滚筒 312-散热口

321-烘干上滚筒 322-烘干下滚筒 411-踏板

412-杠杆 413-离合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风筒清洗机,包括动力组件1、清洗组件2、烘干组件3和折叠组件4;动力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传动轮12和第一传送带13;清洗组件2包括输入滚筒组21、清洗滚筒组22和输出滚筒组23,传动轮12用于带动输入滚筒组21、清洗滚筒组22和输出滚筒组23转动;烘干组件3包括烘干机31和烘干滚筒组32;折叠组件4包括离合器41、第二传送带42、折叠传动轮43和折叠叉44,传动轮12通过第二传送带42带动折叠传动轮43转动,折叠传动轮43与离合器41结合时,离合器41带动折叠叉44转动。

其中,动力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传动轮12和第一传送带13。动力组件1为清洗组件2、烘干组件3和折叠组件4提供动力。第一传送带13套设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和传动轮12上,驱动电机11通过第一传送带13带动传动轮12转动。传动轮12再带动清洗组件2的输入滚筒组21、清洗滚筒组22和输出滚筒组23转动。传动轮12还通过第二传送带42带动折叠组件4的折叠传动轮43转动,第二传送带42套设在传动轮12和折叠传送轮43上。

清洗组件2包括输入滚筒组21、清洗滚筒组22和输出滚筒组23。风筒进入到清洗组件2中,首先通过输入滚筒组21传送到清洗滚筒组22中,然后在清洗滚筒组22中进行清洗,清洗滚筒组22一边清洗,一边将已清洗的风筒向前传送,清洗完成的风筒经过输出滚筒组23传送到烘干组件3中。

烘干组件3包括烘干机31和烘干滚筒组32。输出滚筒组23将清洗完成的风筒传送到烘干滚筒组32上,随着烘干滚筒组32将风筒向前传送的过程中,烘干机31对风筒进行干燥。

折叠组件4包括离合器41、第二传送带42、折叠传动轮43和折叠叉44。烘干的风筒的前端套设在折叠叉44上,当需要折叠风筒时,离合器41与折叠传动轮43结合,离合器41带动折叠叉44转动,折叠叉44将清洗烘干的风筒折叠成卷。当一条风筒折叠完成后,将风筒从折叠叉44上取下存放。

本实施例通过风筒清洗机一次性完成了对风筒的清洗、烘干和折叠的工作,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传动轮12包括第一传动轮121、第二传动轮122和第三传动轮123;第一传动轮121通过第一传动轴14来带动输入滚筒组21转动;第二传动轮122通过第二传动轴15来带动清洗滚筒组22转动;第三传动轮123通过第三传动轴16来带动输出滚筒组23转动。

其中,第一传送带13套设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第一传动轮121、第二传动轮122和第三传动轮123上,驱动电机11通过第一传送带13来同时带动第一传动轮121、第二传动轮122和第三传动轮123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1还包括第一压带轮17和第二压带轮18;第一压带轮18位于第一传动轮121与第二传动轮122之间;第二压带轮18位于第二传动轮122与第三传动轮123之间。

其中,第一传送带13绕在第一传动轮121、第二传动轮122和第三传动轮123的上部,同时绕在第一压带轮17和第二压带轮18的下部。第一压带轮17和第二压带轮18起到了防止第一传送带13松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入滚筒组21包括输入上滚筒211和输入下滚筒212,输入上滚筒211与输入下滚筒212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其中,第一传动轴14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轮121和输入下滚筒212,并且三者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第一传动轮121通过第一传动轴14带动输入下滚筒212转动,当风筒进入到输入上滚筒211与输入下滚筒212之间时,输入下滚筒212带动输入上滚筒211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如图1中,输入下滚筒212逆时针转动,输入上滚筒211顺时针转动,将风筒朝向图1的左侧传送,即朝向清洗滚筒组22的方向传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清洗滚筒组22包括清洗上滚筒221和清洗下滚筒222,清洗上滚筒221与清洗下滚筒222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其中,第二传动轴15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122和清洗下滚筒222,并且三者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第二传动轮122通过第二传动轴15带动清洗下滚筒222转动,当风筒进入到清洗上滚筒221与清洗下滚筒222之间时,清洗下滚筒222带动清洗上滚筒221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如图1中,清洗下滚筒222逆时针转动,清洗上滚筒221顺时针转动,将风筒朝向图1的左侧传送,即朝向输出滚筒组23的方向传送。

本实施例中,清洗上滚筒221和清洗下滚筒222的表面均设有毛刷(图未示),毛刷的下方安装有喷水口(图未示)。

当风筒经过清洗上滚筒221和清洗下滚筒222之间时,毛刷对风筒进行刷洗,同时喷水口喷出清洗液,能够帮忙毛刷彻底清洗干净风筒。

较佳地,清洗滚筒组22可以为一组,或二组,或更多。当需要清洗的风筒较长时,可以增加清洗滚筒组22的数量,加快对风筒的清洗,也能洗的更干净。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出滚筒组23包括输出上滚筒231和输出下滚筒232,输出上滚筒231与输出下滚筒232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其中,第三传动轴16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轮123和输出下滚筒232,并且三者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第三传动轮123通过第三传动轴16带动输出下滚筒232转动,当风筒进入到输出上滚筒231与输出下滚筒232之间时,输出下滚筒232带动输出上滚筒231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如图1中,输出下滚筒232逆时针转动,输出上滚筒231顺时针转动,将风筒朝向图1的左侧传送,即朝向烘干组件3的方向传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烘干滚筒组32包括烘干上滚筒321和烘干下滚筒322,烘干上滚筒321和烘干下滚筒322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风筒被烘干机31烘干后,进入到烘干上滚筒321与烘干下滚筒322之间,烘干上滚筒321和烘干下滚筒322将风筒向左侧传送,即朝向折叠组件4的方向传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离合器41包括踏板411、杠杆412和离合传动轮413,踏板411能够带动杠杆412转动,杠杆412能够带动离合传动轮413与折叠传动轮43结合或分离。第三传动轮123通过第二传送带42带动折叠传动轮43转动。

当离合传动滚轮413与折叠传动轮43分离时,只有折叠传动轮43转动,离合传动滚轮413和折叠叉44是不动的。

当操作人员踩下踏板411时,踏板411带动杠杆412的一端翻转,杠杆412的另一端带动离合器传动轮413向上移动刚好与折叠传动轮43结合,折叠传动轮43带动离合器传动轮413转动,离合器传动滚轮413再带动折叠叉44一起转动。

较佳的,第一传送带13和第二传送带42可以为三角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大大减少传统洗风筒所需人员,节省人力资源,降低了经济成本,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2.省去了传统风筒清洗后长时间室外自然脱水、晾晒、逐条折叠的程序,节省大量时间。

3.清洗风筒速度极快,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4.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皮肤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对人体健康造成的较大程度危害,具有极大的健康效益。

5.在安全、经济、可靠方面实现了最佳匹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