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污泥用干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319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罐,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污泥用干化罐。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纺织业中常用的一种专用设备,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清洁水进行喷射带动,每台织机日用水量一般在1.5-2吨之间,所产生的废水中主要含有油脂、胶状物、悬浮物、化学浆液、色度、微生物及有机物等,其废水的浓度约为COD500mg/l,pH约为6.5,SS为420mg/L左右,而且可生化性较差,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这些废水在经过处理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扩大及标准的提高,污泥产生量不断增加,加之过往积累下来的污泥,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一个重大问题。从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液率(含水和油的比率)很高,一般>80%,而且含有诸如化学浆液、油脂等有机物,因此需要对这些污泥进行脱水脱油处理,这就需要设计新的纺织污泥用干化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纺织污泥用干化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污泥用干化罐,它包括罐体、安装在所述罐体内的过滤机构、安装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机构上方的第一蒸汽入口、安装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机构下方的第二蒸汽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罐体上部的溶剂入口管,所述罐体上部具有进料口且下部开设有出液口。

优化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开设有多个过滤孔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过滤网。

优化地,所述罐体包括罐身以及一体设置于所述罐身底部且呈漏斗状的罐底,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罐底底部且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二蒸汽入口与所述罐底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罐身侧壁开设有出料口。

优化地,所述进料口可拆卸地安装有密封盖。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纺织污泥用干化罐,通过在罐体上设置分别位于过滤机构上方和下方的第一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入口,这样能够由此向罐内引入高温蒸汽并使得干化罐内产生压力,这样能够对过滤机构上的污泥进行挤压使其中的油水由罐体的出液口排出,结构简单、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纺织污泥用干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11、罐身;12、罐底;13、密封盖;14、出液口;15、阀门;16、出料口;17、进料口,2、第二蒸汽入口;3、第一蒸汽入口;4、溶剂入口管;5、过滤机构;51、支撑板;511、过滤孔;5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纺织污泥用干化罐,主要包括罐体1、第二蒸汽入口2、第一蒸汽入口3、溶剂入口管4和过滤机构5等部件。

其中,罐体1的上部具有进料口17,用于向罐体1中加入污泥;其下部开设有出液口14,用于外排挤压出的纺织油水混合物。过滤机构5安装在罐体1内,它包括开设有多个过滤孔511的支撑板51(即支撑板51上布满若干过滤孔511)以及设置于支撑板51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过滤网52。第一蒸汽入口3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过滤机构5的上方,用于从罐体1的上部向其内引入高温蒸汽;第二蒸汽入口2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过滤机构5的下方,用于从罐体1的下部向其内引入高温蒸汽,这样能够实现对过滤机构5上负载的污泥进行挤压。溶剂入口管4设置于罐体1的上部,用于向罐体1内引入溶剂油。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包括罐身11以及一体设置于罐身11底部且呈漏斗状的罐底12,过滤机构5安装在罐身11和罐底12的连接处,因此出液口14设置于罐底12的底部,而第二蒸汽入口2与罐底12相连通,可以在出液口14上对应安装阀门15,以实现对其出液量进行控制。罐身11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6,该出料口16应该略高于过滤机构5,这样干化后的污泥能由此处被取出罐体1。进料口17可拆卸地安装有密封盖13,即密封盖13可拆卸地安装在进料口17上,从而确保罐体1内的压力,提高污泥干化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